水利水電工程等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水利水電工程等級是指水利水電的等級及其建築物的分級。在規劃設計水利水電樞紐及其水工建築物時,為使工程既安全可靠,又經濟合理,根據工程規模、效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及失事後的影響,將工程劃分為若幹等級[1]。工程等級是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規劃設計的重要依據之一, 等級的高低對工程安全程度和投資、費用有很大影響[2]。
水利水電工程的等別應根據其工程規模、效益及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按表1確定[3]:
工 程 等 別 | 工程規模 | 水庫總庫容 (10^8m^3) | 防 洪 | 治澇 | 灌溉 | 供水 | 發電 | |
保護城鎮及 工礦區企業的 重要性 | 保護農田 (10^4畝) | 治澇面積 (10^4畝) | 灌溉面積 (10^4畝) | 供水對象 重要性 | 裝機容量 (10^4kW) | |||
I | 大(1)型 | ≥10 | 特別重要 | ≥500 | ≥200 | ≥150 | 特別重要 | ≥120 |
II | 大(2)型 | 10~1.0 | 重要 | 500~100 | 200~60 | 150~50 | 重要 | 120~30 |
III | 中型 | 1.0~0.1 | 中等 | 100~30 | 60~15 | 50~5 | 中等 | 30~5 |
IV | 小(1)型 | 0.10~0.01 | 一般 | 30~ | 15~3 | 5~0.5 | 一般 | 5~1 |
V | 小(2)型 | 0.11~0.001 | <5 | <3 | <0.5 | <1 |
水利水電工程的永久性水工建築物的級別,根據其所在工程的等級和建築物的重要性,按表2確定[4]:
工程等別 | 永久性建築物級別 | 臨時性 建築物級別 | |
主要建築物 | 次要建築物 | ||
一 | 1 | 3 | 4 |
二 | 2 | 3 | 4 |
三 | 3 | 4 | 5 |
四 | 4 | 5 | 5 |
五 | 5 | 5 |
水利水電工程等級的影響[2]
1.對技術參數的影響
(1)抗禦洪水能力
如洪水標準、壩頂安全超高等:等級愈高,洪水標準愈高,壩頂安全超高愈大,工程規模也愈大。
(2)強度和穩定性
如建築物的強度和抗滑穩定安全繫數、防裂或限裂要求及限制變形要求等. 安全繫數和裂縫、變形要求隨工程等級的提高而加大。
(3)建築材料
如選用的品種、質量、標號及耐久性等.
(4)運行可靠性
如建築物各部分尺寸裕度大小及是否設置專門設備等。
2.對經濟參數的影響
(1)投資
由於工程等級較高者要求的洪水標準較高,安全繫數較大,建築材料品質也相應提高, 使得工程量加大,施工要求和難度提高,施工期加長,投八運行對問椎遲,必然會造成工程投資額和償付投資利息額增加,反之州降低。
(2)運行管理費用
隨著等級提高,工程重要性提高,對運行管理水平、現代化程度和管理人員素質要求也相應提高,管理人員相應增多, 運行管理的各種支出費用必然加大。
(3)工程效益
在工程規模不變情況下,等級的提高一般並不直接影響工程設計規模效益水平。但是等級提高後,永久性水工建築物正常運用和非常運用洪水標準提高,使得出現設計或校核洪水時發生意外事故造成下游城鎮,工礦區、鐵路幹線受災及正常運行肘發揮效益狀態受到破壞的可能性減小, 工程發揮設計效益保證率提高,將會間接使這些特殊年份的損失得以避免, 效益得以增加。
(4)經濟效果
隨著等級提高,設計標準提高,工程費用加大,風險效益增加。費用增加的邊際值呈遞增狀態, 而效益增加的邊際值則經過遞增、不變、遞減三個階段,這將必然引起凈效益、經濟效益費用比、內部經濟收益率等經濟指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