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
目錄 |
支架式教學的確切概念是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為學生提供一種有利於有效理解知識的“支架”,並藉助於“支架”進一步使學生深層次理解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英文名稱為Scaffolding Instruction,它既是一種教學思想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使學生的潛能得到進一步釋放和發揮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特別註意建設一種合作、溝通、討論、競爭的教學課堂文化,讓學生在這種文化的潛移默化下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極大的提高。
傳統的教學觀念是以學生應試教育作為核心指導思想的,故表現出許多不利於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缺點和弊端,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絕對的靈魂,教師擁有絕對的教學主導權,“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弊端”。而支架式教學觀念是素質教育理念的衍生和發展,它能很好地體現素質教育核心價值。
(一)支架式數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要以發展
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數學的教學過程是教師為學生傳承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正確轉換和處理數學知識能力的過程,並且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能力。數學課本既是數學知識的載體,也是教學素材、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體,所以教師和學生一定要善於利用課本。教師也要仔細鑽研課本,通過對課本教材的研究可以有藝術性地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支架積極主動地建構自我學習的框架,如果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這個過程,學生就可以將這個“知識的載體”較為深刻地理解,再通過對理解內容的歸納總結、消化積澱,就可以將其徹底內化吸收,最終使自身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建構能力、實踐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二)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應該以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為重要參考點
實踐證明,傳統的那種“填鴨式”、“滿堂灌”的教育方式不僅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還違背人類認知新事物的發展規律。所以教師教學要特別註意學生的知識基礎,因為原有的知識基礎是新知識的出發點也是生長點。故教師要善於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知識之間的邏輯因果關係通過知識構建的方式產生學習新知識的思維、經驗、和方法。學生在這個環節中充當主體性角色,教師的任務就是仔細地觀察學生的每一個過程,在觀察中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設置支架啟發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的思維、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彌補學生的空白。
(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非常註意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溝通
支架式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過程就是利用數學知識支架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建構,所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就成了影響建構有效程度的重要因素。經驗的收穫最主要的來源方式是實踐的付出,實踐的過程必然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集體活動,而在集體活動中的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個體要積極地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在良好的溝通中闡述各自己對知識板塊的理解、在良好的溝通中啟發自己的思維、在良好的溝通中交換各自的意見。教師有意識培養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讓學生敢於同他人溝通、善於同他人溝通。
(四)教師在創設教學情景時一定要把握其真實度
教學情景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非常重要的人文環境,故一個優秀真實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顯著的。教師在創設教學情景不僅要使其優秀還要使其逼真,因為數學是一門十分貼近生活的科學,我們生活中許多現象都與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三角形的穩定性、數字顯示、樓層建築等都是必須精確計量的等。因為學生所面對的問題都是真實存在的,故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景時應該認真考慮教學情景的逼真程度。
支架式教學模式一般是由創建教學情景、搭建教學支架、獨立探索研究、合作互助學習、評估學習效果等相關步驟組成。具體程式如下表所示:
(一)創建教學情景
創建教學情景就是教師先要設置一個教學主題,這個教學主題中要包含有學生所要學習的主要知識和要求學生解決的全部主要問題。
(二)搭建教學支架
教師要以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為主要發展區,以提出相關問題和理解一些數學課本中重要的知識概念為基本點搭建數學教學支架,為學生的獨立探索研究和互助學習討論奠定基礎。
(三)獨立探索研究
獨立探索研究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最佳手段。學生探究的項目主要有:確定數學概念的涵義、分析數學概念的屬性、剖析數學知識的重點、迷宮、明瞭數學知識的結構。學生在研究探索問題前,應該先瞭解知識和問題產生的背景,因為這樣有利於學生熟悉知識的結構和邏輯關係、學習知識的意義和應用價值。在研究探索過程中,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特別是利用數學知識支架拓展相關概念的深層次涵義,使自己沿著數學知識支架的脈絡循序漸進地探索。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擔當一個學習顧問的角色,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向老師咨詢和求助。
(四)合作互助學習
教師可以按照學生不同風格類型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各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互助學習的方式鑽研相關的課本內容。學生可以在學習小組中積極發言,一方面表達自己對該學習問題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不同意見和不同理解在小組合作互助學習中得到統一,使學生對調研問題紛繁複雜的態度在小組合作互助學習中漸漸清晰明朗。最終學生通過合作互助學習可以有效地集中集體的智慧對學習內容進行合理的建構,從而使知識的深層次涵義逐步浮出水面。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習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角度入手考慮。
(五)評估學習效果
評估學習效果是支架式教學模式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估應該分為兩部分:一是對小組整體的學習評估,二是對學生在小組中的綜合表現加以評估。在評估的具體實施中,應從以下幾個不同的側重點加以準確評估。在評估時,教師應該遵循“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第一,教師要對學生設計的數學知識的框架的合理及優秀程度加以評估。第二,教師要對學生數學知識框架設計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合作的緊密程度加以評估。第三,教師要對各小組獨立探究的進程和效用程度加以評估。第四,在完善和矯正數學知識框架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小組的最終效果和綜合表現加以評估。第五,對各合作互助學習小組中各位同學的整體表現加以評估。
在具體實施支架式教學模式時,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師生要準確地理解支架的含義
教師在實施支架式教學時,要準確理解支架的含義,不能膚淺更不能片面甚至錯誤地理解支架的含義。不同的學生因為知識基礎不同,所以支架的選取自然也不一樣。學生選取的支架必須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相匹配,並且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學習思路和解題思維。所以教師在選取數學支架時一定要合理、慎重,支架好似攀岩運動員在攀岩的過程中感到無路選擇、迷茫徘徊時給予運動員一定的幫助使其順利前進中的那個“幫助”。但是選取支架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困難,它可以是一份設計方案也可以是一種說明或一個簡單的提示,只要能夠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淺層次的水準過渡到深層次的境界,我們就可以將之選取為一個較好的支架。
(二)教師要根據學生真實能力合理設置教學支架
支架的作用就是較好地幫助學生渡過困難、加深知識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智力水平、創新意識和批判精神使之成為創新品質和獨立人格的社會主義人才是教師設置支架的最終目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的充分瞭解是教師設置好的教學支架的前提條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學習的及時反饋等信息作為出發點為學生合理設置良好的學習支架。
(三)教師設置的支架必須是漸撤的也必須是動態的
教師設置教學支架的範圍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水平,由於學生的學習水平每天都在波浪式的前進螺旋式的上升,再加上外界環境在不斷地變化,所以教師所設置的數學能力發展的支架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而必須是依據學生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漸學漸撤、漸學漸支,使設置的支架處於一個動態撤支的過程。支架式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應用時要適時地調研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數學內部結構的理解程度和數學能力的實際水平,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給學生設置教學支架,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每天都有新感悟、每天掌握新方法,思維發散程度和能力創新水平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