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現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ña”——“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海水錶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迴圈,在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並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後也會接著發生厄爾尼諾。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發生頻率要高於拉尼娜。拉尼娜現象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頻率趨緩,強度趨於變弱。特別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連續發生了三次厄爾尼諾,但中間沒有發生拉尼娜。
拉尼娜現象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要比厄爾尼諾現象低。拉尼娜現象出現時,我國易出現冷冬熱夏,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比常年多,出現“南旱北澇”現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區、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現乾旱。
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東南信風將錶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釐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克環流,當沃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沃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1995年~1996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較弱,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的趨勢,拉尼娜現象有減弱的趨勢。2011年拉尼娜現象在赤道太平洋海域開始加強。
拉尼娜與厄爾尼諾性格相反,隨著厄爾尼諾的消失,拉尼娜的到來,全球許多地區的天氣與氣候災害也將發生轉變。總體說來,拉尼娜的性情並非十分溫和,其氣候影響與厄爾尼諾大致相反,其強度和影響程度不如厄爾尼諾,但它的到來也可能會給全球許多地區帶來災害。
拉尼娜現象對船舶安全的威脅[1]
“拉尼娜”的來臨將使海洋氣象發生異常的變化,異常的海洋氣象將給船舶安全航行的預控造成困難,並帶來很大威脅。為了使船長和駕駛員對“拉尼娜”可能造成海洋氣象異常給船舶安全帶來的威脅引起高度重視,現將有關專家對“拉尼娜”現象的研究分析情況的報告整理如下:
太平洋赤道附近一片長3000n mile水域的水溫,1998年6月在短短的30天里下降了8℃。這預示著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具有同樣破壞力的“拉尼娜”現象即將形成。這種現象很可能預示著將出現難以預料的氣候。
“拉尼娜”的預兆是颶風、大暴雨和嚴寒的氣候:“拉尼娜”會增強從東向西吹向澳大利亞和遠東地區的信風的力量;可能給北美洲的西部地區、南美洲以及非洲東部地區帶來乾旱威脅;給東南亞、非洲東南部和巴西北部造成水災;還可能使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地區的氣候出現反常。
“拉尼娜”現象可能使包括加勒比海區域在內的一些地方的咫風活動增強增多;美國沿海受到咫風襲擊的可能性在“拉尼娜”影響期間上升到66%;給澳大利亞帶去高溫和暴風雨,澳大利亞東部可能發生洪水;秘魯可能出現乾旱。
拉尼娜現象影響東南亞國家的咖啡收成[2]
太平洋國家和地區的拉尼娜現象所帶來的連綿雨水,影響了越南的咖啡收成和印尼的割膠活動,但期貨交易商說,像可可豆、甘蔗和大米等農產品,卻可能因為雨水充足而大獲豐收。
這種太平洋錶面氣溫的反常冷卻現象,一般會為盛產咖啡、可可豆、橡膠、蔗糖、棕油和大米的東南亞地區帶來充沛的雨水。據預測,拉尼娜現象很可能延續至5月,印尼很可能持續降雨,太平洋中赤道一帶的降雨量則會低於平均水平。
雖然連綿不斷的大雨導致咖啡樹嚴重落花,但是越南的咖啡整體交易走勢還是看好,因為充足的雨水將增加該國的水源儲備。連續多年持續上漲的咖啡價格,會促進越南的咖啡產量增加20%-30%,達到大約1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