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Feminis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Feminist IR/IPE),又叫女權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

目錄

什麼是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是融合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與女性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研究路徑。

  一方面,它將性別議題帶進全球化以及發展研究,尤其關註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發展計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結構調整方案以及全球化進程所造成的性別不平等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反思主流、非主流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性別盲問題,並思辨國家、市場和社會之間的辯證關係。[1]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過程[1]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個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早期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開始註意婦女在國家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womenin development,WID),通過相關數據(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證明婦女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並強調國際組織以及發展研究常局限在西方白種、中產階級的男性觀點,欠缺對婦女的重視。

  WID觀點主張解決之道在於透過司法或行政程式,在目前的結構內來保證婦女能較好地被整合進經濟系統中,以降低婦女在生產部門所受到的剝削和歧視,如此就能逐漸改善性別間的不平等關係。

  然而,WID並未質疑婦女從屬或受壓迫地位其實是來自於既存的社會結構,也沒能註意到階級、種族或文化等因素對婦女處境所造成的影響, 更忽略了婦女在家庭或其它私領域從事社會再生產活動的價值。可見WID觀點並未採行批判性思考,反而與20世紀50—60年代的現代化理論相同,都屬於一種樂觀的自由主義思維。

  第二階段則是發展於80年代,從社會性別角度來研究發展議題,即從WID轉移至性別與發展主題(gender and development,GAD)研究模式,重視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性別權力和性別認同關係。GAD批判既存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所造成的性別不平等;指出市場生產與社會再生產的緊密聯結關係,反對公/私領域的二元劃分;認為男權制的意識形態是跨越階級關係對婦女造成壓迫;同時認為婦女不僅是發展過程中的被動接受者,而且可以自我組織來進行有效的政治行動,以爭取本身的權益。

  相較於WID,GAD採用較為整體(holistic)的批判觀點,許多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socialist feminists)即持此立場,主張國家應提供更多的社會服務(福利)以減輕婦女在家庭或其他私領域所承受的負擔 。

  隨著全球化現象及伴隨而來的研究熱潮,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認為全球化研究不應該是“性別盲”,不能忽略女性議題和性別關係。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亦是從資本主義發展來理解全球化,認為資本主義不僅是一個經濟架構,亦是一套性別的社會關係,反映在由商品、服務、觀念及意識形態所建立的結構內部及其互動過程中。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對全球化的研究涵蓋幾個面向:

  (1)不僅需要理解全球化的物質經濟層面,更要能夠解釋政治特別是觀念和文化等面向;

  (2)研究全球化對婦女所造成的衝擊與不公平的對待,同時關註婦女在全球化中的積极參与角色,並強調性別關係與全球化是互為建構的過程;

  (3)全球化並非由外而內或由上而下的單向運動,而是由全球、國家、地方與個人等不同層級間的互動而形成 。

  總體而言,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認為研究社會發展和全球化等議題,若是忽略婦女個人與結構關聯,或者是單憑經濟數據進行性別比較,都不能夠完全理解全球化圖像,而是需要一套更加包容且多元的研究途徑,結合個人生活經驗與全球政經結構運作過程,才能夠真正發展出獨特的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這亦連帶影響到其方法學的建立問題。

  一些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除了反對新古典經濟學“理性經濟人”的本體論立場外,也認為世界不單是由國家或市場所構成,運作上也非僅遵循自然法則,而是應考察國家與市場鑲嵌於社會的複雜圖像。此種社會實在(social reality)現象不是通過法國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所謂的科學研究法來劃定事實範圍界線併進行實證研究所能夠理解的。緣於此種本體論立場,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在認識論上基本可分為實證的(positivist feminist IPE)與批判的(critical feminist IPE)兩大類研究 。

  這種認識論上的內部矛盾其實不難理解,從上述所杷梳的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知識脈絡來看,由於女性主義政治經濟學/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本身對認識論立場就有分歧,進一步促使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呈現多元化。如此,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途徑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同一個分析架構底下,聯結不同的分析層次(全球/國家/地方/個人等),並且打破市場生產/社會再生產的人為界線,來研究資本主義或經濟全球化的運作過程。

  簡言之,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知識淵源一方面來自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另一方面源自女性主義政治經濟學。隨著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學科的蓬勃發展,女性主義學者亦開始反思主流國際政治經濟學與批判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是否考慮到“性別關係”,併進一步思索如何將“性別”因素融入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架構。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曾怡仁, 李政鴻. 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與挑戰[J].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3(1):93-11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女性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