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觀測庫存控制系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定期觀測庫存控制系統(P-system)
目錄 |
定期觀測庫存控制系統也稱為定期控制系統或訂貨間隔期控制系統、固定間隔期系統,一種以固定訂貨周期為基礎的庫存控制系統。是一種用於限定時間點檢查庫存水平,作出相應當決策的庫存決策方法。
每經過一個固定的時間間隔,發出一次定貨,定貨量為將現有庫存補充到一個最高水平S
在這個定期觀測庫存控制系統中,以固定的間隔周期T提出訂貨。定期控制系統不存在固定的訂貨點,但有固定的訂貨周期T。每次訂貨也沒有固定的訂貨量,需要根據某種規則補充目標庫存量S。目標庫存量S與訂貨周期T是事先確定的主要參數。其中S的確定主要考慮為庫存設定一個控制限額。(如下圖)
優點:
不需要隨時檢查庫存,簡化了管理,在規定訂貨的時候檢查庫存,也節省了訂貨費用。
缺點:
不論庫存水平降得多還是少,都要按期發出訂貨,當L 很高時,訂貨量是很少的。如果某時期需求量突然增大,有可能發生缺貨,所以這種方式主要用於重要性較低的物資。
定期觀測庫存控制系統與連續觀測庫存控制系統的比較[1]
定量訂貨模型和定期訂貨模型的基本區別是,定量訂貨模型是“事件驅動”,而定期訂貨模型是“時間驅動”。也就是說,定量訂貨模型當到達規定的再訂貨水平的事件發生後,就進行訂貨,這種事件有可能隨時發生,主要取決於對該物資的需求情況。相比而言,定期訂貨模型只限於在預定時期期末進行訂貨,是由時間來驅動的。
運用定量訂貨模型時(當庫存量降低到再訂購點RL時,就進行訂貨),必須連續監控剩餘庫存量。因此,定量訂貨模型是一種永續盤存系統,它要求每次從庫存里取出貨物或者往往庫存里增加貨物時,必須刷新紀錄以確認是否已達到再訂購點。而定期訂貨模型中,庫存檔存只在盤點期間發生。
兩種系統的其他區別因素是:
(1)定期訂貨模型平均庫存較大,以防在盤點期發生缺貨情況;定量訂貨模型沒有盤點期。因為平均庫存量較低,所以定量訂貨模型有利於貴重物資的庫存。
(2)對於重要的物資如關鍵維修零件,定量訂貨模型將更實用,因為該模型對庫存的監控更加密切,這樣可以對潛在的缺貨更快地做出反應。
(3)由於每一次補充庫存或貨物出庫都要進行紀錄,維持定量訂貨模型需要的時間更長。
我們可以看到,定量訂貨系統著重於訂購數量和再訂購點。從程式上來看,每次每單位貨物出庫,都要進行記錄,並且立即將剩餘的庫存量與再訂購點進行比較。如果庫存已降低到再訂購點,則要進行批量為Q的訂購;
如果仍位於再訂購點之上,則系統保持閑置狀態直到有再一次的出庫需求。對於定期訂購系統,只有當庫存經過盤點後才做出訂貨決策。是否真正訂購依賴於進行盤點的那一時刻的庫存水平。
- ↑ 張淑君, 林光.企業運作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ISBN 7302092443, 978730209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