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廣告送達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廣告送達率

  廣告送達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時期內,不同的人或家庭至少一次展露在媒介計劃下的數目。

廣告送達率與註意度的關係

  當展露的送達率、頻率和影響增大時,註意度也會提高。如果企業的媒介計劃人員有100萬元的廣告預算,每千個一般性展露為5元,也就是說,廣告主可買到2億個展露(1000000*1000/5);如果廣告主希望展露次數為10次,則在此預算下廣告信息可到達2000萬人(2億/10)。如果廣告主需要一些比較高級的媒介,其每千個展露為10元(除非他願意降低展露次數),則廣告信息可到達1000萬人。圖1(註意度與展露的送達率、頻率的關係)表明瞭註意度與送達率的關係。

廣告送達率、頻率以及影響之間的關係

  廣告送達率(R)是一定時期內展露在媒介計划下的數目。頻率(F),是指在某一特定時期內,一般人或家庭接觸信息的次數。影響(I),是指經由特定媒介的展露所產生的定性價值。

  送達率、頻率和影響的關係可藉助下列概念來描述:展露總數(E)為送達率乘以平均頻率(E=RF,又叫做總評分(Gross rating points,GRP)如果某一媒介計劃接觸80%的家庭,平均展露頻率為3,則其總評分為80x3=240。假如還有一個媒介計劃,其總評分為300,雖比上例有較強的攻勢,但是我們卻無法確認送達率與頻率各為何值。加權展露數(Weighted number of exposures WE),是指送達率乘以平均頻率再乘以平均影響所得的數值,即WE=RFI。

  制定媒介計劃時可能遇到的難題是:在既定預算下,如何購買有效的送達率、頻率和影響的組合。如果媒介計劃人員願意採用一般影響的媒介,其餘工作則是決定頻率與送達率的高低。現代市場學認為,先決定頻率是合理的,因為一旦確定了對目標溝通對象做多少次廣告,送達率也就隨之確定了。

  國外有些學者認為,廣告只有大量展露給目標溝通對象才有效,重覆次數太少會勞而無獲。美國學者魯卡斯(D Lucas)和布利特(S﹒H Britt)曾指出:“介紹性的廣告所造成的印象不會太深,不足以引起購買興趣;連續性的廣告可以把己經形成的膚淺印象加深到足以採取行動的水平,因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美國學者克魯曼(H﹒E﹒Krugman)則認為有三次展露就足夠了:第一次展露用於引起人們的獨特的感覺反應;第二次展露便是造成刺激;第三次展露用於提醒那些想購買但未採取行動的人。作為廣告主,他所關心的是廣告活動所要達到的展露—頻率分佈。展露—頻率分佈主要用於描述在特定時期內有多少人對同一廣告接收到0,1,2,……n次展露。在“展露與頻率分佈圖”中,B分佈是最有效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接收到三次展露;而C分佈重覆太多,A分佈則重覆太少,圖2(展露與頻率分佈圖)所示。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廣告送達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