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羅思考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曼陀羅藝術原本起源於佛教,被今泉浩晃先生加以系統化利用之後,卻成為絕佳的計劃工具。曼陀羅生活筆記最終目的是將“知識”轉變為實踐的“智慧”。按照此方法製作備忘錄,應付學業與工作上各項疑惑,靈感將不斷自然涌出。它也是學習與工作時最佳的武器。
最早推行曼陀羅思考法是由日本今泉浩晃博士,他從日本空海大師所帶回藏界曼陀羅和金剛曼陀羅成功解密此隱藏在曼陀羅的智慧密碼。其義以九宮矩陣為基礎,8*8輻射發散式,快速產生八次方的IDEA。利用曼陀羅思考法,跳脫平日想不出好構想的直線思考,而將思緒四面八方拓展、輕易產生成千上百的好靈感。
第一、它能夠開發創意,能立即發現問題,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
第二、它能掌握人際關係情況,能作為計劃表,幫助人們走完豐富的一生。
就其形態來看,曼陀羅生活筆記共分九個區域,形成能誘發潛能的“魔術方塊”。與以往條列式筆記相比較,可得到更好的視覺效果。一般逐條記錄的筆記製作方法無法使人產生獨特的想法和創意,因為思想唯有在向四面八方發展之時才可能產生創意,這種根據直線循規蹈矩的思考方式,稱為“直線式思考”。反之,曼陀羅生活筆記能在任何一個區域(方格)內寫下任何事項,從四面八方針對主題做審視,乃是一種“視覺式思考”。人類思考必在感覺器官感覺事物之後,方能利用曼陀羅圖形予以系統化,給予有方向感的利用,潛能便可在連續反應下持續被激發。
這六個路徑其實就是英語當中所提到的六個常用問句 (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每一件事情或主題,如果都可以透過這六個路徑,其實也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景觀 了。在六個路徑與曼陀羅圖的搭配操作上,由於How本身就是一種詢問過程,它是融合在5W當中的,不管你在思考哪一個W,都可以把How的精神跟態度加進 來,也因此How並不出現在曼陀羅圖中。
1.基本曼陀羅圖
這 五個W擺在九宮格的十字當中,中心點擺的是Who,右邊是When,左邊是Where,下邊是Why,上邊是What。因此橫軸上是 Where→Who→When,是空間---人---時間的安排;縱軸是What→Who→Why,是一種問的安排,問做什麼,問主體,問為什麼這麼做。
「Who」、 「What」、「Why」、「Where」、「When」並不僅僅只是「人」、「對象」、「價值觀」、「空間」、「時間」的簡單對應,從「Who(人)」 當中還可以延伸出主體、對象、朋友、自我、欲望、生命、性格、態度;「What(對象)」可以延伸出行為、行動、動作、目的、目標、願望、現象、人、事、 物;「Why(價值觀)」可以延伸出理由、根據、原理、原則、理念、理想、潛在意識、為人處事;「Where(空間)」可以延伸出環境、處所、社會、狀 況、立場、構造、結構、網路;「When(時間)」可以延伸出人生、經驗、成長、時代、時期、變化、期間、周期、機會、順序、時機。
2.生涯設計---5W曼陀羅圖
以人生規劃為例子,我們可以將5W運用如下:
Who→對自己目前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
What→自己正在做什麼?想做什麼?該做什麼?必須做什麼?
Why→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為什麼?
When→做什麼可以使一整天都充實?創造充實的一天的要素為何?
