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洗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乾洗劑[1]
乾洗劑是指非水系,以有機溶劑為主要成分的液體洗滌劑。它主要用於洗滌油性污垢,洗滌後衣服不變形,不縮水.用於洗滌各種高級真絲、毛料、皮革等衣物。
乾洗劑的配方設計[2]
有機溶劑是乾洗劑的主要成分,其次含有少量的水和錶面活性劑等。
1.有機溶劑
用於乾洗的溶劑應滿足以下幾點:①不與纖維發生化學作用,不能損傷纖維;②揮發性好,洗後能從衣物上迅速蒸發除去;③不易著火燃燒或爆炸,使用安全;④無難聞異味;⑤不腐蝕乾洗機器;⑥去污性好;⑦洗滌過程中溶劑損失較少;⑧價格便宜。
能基本滿足這些條件的有機溶劑有烴類,如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乙烷等,其中以四氯乙烯使用較多。這些有機溶劑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防止人體吸人。
2.水
乾洗劑中的有機溶劑可將織物上的油性污垢去除,但不能將水性污垢去除。如果利用增溶技術在有機溶劑中加入適量的錶面活性劑和少量的水,形成親水基向內、親油基向外的反相膠束。這樣就將水增溶在膠束中,提高了對水性污垢的去除能力。
配方中水的含量對於洗滌效果影響很大。當水量少時,由於水被增溶,溶液保持透明狀。但當水量增加時,未被增溶的水發生分離,形成W/O型乳液。隨著陰離子錶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大,增溶的水量增大。對於非離子錶面活性劑,水的最大增溶量隨濃度的增加幾乎呈直線增加。溶液中如含鹽與氫氧化鈉,會使得水的增溶量減少。環氧乙烷的加成數增大時,親水性增加。環氧乙烷加成數為4—5時,在四氯乙烯中,幾乎不存在增溶。對於水溶性污垢,高水分含量對洗滌有利。但當濕度大於75%時,會使織物(羊毛、真絲)產生皺摺,引起收縮。對於織得不夠緊密的羊毛,70%濕度就可以引起收縮,所以乾洗時必須控制水分。
3.錶面活性劑
乾洗劑中加入錶面活性劑的作用在於:使織物在有機溶劑中被濕潤和浸透;促使固體污垢脫落和分散;將水增溶在有機溶劑中。
乾洗劑中使用的錶面活性劑HLB值宜在3—6之間,常用的陰離子錶面活性劑有十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鹽、烷基芳基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鹽等;非離子錶面活性劑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胺等。錶面活性劑在有機溶劑中的cmc值較高,因此在於洗溶劑中只含有o.2%一1%的錶面活性劑。
4.其他助劑
乾洗劑中的滷代烴與水分作用可能產生對於洗設備有腐蝕作用的鹵化氫,為了防止腐蝕作用,可加入l,4—氧雜環己烷、苯並三氮唑等含氧或含氮的化合物作為防腐劑。
為使溶劑洗下的污垢不再沉積到織物上,可加入檸檬酸鹽、C4—C6。醇類、甜菜鹼兩性錶面活性劑等作為抗再沉積劑。
為了改善洗後織物的手感和防止靜電,可加入柔軟劑和抗靜電劑,常用的有季銨鹽類、咪唑啉類、聚氧乙烯磷酸酯、二乙醇胺鹽等。
如果要保持白色織物的白度和有色織物的亮度,可加入少量過氧乙酸等過氧酸類漂白劑,活性氧的含量為乾洗劑的0.002%一0.04%,或將過氧化物與活化劑混合加入乾洗浴中,過氧化物可用過硼酸鈉、過碳酸鈉等,活化劑也可選用乙酸、苯甲酸酯等。
乾洗劑的增溶作用與方法[3]
衣物上的污垢,有油溶性污垢和水溶性污垢。還有部分固體顆粒是通過油污吸附在織物上。採用乾洗劑洗滌一般可以將織物上的油污和固體污垢除去,而不能把水溶性污垢除去。既想去除這水溶性污垢,還不能加入水分(否則就會帶來水洗的缺點)對這樣矛盾著的問題應當怎麼解決呢?如今採用了增溶技術,既可除去水溶性污垢,又不會帶來水洗的缺點。
增溶技術實際上就是在溶劑中加入了錶面活性劑。錶面活性劑在溶劑中形成使親水基向內、親油基向外的逆膠囊,這樣就使水增溶在溶劑中,提高了去除親水性污垢的能力。只要在相對濕度75%的條件下進行乾洗操作,‘就能有效地去除親水性污垢。如果相對濕度超過80%時,水分就會在溶劑中以乳狀滴析出,將要影響乾洗效果。當然,對於不同的乾洗劑和不同的洗滌濃度,應採用不同的含水量。
控制水分含量的方法有兩種:
(1)通過測定溶劑的電導,間接測得水分含量。
(2)把錶面活性劑與水分相應配比後,加入乾洗劑中。
為了提高幹洗的洗滌質量,利用增溶技術把錶面活性劑加入到乾洗劑中,基本能起到四種作用。
(1)增強溶劑浸透織物的能力;
(2)促進固體污垢從織物上脫落;
(3)水被增溶進來,從而促進水溶性污垢的去除;
(4)避免使織物泛黃。
總之,乾洗劑增溶的目的是使織物在乾洗中的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