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的動態社會性格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社會性格”的思想並不是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獨創,而仍然是從弗洛伊德那裡繼承下來的。正如他自己說的:“有關性格的理論乃是弗洛伊德最有意義的發現之一。”但是弗洛姆並沒有照抄弗洛伊德關於人的性格的思想,而是賦予了性格以新的內容並規定了動態“社會性格”概念的含義。
關於“社會性格”的概念是弗洛姆於1931年出版的《基督教主義的演化》一書和1932年發表的《精神分析的性格理論及其社會學的意義》一文中提出來的,意思指人同世界發生關係的行為模式。弗洛姆指出:“社會性格僅包括部分特性,它仍是一個團體的絕大多數人性格結構的核心。是作為這一團體共有的活動方式和基本的實踐活動的結果而發展起來的。”弗洛姆又認為人同世界的關係是在同化和社會化的過程中實現的,也就是在人作用於現實世界的動態過程中實現的。實際上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的。因而人的社會性格也是隨著人同現實世界關係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社會性格”不是在靜態中而是在動態中形成和變化的。因而弗洛姆又在1968年對社會性格重新定義:“社會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變的,它是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會化過程的(相對固定)形式。”這一動態社會性格概念成了弗洛姆人學思想的核心概念。
動態社會性格是在一定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模式中形成的,同時又是適應某種社會結構的基礎。弗洛姆認為人是不能選擇他出世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模式的。人一齣世,舞臺已給他準備好了,他必須同大人一樣生活在這現成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模式中,他必須接受了這個結構才能生存下去。他必須吃飯,從而也必須活動。換句話說,人一生下來,需要生存的條件和社會制度,作為剛出世的人對此是無法改變和選擇的。不僅如此,還必須在這樣的條件和社會制度中形成自己的社會性格,否則無法生存。所以作為現實生活中的人的行為、觀念、思想、判斷的規範的產生和發展都是以適應當時的社會結構為基礎的。也就是以當時現存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關係模式為基礎的。而正是人具有了這種社會性格才能在人與現實世界的複雜關係中生存。所以動態社會性格實際上是同現實世界發生的複雜關係的行為模式,通過動態社會性格的內容,進一步把人同現實世界的關係具體化了。
弗洛姆從人同世界的關係中揭示了人的動態社會性格的類型。他把人的動態社會性格分為四大類型:即生產性性格、非生產性性格、關係性性格和混合性性格。
1、關於生產性性格
所謂生產性性格,弗洛姆認為指人獨有的潛能的實現,是人的力量的使用。而正確的使用這種力量有三種方式。
1)理性的方式。弗洛姆是從利用潛能的基本形式來闡明理性方式的。
關於利用潛能的基本形式,弗洛姆認為包括複製和培育世界兩種方式。所謂複製方式,就是複製現實世界。這種方式同拍電影一樣,對事物的文字記錄變成了一連串的照片。單就這種方式創造性是不明顯的,但它是創造性體現的基礎。所謂培育方式就是培育世界。這種方式是在複製方式的基礎上進行的。就是人們通過構想以自己的理想和情感的力量去創造新物質形式,把世界用新的物質形式裝飾起來,這是潛能最明顯的體現。
這兩種方式任何人都可以用作對世界的反應,但人與人之間在這兩種方式中各占的比重是不同的。有時一種方式變得萎縮,而另一種方式發展到極端。這時人對世界的反應也就失去了創造性,如培育方式相對萎縮的人就成為“一個實證主義者”。這種人,可以按照事物呈現的樣子來認識事物,但沒有能力使他的感覺進一步活躍起來,他只是體現到事物的錶面現象,而無力達到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他對其未來發展的事物不能做出預測,只看到枝節而不見整體。在這種人眼裡,物化了的東西就是現實的全部,他的思想只是演算式的想象。
