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民族藥(Ethnic Medicine)
目錄 |
什麼是民族藥[1]
民族藥是指我國某些地區少數民族經長期醫療實踐的積累並用少數民族文字記載的藥品,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地域性、如藏藥、蒙藥等。
民族藥的特色與不足[2]
民族藥是少數民族用於治病預防的主要工具,其自身體現了本民族智慧與特色:
(1)礦物藥的使用,礦物藥是民族藥的重要組成之一,在蒙、藏藥中尤為突出,蒙藏醫使用礦物藥的種類之多,內容之豐富,歷史之悠久與用藥之獨特是中醫葯所不能比擬的,藏藥專著《晶珠本草》收載珍寶類、石類、土類、鹽酸類等礦物藥達850種,《中華本草·蒙藥捲》收載礦物藥也有47種。據統計,在蒙、藏藥的復方配方中礦物藥占到50%左右,是配製有效方劑不可缺少的成分 。蒙藏醫對礦物藥的使用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理論與方法,成為其醫葯體系的一部分;
(2)獨特的炮製工藝,民族藥炮製各具特色,如蒙藥炮製多用牛奶、羊奶制;藏醫炮製礦物藥多用煅、煨法;土家族、苗族醫炮製有毒藥物多用童便制,壯藥鮮品多用時炮製等。炮製對於有毒藥或礦物藥的“減毒存效”發揮了重要作用,如蒙藥草烏的炮製多使用酸奶、童便、訶子湯等,經訶子湯制草烏的雙酯型生物鹼含量低於甘草或酸奶制草鳥 ;再如藏藥“佐塔”含有“八珍、八鐵”(珊瑚、瑪瑙、黃金、白銀、銅、鐵、鉛等),經過特殊工藝用上百種物質反覆洗煉,其毒性已大大降低;
(3)疾病防治各有擅長,民族藥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中生存發展,對某些疾病的治療具有顯著優勢,如藏藥對高原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等,蒙藥對糖尿病、血液病、老年病等治療功效顯著;維藥對婦科、骨科以及口腔疾病,尤其是對白癜風療效突出等。
因自然環境、宗教文化及各民族醫葯發展水平的差異,加之民族藥的研究長期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民族藥仍有諸多不足,如有些民族的醫葯理論尚不成熟,在很多民族中還存在“神藥兩解”現象;民族藥文獻資料的嚴重匱乏,很多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用藥經驗全憑口傳心授;很多民族沒有專職醫生藥匠,缺乏持續的醫葯實踐,醫療實踐不夠系統與健全;部分民族藥來源缺乏足夠的考證資料,藥物品種混亂......,上述情況都不利於民族藥的發展,也成為民族藥現代研究開發的瓶頸。
民族藥與中藥的關係[2]
1.中藥、民族藥的理論差異
中醫葯和各民族醫葯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亦是其不斷交流、相互促進與融合的過程。客觀上講,中醫葯促進了少數民族醫葯理論的形成與健全,在民族藥的指導理論上尤為如此。中藥受到中醫學整體觀及辨證論治的影響,通過藥物性味功效、歸經、君臣佐使配伍等理論指導其臨床使用;在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藏、蒙、苗、傣等醫學中,其藥學理論與中藥理論有諸多相似之處。如傣藥“四氣八味”、“五性”及“入塔”理論與中藥四氣五味及歸經理論頗為相似;苗藥的“母藥論”提出“母藥”指對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療作用,或用途廣泛,療效顯著,或能引藥直達病所的藥物,與中藥的“君藥”之意相近。民族醫葯植根於本民族文化,民族藥理論依據與中藥也不完全相同,如瑤藥的“顏色功能”理論認為藥物顏色有紅、白、黃、黑4種,紅色藥走血分,有補血、破血、生肌作用,黃色藥走皮肉,有清熱解毒、殺蟲、除風作用,白色藥走氣分,有補氣、行氣、消氣解毒作用,黑色藥走骨髓,有滋腎補胃、利水、消積、除寒利濕作用;而對於未形成理論體系的民族藥,其藥物應用則完全依賴於本民族口耳相承的經驗積累,如拉祜族用石塊熱熨鮮蒿枝尖,治療腳跟疼等。