Where→創造理想生活的必要事物(環境)為何?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延伸很多的想法,諸如:(自己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為何過這樣的生活,自己又做了什麼?)…等等。
以5W為主的六個路徑問法,再加上曼陀羅圖的運用,可以大大地提升我們的腦力,讓我們發揮出更多的idea;只要勤加練習,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出無窮的創意。
曼陀羅思考法提供如魔術方塊般的視覺式思考,其兩種詳細的基本形式舉例說明如下:
1.向四面擴散的輻射線式
例如用此法製作成“人際關係曼陀羅”,只需在九格最中央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在周圍填上自己最親近八個人的名字,即便形成自己最內圈的人際關係。接著,以此圖為基礎,將此八個人分別挑出放入另外八個曼陀羅的中央。如此一來,8*8=64人的人際關係圖便已完成。依據這種方法,如果發現自己人際關係太小,則設法法補救。
2.逐步思考的順時鐘式
例如當設定一天的行程表時,應以每一格代表一小時,然後以中央方格為起點,依順時鐘方向將預定行程填入格內。而當欲設定一周行程表時,應先過濾該周必須完成的事情、工作、乃至約會,找出最重要者做為曼陀羅的中心,接著著仍以順時鐘方向將七天的行程逐一填下。記錄時,應註意文句須儘量簡潔。八個格子對一周七天,最後一定會剩下一個方格,可做附註使用。設計行程表就像企業界設定戰略一般,將自己一天的行動計劃記在曼陀羅備忘錄中,即可大致看出能完成和無法完成的各別是些什麼,而一天節奏得以掌握,一周的節奏亦可以此預估。換言之,將行程表管理好,一周的成功就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曼陀羅圖可以有“四面八方擴展型”和“圍繞型”兩種使用方式。
“四面八方擴展型”是一種沒有設限的模式,特別適合用來收集靈感進行創意思考。只要使用者在九宮格的中間填上想要發揮的主題後,便會自然地想要把其他周圍的八個空格填滿,而這種填滿的過程也正式創意發揮的時候。如果點子不斷的時候,也可以把九宮格當中周圍八個格子的想法繼續向外擴散,變成中心九宮格外圍的八個九宮格當中的中心主題,然後再次運用向四面八方擴展的方式把空格再填滿,如此,8個idea可以生出64個idea,如果真的創意無限,還可以生出512個idea,然後再把這些想法加以精簡,得到自己所要的。而這樣的思維模式是一般條列式的memo所難以達到的,你能想像自己在列出一個主題以後,可以在紙上條列出512個idea嗎?
另一種形式是“圍繞型”,圍繞型的運用比較適合用來做為流程性質的思考與安排,這是一種順時針的思考順序,在中心格上列出主題以後,便可以開始以逆時針的方式安排行程。這樣的形式可以跟“四面八方擴展型”搭配使用,亦即“圍繞型”中的任何一個空格也都可以被拿出來當作“四面八方擴展型”中的中心議題,然後再加以發揮。
9.將難懂的文章,分句放入各區,即可明白那兒不懂。只要針對不懂的部分,加以查詢就好。
10.一天的時間表,當然也可以制定周時間表
1.隨時隨處記下靈感。重要的事往往隱藏在理所當然的事當中。
2.句子儘可能簡潔。不要記讓自己覺得事情已完結的句子。
3.直視自己完成的Memo,利用視覺思考引發潛能,並掌握問題特征與重點。
4.將完成的80%Memo丟棄,是有效選擇並運用資訊的秘訣。
1.靈感的產生不是閱讀,而是凝視。
2.註視與凝視是由右大腦負責,非直線型思考的右腦,才會幫我們看出一些事。
3.活用右腦的潛能,就是曼陀羅圖觀想法。
4.必須集中註意力,觀察凝視某個中心主題,把其他枝微末節全部去掉,自然而然許多感覺就會泉涌而出,有了強烈的感覺,引起內心的震撼,才會開始去思考。
震驚中外思想界、文學界之重大發現-很棒的錯誤——曼陀羅mandala智慧密碼思考法(曼陀羅思考法的形成來源應來自易經太極八卦)
最早推行曼陀羅思考法是由日本今泉浩晃博士,他從日本空海大師所帶回胎藏界曼陀羅,和金剛曼陀羅,成功解密此隱藏在曼陀羅的智慧密碼,其義以九宮矩陣為基礎,8*8輻射發散式,快速產生八次方的IDEA。利用曼陀羅思考法,可跳脫平日想不出好構想的直線思考,而將思緒四面八方拓展、輕易產生成千上百的好靈感
是的,這種思考法很棒,但吾人深入探究,喝然發現,中國易經之太極理論(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義,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至無限)此一兩儀四象八卦64卦思想法,與曼陀羅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究分析由唐卡曼陀羅之圖像演化出曼陀羅之思考法,實有牽強附會之慮,真得很勉強,或想像力未免太豐富了吧!