有的人複製方式相對萎縮,這種人已經喪失了正常的接觸,成了精神失常者。精神失常者建立了一個內在的現實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能得到滿足,而對真正的現實世界卻認為是不現實的。
總之,弗洛姆認為,只有用上述兩種方式同世界發生關係,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才能體現人的創造性,失去了這兩種之中的任何一種方式便成了病態人。
所以複製與培育兩者兼備是一個人創造性的前提。因為這是對立的兩極,構成了創造的原動力,形成了聯繫和反映世界的理性力量。
2)愛的方式是理解世界的另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是通過心理和情感來實現的。這裡講的愛與通常講的愛是不同的。通常講的愛是把對某些人的從屬稱為愛或對某些人的占有稱為愛。而這裡講的愛是植根於創造性之中的愛。
愛的本質是人的一種心理能力,是一種性格傾向,不是一種特殊的關係而是一種對待世界的行為方式。他說:“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殊人的聯繫,而更多的是一種態度,性格上的一種傾向。這種態度決定一個人同整個世界,而不只是同愛的唯一‘對象’的聯繫。”
其一,愛是一種主體關係。人同世界的關係是一種主體關係。他說:“任何愛的理論,都必須從某種人的理論和人類的生存理論開始。”這裡講的某種人的理論和人類的生存理論是一種立體理論。也就是說在人的本質中已從動物的王國中,從本能的適應中解放出來而用理性同世界建立了一種新的關係叫做主體關係。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凡是有某種關係存在的地方,這種關係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麼東西發生‘關係’,而且根本沒有‘關係’,對於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係不是作為關係存在的。”這裡講的“為我關係”就是主體關係,而動物並不是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沒有從這種愛的角度出發的主體關係。
其二,愛是一種心理能力。這是由受愛能力和創愛能力兩部分組成的。其中受愛能力表現為潛能的孕育,而創愛能力表現為愛的生產、愛的創造和愛的行為的體現。
其三,愛是一種奉獻。弗洛姆認為,愛是人類奉獻精神之源。所以愛的本質主要不是接納和獲取,而是奉獻和給予。這是弗洛姆關於愛的本質的精華思想。
3)創造性思維的方式。
弗洛姆認為,“創造性思維是由思維者的興趣引起的。就是說,引起的思維動機,是對對象的興趣,受其影響並做出反應。創造性思維的特征,是客觀性和主觀性之間的兩極性。客觀性的特征表明思維者要尊重其對象按其本來面目觀察,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欲望歪曲對象。這一特征是極為重要的,抽掉這一方面便構不成創造性思維。也就是要保證思維的客觀性,就要尊重我們觀察到的事物,只有在事物的特性和相互聯繫本來面目上觀察事物才能把握其客觀性。因此,在弗洛姆看來,理性方式、愛的方式和創造性思維的方式的有機結合是人的潛能在性格中的充分體現:理性的方式是人的生產性性格的前提和基礎,愛的方式是人的生產性性格的主體,而創造性思維是體現了理性方式和愛的方式的有機結合。只有從三者的內在聯繫和作用上才能認識生產性性格的本質。
2、非生產性性格
弗洛姆不僅闡發了生產性的性格結構,而且還論述了非生產性的性格結構。弗洛姆按不同的心向把非生產性性格分為四種類型。
1)接受型。具有接受心向的人,他們看不到自身的力量,認為一切好的東西來源都在外面。因而他們堅信自己所需要的,無論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唯一獲得方法是從外面取得。所以這種人失去了主動性而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其特征是:
- 在愛的方面是被動的,就是只接受別人的愛,不去愛別人;
- 在思想方面是被動的,在公眾的場合,他只是個聽眾,只聽別人講話,不發表意見,最後表態贊成別人的意見;