2.中藥、民族藥的品種互補
我國各民族的醫葯交流、融合豐富了中醫葯的內容,自古以來中醫葯體系就引納了許多民族藥,如載於《海藥本草》的蓽撥、沒藥、胡椒等39味藥出產於古時新疆、中亞、西亞廣大地區,並見於《回回藥方》;《本草經》明確記載了西北地區民族藥20,有大黃、當歸、石膽、消石、礬石等;《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有雲南民族藥紅毛參、雪茶、雞血藤、山胡椒等20種。少數民族聚居在我國邊陲地帶,由於歷史、地理、氣候、民族風俗、疾病種類、藥物品種之別,各自積累了為本民族健康服務的寶貴經驗,各民族的藥物互相交流、相互滲透,如《中華本草·蒙藥捲》與《中華本草·藏藥捲》中收錄蒙、藏共用藥物150種,分別占蒙藥、藏藥品種的36%和38% ;同時也有大量中藥被民族醫葯納入其理論體系中,成為本民族的常用藥物,如藏藥名著《晶珠本草》載藥品種中約1/4是為中藏交叉藥,其中部分藥物即源自中藥。
3.中藥、民族藥使用有別
中藥、民族藥在使用上有顯著不同,主要表現為“異物同名(用)”和“同物異用”。“異物同名(用)”是指中藥與民族藥相同的藥名和類似的功效,但不同的藥物來源或用藥部位;“同物異用”是指中藥與民族藥相同的藥物來源或用藥部位而藥物加工、炮製或臨床應用不同。“異物同名(用)”和“同物異用”在中藥、民族藥都有存在,其原因一則因我國地域廣闊,中醫葯與民族醫葯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都在尋找本地域的替代藥源,從而出現了相同藥名與功效而來源不同或用藥部位不同;或因各民族基於自身的理論或實踐經驗,對藥物有不同的認識和使用習慣,繼而出現了雖屬同一種藥物,但在中醫葯或不同民族醫葯體系中,使用方法不盡相同的現象。“異物同名(用)”如中藥香薷以全草入藥,羌藥以嫩莖和葉人藥,中藥使用牛蒡的種子人藥而羌藥使用牛蒡的葉入藥等 ;在“同物異用”方面,如中藥補骨脂功效補腎助陽,主治腎虛冷瀉、遺尿、滑精、小便頻數、陽痿、腰膝冷痛;維藥補骨脂功效清血,軟堅散結,利氣健胃,化痰驅蟲,主治自癜風、花斑癬等各種斑癬疥瘡和淋病。
此外,中藥的採收、加工、炮製與臨床應用都有嚴格的標準與規範,如中藥採收有“當季是藥,過季是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來當柴燒,九月中旬材麻黃,四月山區五味找,知母黃芩全年採,唯獨春秋質量高”等習俗;中藥炮製也有製法要求,分為修、火、水、水火共制等;在臨床應用有明確的禁忌,如“十九畏”、“十八反”。北京同仁堂的對聯“炮製雖難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便是對中藥使用嚴格的生動表述。民族醫葯因其發展水平與認識水平的差異,在藥物使用上有別於中藥的地方有:①註重鮮藥的使用,苗、土家、黎、瑤、壯等少數民族習慣使用鮮藥,一般隨用隨採,無特殊的採收與炮製要求;②蒙、藏等民族擅用大復方,一劑復方一般都由十幾味甚至二十幾昧藥物組成,苗、瑤、畲等民族則喜用單味藥或小復方;③民族藥用法用量相對中藥更顯隨意,如毛南、鄂倫春、布依等少數民族在用藥劑量上多憑經驗,不用戥稱,憑手感抓藥。
- ↑ 第八章 藥品經營管理.藥事管理學.西安交通大學精品課程
- ↑ 2.0 2.1 李志勇,李彥文,樸香蘭,李林森.論中藥與民族藥的關係[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