第一、唐卡胎藏曼陀曼,起始唐代,易經太極八卦起於早數千年的伏羲氏。
第二、唐卡圖像多為佛菩薩法相,無陰陽(正反)相對之意涵,而我們深知曼陀羅思考法沒有正反相對之思考推想,效能則減半。
第三、有四(象)才有八卦,曼陀羅圖像無兩儀四象的連結演化。更無八八六十四卦的圖像演化。
而易經太極八卦哲學思想,易經繫辭下傳二章有雲:古者皰羲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意,以類萬物之情~~八卦是用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每一卦代表一定的事務……
由此可見,易經之太極生兩儀(陰陽)(正反)(相對)再到四象(太陽、太陰、少陽,少陰)(東南西北)(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再到八卦(乾坤震離坎兌艮巽),再到八八六十四卦,再到無限,這才是在理論上,順序上,程式上,現象上,演化推理上,完全契合所謂曼陀羅思考法,而不是本源自唐卡曼陀羅圖像,或至少有引用了易經太極八卦原理,日本深受中國文化,深受易經太極等老子道德經之影響,故今泉浩晃博士不無受此影響,-----即易經太極八卦啟發之大可能)。
當然筆者這個論述無意推翻曼陀羅思考法,它畢竟是很棒的想法。但易經太極八卦更易於論述解說,從兩儀思考到四象思考再到八八六十四卦思考——循序漸進,正反思維也好,四象思維也好,八卦(全方位)思維,環式思維,放射式思維,立體空間思維、、、全在太極思維之中。 太極思維除了演發之兩義四象八卦 ― 之思維外、回歸本體,則為無極之思想哲學,亦即道之境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物極必反。居下退讓,自然和諧,天人合一、是為根本,是為究竟。而老子及釋迦牟尼皆為覺悟者,擁有至高智慧之人,太極思維或曼陀羅思考,就是凡人眾生學習悟道之捷徑。因思想 =行為 =結果。故之。
評論(共118條)
曼陀羅在古印度森林書時代就已經成形了,在印度河文明史考古上已經證明這比中華文明早幾千年,而密教曼陀羅也是在這個時期成形了,雖然沒有現代的品目繁多,但思想形態已經建立,是闡述宇宙及自性的一種方便形式並非藝術二字所能概括,在此,筆者複製古人智慧來建立自己所謂的思考法恐怕免不了譏嫌了。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但是很精彩啊,你不覺得麽?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我就全看完了····
因為是要讓潛意識記住,不是顯意識
就自身人脈一方,很驚奇的發現和我關聯的人居然有這麼多。果然,人就是社會動物。像蜘蛛一樣,靠的就是那一張網來活命。現,正在發掘此九宮能給我帶來什麼工作上的驚喜。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我覺得很有味道 所以看完了 、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精彩的文章,讀者是不會在乎長短。只有膚淺的人才在意這點。
除了四射的說法, 其它好像不是真正的曼陀羅 - 比較像俄羅斯方塊。最後只會越來越複雜。
不知道是不是又是什麼斂財的說法。阿彌陀佛。
除了四射的說法, 其它好像不是真正的曼陀羅 - 比較像俄羅斯方塊。最後只會越來越複雜。
不知道是不是又是什麼斂財的說法。阿彌陀佛。
就 "正統" 的曼陀羅說, 養生重養心, 而養心在於凝神, 凝神則氣聚, 氣聚則形全。
此乃太虛之道!
. . . .
其實, 如果一定要綜合 5W 和 曼陀羅的話, 我想還是從 (大曼茶羅)顏色著手罷。
不過, 還是得小心啊。畢竟行住坐臥皆修行的境界還是很高的。
想很多
有一部日本動漫叫: 阿修羅,是一種 "儀式" 形態的電影。
談到人性的醜與善。你看過以後就不會 "想很多"。只會覺得自己很幸運 :) 也珍惜前人流血流汗的精神, 才讓你今天有此四曼 :)
有一部日本動漫叫: 阿修羅,是一種 "儀式" 形態的電影。
談到人性的醜與善。你看過以後就不會 "想很多"。只會覺得自己很幸運 :) 也珍惜前人流血流汗的精神, 才讓你今天有此四曼 :)
噢, 對了, 這個動畫很像 王力雄 的 "黃禍"。所以要有心裡準備 ﹕)
古人的結晶,慢慢思考,完善
這東西我也發現了,不過還在初始階段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閱讀完畢
作者有心了,看了兩次曼陀羅思考法,感悟很多,1、關思考,先畫圖,寫下思考的問題,然後註視散髮思維,在周圍方格寫下所想2、關計劃,先尋找自己的目標,要在什麼時間達成所想,確定2015年要達成效果,細化每月,每周,每天要做的事情,工作和計劃要做的事情,每天都做到計劃做到的事情,2015年加油。還有人際關係這方面還需要研究!
