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張首晟--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目錄 |
張首晟,漢族,美國華裔科學家,祖籍江蘇高郵,1963年生於上海。斯坦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
2007年,張首晟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基於他對拓撲絕緣體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開創性研究,張首晟已包攬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和富蘭克林獎章。
求學經歷
1978年,在沒有讀過高中的情況下,15歲的張首晟直接考入復旦大學物理系。
1979年(大二),作為交流學生被送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深造。
1983年,獲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碩士學位,同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攻讀博士學位。
1987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
科研經歷
1987年,進入加州大學的SantaBarbara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1989年底,結束博士後研究,與妻子餘曉帆一起到了SanJose的IBM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1993年,被評為斯坦福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1995年,年僅32歲的張首晟被聘為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成為斯坦福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
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5年,入選美國科學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
創業經歷
1999年,張首晟聯合矽谷企業家們共同創辦了華源科技協會,併在他家後院開了首次會議。現在華源已成為矽谷最大的華人科技創業社團,會員多為中美之間的技術領導者、投資者和企業家,福布斯40名40歲以下CEO榜單中也屢屢出現會員的身影。此外,他在斯坦福大學任創業導師,幫助多位學生創辦公司,並作為天使投資人,成功的投資了VMware(NYSE:VMW)。5年後,VMWare被EMC收購,後來又在紐交所上市,如今市值已達440億美元。這筆投資給張首晟帶來了上百倍的回報。
2013年張首晟教授與他斯坦福的學生谷安佳博士聯合創立丹華資本,意在以斯坦福大學為核心,專註於投資美國最具顛覆性的創新科技及商業模式,連接美國的創新與中國市場。“丹”既代表斯坦福(又譯為史丹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華”取自中華。
丹華資本目前規模已經達到9000萬美元,並且已經投資了12家公司。
現任丹華資本創始董事長。
研究領域
張首晟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高溫超導、量子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強關聯電子系統等。
學術貢獻
張首晟的代表性工作為高溫超導的SO(5) 理論、4維量子霍爾效應、室溫無耗散自旋流等等,在國際相關研究領域里有較大的影響,迄今為止,他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在Phys. Rev. Lett. 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論文被他人引用15000多次。
張首晟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爾效應”(Quantum Spin Hall Effect),將其基於晶元業未來提出的新構想——通過控制電子的自旋運動來降低能耗——在理論上完成了預言。2007年,這一理論預言被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實驗小組通過實驗證實。同年,張首晟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
這項研究計劃獲得美國能源部與國家科學基金會基金支持,因為是華人,張首晟也多了與亞洲的聯繫。他透露,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是新科技研究發向,未來將有機會與中國大陸、臺灣與香港地區的學術機構合作發展。
概括:
1、開創了全新的研究領域:拓撲絕緣體;
2、2006年理論預言“量子自旋霍爾效應”;2007年與德國科學家合作,進行實驗驗證研究,被評委2007年十大科學進展(Science雜誌);
3、2008年理論預言“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4、2013年與中國科學家合作,進行實驗驗證研究。
所獲榮譽
1992年,獲全球華人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1993年,獲IBM研究部傑出創新獎。
1999年,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2009年,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2010年7月,榮獲德國“古登堡研究獎”。
2010年9月,因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理論預言和實驗觀測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獲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歐洲物理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首位華人科學家。
2011年9月,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11年,入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院士。
2012年,榮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凝聚態物理最高獎--奧利弗·巴克利獎(OliverBuckley獎)
2012年8月,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國際理論物理學領域最高獎)。
2013年3月,因在拓撲絕緣體方面的研究獲得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
2013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4年11月3日,因在拓撲絕緣體研究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與兩位科學家Kane和Mele一起分享了該年度富蘭克林物理獎。
2016年12月13日,十大“2016年度華人經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