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法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追隨者需要能夠正確指引他們的領導者。當他們遇到生死攸關的情況時,這種必要性就更顯而易見了。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駕船掌舵,但唯有領導者才能設定航線。這就是導航法則。
1911年,兩支探險隊開始了一段難以想象的徵程。雖然兩支隊伍採取了不同的戰略和路線,但他們的隊長都只有一個目的:要成為史上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
他們的故事關乎生死,是導航法則的最好闡釋。
一支是由阿蒙森帶領,阿蒙森非常用心地制訂了航行計劃。他研究了愛斯基摩人和其他經驗豐富的北極探險者的方法,決定讓探險隊採用狗拉雪橇來運輸設備和物資。在挑選隊員時,他選擇了滑雪能手和能訓練狗的人。阿蒙森的深謀遠慮和對細節的把握能力是驚人的。他在預定路線沿路都設立了補給站,儲存了供應物資。這樣,他們就不必一路把所有物資都帶在身邊了。他還給每個隊員都配上了最好的裝備。他最終獲得了回報。他們在旅行中碰到的最嚴重問題,就是有個隊員牙齒受到感染,最後拔了一顆牙。
另一支隊伍是由斯科特帶領的。他是英國海軍軍官,之前在南極地區作過一些考察。斯科特的探險剛好和阿蒙森的形成鮮明對比。他不是用狗拉雪橇,而是用帶發動機的雪橇和矮種馬。第五天,電動機就停止了運轉,他們的麻煩也從此開始。矮種馬很不適應天寒地凍的天氣,當他們到橫跨山脈的山腳時,不得不把所有的馬都殺死。因此,隊員自己要拉著200磅的雪橇。這是非常艱苦的工作。
斯科特對於隊伍的其他裝備也沒有考慮周全。他們的服裝設計得很不合理,以至於所有人都被凍傷了。由於準備的護目鏡不合適,大家都得了雪盲症。最糟糕的問題是,考察隊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水,這同樣是由於斯科特的計劃不當。斯科特設立的補給站物資不足,彼此距離太遠,而且往往沒有明顯標誌,他們很難找到。由於能化雪的燃料總是不夠,每個人都開始脫水。雪上加霜的是,斯科特在最後關頭決定再帶上第五個人,儘管他們只准備了四個人的供應量。
1912年1月17日,經過長達10周的艱苦跋涉,斯科特的隊伍筋疲力盡,終於到達了南極。在那裡,他們看到了迎風飄揚的挪威國旗,還有阿蒙森給他們的一封信。另一支領導有方的隊伍戰勝了他們,前一個月就已經到達南極!
斯科特的例子是領導者無法正確指引團隊的典型案例。然而回來的旅程更加艱難。斯科特沒有能力帶領隊員走到最後,他完全忽視了隊員的悲慘處境。隨著時間越來越少,食物供應少得可憐,斯科特卻堅持要收集30磅的地質標本帶回來——給筋疲力盡的隊員再一次增加了負擔。
考察隊的行進速度越來越慢。離大本營還有150英里,他們死在了那裡。我們之所以能知道他們的故事,是因為他們在最後幾個小時更新了日誌。斯科特最後說的幾句話是:“我們會像紳士一樣死去。我想這也說明我們的民族並沒有失去勇氣和毅力。”斯科特有勇氣,但他缺乏領導力。由於未能遵循導航法則,他和同伴因此喪生。
追隨者需要能夠正確指引他們的領導者。當他們遇到生死攸關的情況時,這種必要性就更顯而易見了。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駕船掌舵,但唯有領導者才能設定航線。這就是導航法則。
- 預先制定行動計劃
- 列出目標
- 設定優先次序
- 告知關鍵人物
- 預留時間徵得同意
- 始終明白成功的方向
- 每日對計划進行回顧
導航法則的秘訣就在於事先準備,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如果你準備充分,人們就會對你有信心,信任你。而缺乏準備的後果則剛好相反。最後,決定一個方案能否被接受,能否得到支持、獲得成功的因素不是方案的規模大小,而是領導者能力的大小。正是鑒於此,任何人都能駕船掌舵,但只有領導者才能設定航線。善於引領方向的領導者有能力把人們帶往任何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