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定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拉菲爾定律就是拉斐爾鐵塔自然形成的時候的自然公式,由拉斐爾定律延伸出拉菲爾曲線 (The Laffer Curve) 。大致的內容就是:資金通過金字塔形的分級累加,達到1。 20世紀70年代,年輕的經濟學家拉菲爾提出了一個奇怪的看法:對邊際收入和資本減稅,可獲得更多的稅收。理由是,減稅將產生更多資本,提高企業和員工的生產率,整體經濟將增長。這是過去20年美國持續繁榮的原因。
拉菲爾曲線[1]
拉斐爾曲線乃在敘述稅收與稅率的關係。拉斐爾認為稅率提高,人民會更加努力工作,以維持相同的稅後所得。但是,勞工的生產力卻會下降,因此,稅率提高到一定限度後,稅收便不會再增加。政府不如採用減稅計劃,反而可以提供經濟活動,增加稅收,進而平衡政府財政赤字。茲以下圖表示拉斐爾曲線。
在拉斐爾曲線的二個極端為稅率=0%,另一為稅率=100%。前者稱為無政府狀態。後者稱為集權獨裁。在稅率為0時,生產力最大,但政府沒有稅收。在稅率為100%時,人民交易完全進入地下經濟,政府也收下到租稅。
在中間的階段,A、B兩點的租稅收入一樣,但A點稅率較B點高出甚多。若為獲得OM的稅收,政府不如採取BM較低的稅率,而非AM較高的稅率。另方面,為獲取ON的稅收,也應採取DN的低稅率,而非CN的高稅率。在0%與100%之間,存在著各種可能的稅率與稅收組合。在拉斐爾曲線的下半階段,稅收隨稅率上升而增加。在上半階段,則相反。
因此,似乎有一個關鍵點(critical point,例如稅率屬50%)屬最適稅率(optimal tax rate)。此時,政府的稅收最大,而稅率仍屬人民樂意負擔。
在B、D點,選民還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財貨與勞務。因此,願意負擔更高的租稅稅率。
到達E點以後,選民即不需要政府提供太多的財貨與勞務。因此,認為C、A點的稅率太高,應在降低,直到E點為止。
- ↑ 陳石進著.貨幣銀行學.前程企業管理公司,1995年08月第1版.
本条目相关课程
評論(共10條)
請問有沒有人借用拉斐爾定律搞傳銷活動?
1040就用這個說管道的事
請問有沒有人借用拉斐爾定律搞傳銷活動?
有 廣西那都是 遍地都是 挨家挨戶都是 政府領著乾 中央指揮怎麼乾 老特麽嚇人了 你可別去啊
有 廣西那都是 遍地都是 挨家挨戶都是 政府領著乾 中央指揮怎麼乾 老特麽嚇人了 你可別去啊
說的好
有 廣西那都是 遍地都是 挨家挨戶都是 政府領著乾 中央指揮怎麼乾 老特麽嚇人了 你可別去啊
祖國的繁榮昌盛 它功不可沒
請問有沒有人借用拉斐爾定律搞傳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