其實大家有沒有註意,我們看到的是這個問題的正面! 那麼,背面呢? 這就是陰陽二元的應用。 殊途可以同歸,何必在意誰優於誰的問題,只要能活用,有幫助,就是好東西。
曼陀羅在古印度森林書時代就已經成形了,在印度河文明史考古上已經證明這比中華文明早幾千年,而密教曼陀羅也是在這個時期成形了,雖然沒有現代的品目繁多,但思想形態已經建立,是闡述宇宙及自性的一種方便形式並非藝術二字所能概括,在此,筆者複製古人智慧來建立自己所謂的思考法恐怕免不了譏嫌了。
在印度河文明史考古上已經證明這比中華文明早幾千年,純屬胡扯。
其實大家有沒有註意,我們看到的是這個問題的正面! 那麼,背面呢? 這就是陰陽二元的應用。 殊途可以同歸,何必在意誰優於誰的問題,只要能活用,有幫助,就是好東西。
真傻 說對了的廢話。。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看完了~
我就全看完了····
我也看完了,還順帶看了不少評論。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我看完了
很精彩,我看完了,謝分享
你發的這篇太長 了,估 計沒一個人能看的下來。
精彩的東西,總是意猶未盡
曼陀羅在古印度森林書時代就已經成形了,在印度河文明史考古上已經證明這比中華文明早幾千年,而密教曼陀羅也是在這個時期成形了,雖然沒有現代的品目繁多,但思想形態已經建立,是闡述宇宙及自性的一種方便形式並非藝術二字所能概括,在此,筆者複製古人智慧來建立自己所謂的思考法恐怕免不了譏嫌了。
那你說這種話想證明什麼?滑稽
致咱班家長的一封信: 家長們: 當孩子不敢上臺表演、學跆拳道……時,許多家長總是草率地將其定位成“懶”或“膽小”,但事實上,這是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 也許家長總是懷著一種隨意的態度,來看待孩子每一次新的學習,所以孩子們總是學一樣丟一樣,接著家長又理所當然地把孩子定位成“他就這樣,喜歡的東西不固定,三分鐘熱度”。 如果家長試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話,就會發現孩子的“花心”是由於家長的不及時鼓勵。要知道,孩子還小,探索新事物過程中遇到失敗在所難免,而他本能地就會想退縮。這時候,如果沒有得到家長的鼓勵,那麼孩子真的就放棄了。其實孩子放棄的不僅是這一項興趣,還有他的自信。 久而久之,孩子便覺得自己學什麼都不行,做什麼都堅持不下來。當他開始自暴自棄時,便覆水難收了,但如果家長及時給予肯定,還是可以慢慢扶起孩子失落低垂的腦袋的。因為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但不夠成熟時,剛開始主要藉助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如果孩子從父母那裡常常得到正面的贊許、表揚和肯定,那麼孩子就會獲得很強的自信心
致咱班家長的一封信: 家長們: 當孩子不敢上臺表演、學跆拳道……時,許多家長總是草率地將其定位成“懶”或“膽小”,但事實上,這是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 也許家長總是懷著一種隨意的態度,來看待孩子每一次新的學習,所以孩子們總是學一樣丟一樣,接著家長又理所當然地把孩子定位成“他就這樣,喜歡的東西不固定,三分鐘熱度”。 如果家長試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話,就會發現孩子的“花心”是由於家長的不及時鼓勵。要知道,孩子還小,探索新事物過程中遇到失敗在所難免,而他本能地就會想退縮。這時候,如果沒有得到家長的鼓勵,那麼孩子真的就放棄了。其實孩子放棄的不僅是這一項興趣,還有他的自信。 久而久之,孩子便覺得自己學什麼都不行,做什麼都堅持不下來。當他開始自暴自棄時,便覆水難收了,但如果家長及時給予肯定,還是可以慢慢扶起孩子失落低垂的腦袋的。因為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但不夠成熟時,剛開始主要藉助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如果孩子從父母那裡常常得到正面的贊許、表揚和肯定,那麼孩子就會獲得很強的自信心
說得很對
曼陀羅思考法,重點似係將名各種因數,層面,自由組合的思維實驗. 而非傳統先有方向,形式,才有因素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