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成本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成本計算分類法(group costing method)
目錄 |
分類成本法是按產品類別歸集生產費用,先計算各類產品的總成本,然後再分別計算出該類各種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分類成本法就是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但可以按一定標准予以分類,從而簡化計算工作而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運用分類法計算成本結果是否正確,首先必須恰當地劃分產品類別 ;在類別內部選擇合理的標準分配費用。
分類成本法一般適用於使用同樣的原材料,通過基本相同的加工工藝過程,所生產產品品種、規格、型號繁多,可以按一定標准予以分類的生產企業。
採用分類法計算成本的方法如下:
(1)以產品類別為成本計算對象,設置成本計算單,歸集生產費用,計算出每類產品的總成本。
(2)採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將各類產品的總成本在類內各種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在分類成本法下,按繫數將類別產品總成本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以及在產成品中各種產品間進行分配的方法,簡稱繫數法。其具體做法是:在同類產品中選擇一種產銷量大,生產正常,售價穩定的產品,作為標準產品,並將其繫數定為“1”,其他各種產品的分配標準與標準產品的分配標準相比,其比率即為其他各種產品的繫數。繫數一經確定,應保持相對穩定。根據各種產品的實際產量,按繫數折算為標準產品產量(即總繫數);在產品可按約當產量先折算成該完工產品的產量,再按繫數折算為標準產品產量;然後按標準產品產量的比例計算出各種產品的產成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
在分類成本法下,某類產品的總成本也可按該類內各種產品的定額比例進行分配,這種按定額比例進行分配的方法,通常稱為定額比例法。
聯產品在經過同一生產過程後,是在某一個“點”被分別確認的,通常稱這個點為分離點,分離後的聯產品,有的直接對外銷售,有的進一步加工後再出售。我們把分離前發生的成本稱為聯合成本。
聯合成本的分配方法,常用的有實物量分配法、繫數分配法、銷售價值分配法和可實現凈值分配法等等,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1、實物量分配法
實物量分配法是以產品在分離點處相應產出份額為基礎來分配聯合成本的方法。其實物量可採用產品總產量的重量或容積等等。
2、繫數分配法
繫數分配法是將各種聯產品的實際產量按規定的繫數折算為標準產量,然後將聯合成本按各聯產品的標準產量比例進行分配。
3、銷售價值分配法
銷售價值分配法是按各聯產品的銷售價值的比例分配聯合成本的方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分離後不再加工的聯產品。
4、可實現凈值分配法
可實現凈值分配法就是按各聯產品的可實現凈值比例分配聯合成本的方法。可實現凈值是指產品的最終銷售價值減去其可分成本的餘額。
副產品在分離後,有的作為產成品直接對外銷售,有的需進一步加工後再出售,副產品的成本計算應視不同情況而定。
1、直接對外銷售副產品,可以採用副產品不負擔聯合成本、副產品作價扣除等方法計算成本。
2、需進一步加工的副產品,可以採用只負擔可分成本、按計劃單位成本或按實際成本等方法計算成本。
等級產品是指使用同一種原材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生產出來的品種相同而質量不同的產品。
由於等級產品產生的原因不同,等級產品的成本計算應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
1、按實物數量分配
如果不同質量等級的產品,是由於違規操作,或者技術不熟練等主觀原因所造成的,那麼它們應負擔相同的成本。也就是說,等級低的產品應該和等級高的產品單位成本相同,就可以將總成本按實物數量的比例分配到每一等級產品中。
2、按繫數分配
如果不同質量等級的產品,是由於目前生產技術水平、工藝技術條件和原材料質量等客觀原因所造成的,那麼不同的等級品應負擔不同的成本,一般是按單位售價制定繫數,按繫數的比例來分配各等級產品的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