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批判性教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批判性教學

  批判性教學是一種教學取向或教學方式,它企圖幫助學生質疑、挑戰人們對於宰制的信念與實踐。換句話說,這種教學取向是一種幫助學生成就“批判意識”的理論與實踐。

主題介紹

  幫助並鼓勵學生改變他們的觀點,從接受社會規範(以批評觀點來看,這是“容易受騙”)到能夠獨立批判(以主流社會觀點來看,這是“憤世嫉俗”)。老師常常以各種論點矛盾的報告,或者對同一種教材的不同觀點,來對各種英雄圖像和某些用以進行自我教化的歷史事件進行挑戰。

  一般性的例子

  • 讓學生進行調查。調查在他的社會中被標舉為合理的戰爭;如果這場戰爭符合“正義之戰”的判準,那麼,就對它進行批判性的評價。
  • 鼓勵學生檢視自己家裡的權力問題。
  • 帶領學生深度探討大眾文化大眾媒體訊息。
  • 必須對當代社會所存在的爭議進行評價,像是美國政府的原子武器擴散及國際健康計劃的相關功過評斷。
  • 對何者為“國王新衣”的隱喻提出問題,事實上,這個故事的隱喻是“被遮蓋的”。

對批判性教學的批判

  • 也存在著對批判性教學這種取向的批判。他們攻擊批判性教學的方法論目標、以及其表現。以下是一些相對的觀點:
  • 對一般所接受的事實持如此高度的不信任,將會創造出或永存著陰謀論。
  • 批判性教育學家選擇性地審視及翻案。比如說,把托馬斯·傑斐遜當目標,而不把馬丁·路德·金當目標。
  • 許多和批判性教學有關的人,從來不曾涉入過嚴肅的鬥爭,他們只是利用這個領域來建立他自己的聲望、或只是一種出版謀略,而並不把批判性教學當成是一種社會運動。Paulo Friere, for example, can be rightly criticized for being for revolution wherever he was not, and for reform wherever he was.
  • 在很多的例子里,批判性教學和革命運動或馬克思主義運動的立場互相對立。顯而易見的是,批判性教學植基於拉丁美洲的天主教社區,往往是為了預防產生階級戰爭的可能而建立的。批判性教學多聚焦於文化、語言、以及抽象的宰制,更甚於對更核心的階級、異化、剝判的批判。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批判性教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