- 依賴性強,這種人不能獨立,而是依賴於某種力量。完全依賴上帝,幻想找到某種神秘的力量的幫助,使自己的事成功來出人頭地;
- 對喂養的人,一方面感激涕零,另一方面提心吊膽怕失掉喂養;
- 忠誠於許多人,因為他認為依賴的人愈多愈安全。所以必須忠誠許多人,開口不說一個“不”字,總是百依百順,批判能力喪失,唯命是從,完全依賴他人生存;
- 他們不僅依賴權威,而且也依賴於平民,這些人是上下依賴八面玲瓏;
- 這些人最大的愛好是吃喝,因此這些人嘴唇也有特點,經常是油汪汪的。
2)剝削型。剝削型的人同接受型的人的基本前提是一樣的,也認為“一切好的東西都來源於外面”。他們需要的一切都要在外面尋求,自己不能創造任何東西。
但這種人同接受型的人是有區別的。接受型的人是以禮物的方式接受別人的東西,而剝削型的人則“是利用強迫或詐騙的手段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這種性格的特征:
- 在愛的方面是強求伴之於籠絡。尤其是愛的對象以從其他人手裡搶過來為榮;
- 在思想和學術上善於剽竊,或直接剽竊或改頭換面,在這時還硬說是自己的創新;
- 在物質方面,堅持“偷來的水果最甜”的座右銘。對一切人、一切事物都要加以利用和盤剝。”這些人並不是無錢而是不喜歡買的只喜歡偷的東西。
- 有一張刻薄的嘴,經常對別人評頭品足,人品上低估別人,東西上高估別人;
- 缺乏信心和樂觀精神,猜疑、挖苦、妒忌和刻薄。
3)囤積型。具有這種性格的人不同於前兩種人,他們對於自己之外的東西沒有興趣。他們的心胸是自己。他們的安全感完全建立在囤積和節省的基礎上,把消費、花錢看作是威脅。這些人好象在自己的周圍築起了一道圍牆,目的是把自己的錢財收藏在自己的倉庫之中,防止流露出去。自己有多少錢同誰也不敢講,處處提高警惕,防備自己的東西失掉。具有這種心向的人的特征:
- 他們吝嗇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個人的錢和物質,而且也包括思想與感情。尤其是在愛情方面,他們把愛情看成一種占有,他們並不給予別人愛。因為在他們看來,愛了別人,自己就少一份愛,吃了虧。
- 他們留戀往事,抓住過去不放,沉浸於已往的情感和經驗的記憶之中。不僅沒有創造性的活動甚至於連創造性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
- 臉部特征嘴唇緊閉,一副偏拗固執的姿態。精打細算而嚴酷,一副守財奴相。似乎是時時守住自己同外部世界之間的那道藩蘺就是最大勝利。
- 在家裡東西的安放上有條不紊,放得整整齊齊,井然有序,不能忍受東西放得亂七八糟。
這意味著自己是控制了外部世界的勝利者。為了避免被侵犯的危險,就把一切東西保存在適當的位置上。儘力使一切東西保持原樣,自己連相也不敢照,怕照相失去自己的原貌。他們那種強迫性的清潔是要擺脫與外部世界接觸的一種表現。在自己藩籬之外的任何東西他們都認為是危險和不清潔的。這似乎像祭上帝的洗禮,不接受外部的東西,似乎是外部世界已構成了威脅,以“不”字來作為對外部世界的防衛。他們認為自己具有的能量、力量、精力是個定數,一旦用了就會減少或枯竭。
4)市場型。具有這種性格的人是把自己當作商品,並以交換價值作為個人價值的性格心向。這種性格有如下特征:
- 依賴觀念,為了物質的成就,這些人都得依賴於那些需要提供服務和雇佣他們的人。為了賺錢依賴於資本家、依賴於外商等。
- 符合需要就樂意,就是說一個人從服務的對象種類來看是各種各樣的,不盡相同的,如鐵路董事、大學教授、旅店經理等。但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各自符合所在崗位的需要,就是一種快樂。
- 討人喜歡,這種人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幸福而是自己如何賣出去。為了賣出去獲得交換價值,想方設法把自己裝潢得既精美又很實用,並追求最流利的款式。這種人扮演著雙重角色,既是賣主又是商品。
- 我就是你所需要的。具有市場心向的人自己的力量異化成了商品,他的力量已不屬於他,而且還要千方百計掩飾這一點。因為他所關心的並不是他如何在使用這些力量的過程中自我實現,而是如何出賣他所獲得的成功。這樣他們的力量已變成了外在於他與他自己相脫離的東西,變成了供他判斷和使用的東西。
- 無核心,具有市場性格的人,他像一個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剝下去,找不到核心。
- 無固定人格,由於一個人的價值決定於是否能出賣,他的個性變得毫無價值了,因此沒有一個固定的性格。
這些非生產性的性格是針對某一類人講的,而不是說這四種性格在每一個人身上都同樣明顯。那種性格特征突出,主要看當時的社會條件。這種非生產性的性格特征也仍然同社會結構之間存在有內在聯繫。
所以在一定的社會結構中,某一種性格就突出地體現出來。如市場型的性格多出現於現代人中,它同商品生產的發展有關。這種性格追求的目標是實現交換價值。而囤積型的性格多表現於中產階級和既得利益者中,他們對於不擇手段地獲取不感興趣,而是千萬百計地保住既得利益。
3、關係性的性格
弗洛姆認為,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除了與世界的同化過程中的行為模式外,還有社會化中的關係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與同化過程中的行為模式是相聯繫的。在這種行為模式中形成了人的特有的性格。其特點是共生性關係、疏遠性關係和友善性關係。
1)共生性關係
這種共生性關係的特點是使人失去了自主性,使自己成為他人的一部分。或者被他人吞沒,或者吞沒他人。這種性格就是醫學上講的所謂“被虐待狂”和“虐待狂”。所謂“被虐待狂”是共生性性格的被動形式,通過自己附屬於另一個人來尋找安全。這種依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為主人犧牲,替主人負責任等。“被虐待狂”的衝動常與人格中追求獨立自由的那一部分衝動發生矛盾。這種矛盾有時達到尖銳的程度以致於被當作一種痛苦來加以體驗。
所謂“虐待狂”是共生性性格的主動形式,體現為吞沒他人。各種各樣的衝動達到這樣一個目的:“完全控制另一個人,‘併合’他,使他成為任憑我們意志擺佈的孤弱無助的對象,達到對弱小者的完全統治的目的。被統治者視為可以利用的東西,而不是有自己目的的人。”
2)疏遠性關係
前一種性格特點不知付出了多少代價,但還是一種與對象接近的關係,是一種力量的表現。而這裡講的是一種疏遠的關係,這種疏遠關係表明瞭一個人的無力感。其表現形式是退卻與破壞。退卻是人們在同世界發生關係中的一種正常行為,但是作為性格取向的退卻則是另一回事。它是與他人發生關係的一種主要形式,而且是一種消極的形式。比如一個人在一個強漢毆打下表現出了投降的樣子,還有在壞人的刀逼下求饒的形象等均屬於退卻的活動。
破壞性是疏遠關係的主動形式。毀滅別人的衝動是由害怕別人產生的。他們的原則是對於很強的對手要先下手為強。退卻和破壞同屬於一種疏遠的性格行為,二者常常以不同的比例混雜在一起,表現出了退縮和破壞的複雜的性格行為。
友善性關係。這種關係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愛,如前所述是一種創造性的形式,它是在雙方各自都保持完整性的前提下兩個人之間的親密表現;其二,是理性,理性可以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使人的這種友善關係提高到理論高度。
4、混合性性格
動態性格結構是理論化的,而現實生活中人的性格是一種混合的狀態。只不過是那種性格在這種混合中占主導地位就表現出那種性格取向。這種性格的混合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分為兩大類,即不同類型的性格混合和同一種性格積極和消極方面的混合。這種混合性表明瞭各種性格之間有共性的東西。
不同類型的性格混合 | |
非生產性性格 | 關係性性格 |
接受型 | 被虐待狂 |
共生關係的性格 | |
剝削型 | 虐待狂 |
囤積型 | 破壞 |
疏遠關係的性格 | |
市場型 | 冷漠退去 |
生產性性格 | 關係性性格 |
理性方式 | 理性 |
友善關係 | |
愛的方式 | 愛 |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各種類型的性格是相互聯繫的,在現實生活中是會形成不同的組合的。值得註意的是在這些組合中要發現一個人主要的取向的性格,這是占統治地位的性格。同時也要發現其他性格的特征,以便從總體上把握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同一種性格的積極和消極方面的混合。因為每種性格都有積極和消極的方面,而這兩個方面是混合在一起的。對於每種性格不僅要看到它的積極方面,而且同時也要註意到它的消極方面。接受型的性格的積極方面是適應性格,而消極方面就是無原則性:囤積型的性格的積極方面是節儉,而消極方面則是吝嗇:市場型的性格的積極方面是隨機應變,而消極方面是無定見。
正是由於各種性格在生活中的混合造成了人的性格的複雜性和差異性。
從上述四類人的性格來看,實際上是揭示了人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及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儘管弗洛姆的分析並不是準確的,但是這種分析把人與世界的關係具體化了。同時我們也可以瞭解一下當代西方世界中人的一些情況,西方現代人不同於馬克思時代的人了,那時主要的體現是階級與非階級的人。而現在這種階級關係從現象上看不像馬克思時代那樣鮮明瞭,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階級關係更複雜了,它已深入到人的心理過程了。
弗洛姆的動態社會性格理論實質上是對現代西方發達工業社會中人的一種解剖。作為一種理論它有不少缺點,但它仍然有積極意義。
他的理論的積極的、受到稱道的方面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弗洛姆拒絕弗洛伊德的本能論,反對把人格的發展看成是生物本能的展開,主張人格是社會—文化的產物,這無疑是進步的。弗洛伊德以性本能為基礎的人格發展論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歐洲,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臨床應用上無疑具有一定價值。但在20世紀的美國,他的理論已不合時宜,因為人們對性的態度以及性對於人格的相對作用已完全不同於維多利亞時代的歐洲了。所以弗洛姆摒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而考察人格的社會—文化因素是符合時代精神的,因而是進步的。
其次,弗洛姆對人的潛能是樂觀的,他相信人有能力建成一種精神健全的社會(Sanesociety),這種社會能滿足人的生存需要,從而使人發展出健全的人格。這種樂觀主義使得許多人受到鼓舞。
最後,弗洛姆把他的人格理論同價值觀聯繫起來,例如他認為具有生產性人格的人就是具有美德的人。這種提法是一種首創。由於他的倡導,使得許多人格心理學家和咨詢心理學家不得不面臨是非善惡的倫理學問題。
但是,弗洛姆的人格發展理論也存在一些缺憾。
在考察影響人格發展因素的時候,他僅僅強調了社會—文化因素中的政治經濟制度方面,忽視了其他因素以及社會—文化因素中的其他方面。事實上,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是多層次、多維度的,總括起來主要有四種,那就是:生物的、自然環境的、社會—文化的,以及相對於人格的其他心理因素。
生物學因素包括遺傳以及與之相關的神經類型、體型、體質、性別、神經生化基礎等解剖生理特征。弗洛姆並非完全忽視了這一因素,他所謂的人格的“氣質” 就是屬於這一範疇。他的失誤主要在於忽視了在某些情況下生物學因素的決定作用,從而片面誇大了社會—文化因素的普遍性與重要性。例如,神經系統內的乙酰膽鹼(Ach)過量會導致精神的抑鬱與緊張;第23對染色體異常(XXY,Xyy)會不可逆轉地引起人格變態等等。顯然,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社會條件如何健全(Sane),也無法改變由之引起的人格異常。
外在的自然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人能適應自然環境,也能改造自然環境,在適應與改造自然環境的過程中,人的人格也會相應地形成某些特征。
相對於人格的其他心理因素,如認知水平、情緒體驗方式、意志品質、需要層次、動機水平、興趣、信仰、理想、價值觀、世界觀等等都會對人格產生影響。其中,價值觀、世界觀、理想等,是調節人的人格模式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弗洛姆雖然也考慮到心理因素對人格的影響,但他只考慮了人的生存需要,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格的調節因素——個性傾向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