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Feminis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Feminist IR/IPE),又叫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

目录

什么是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融合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研究路径。

  一方面,它将性别议题带进全球化以及发展研究,尤其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以及全球化进程所造成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反思主流、非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性别盲问题,并思辨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1]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1]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开始注意妇女在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womenin development,WID),通过相关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证明妇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并强调国际组织以及发展研究常局限在西方白种、中产阶级的男性观点,欠缺对妇女的重视。

  WID观点主张解决之道在于透过司法或行政程序,在目前的结构内来保证妇女能较好地被整合进经济系统中,以降低妇女在生产部门所受到的剥削和歧视,如此就能逐渐改善性别间的不平等关系。

  然而,WID并未质疑妇女从属或受压迫地位其实是来自于既存的社会结构,也没能注意到阶级、种族或文化等因素对妇女处境所造成的影响, 更忽略了妇女在家庭或其它私领域从事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价值。可见WID观点并未采行批判性思考,反而与20世纪50—6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相同,都属于一种乐观的自由主义思维。

  第二阶段则是发展于80年代,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研究发展议题,即从WID转移至性别与发展主题(gender and development,GAD)研究模式,重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性别权力和性别认同关系。GAD批判既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所造成的性别不平等;指出市场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紧密联结关系,反对公/私领域的二元划分;认为男权制的意识形态是跨越阶级关系对妇女造成压迫;同时认为妇女不仅是发展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而且可以自我组织来进行有效的政治行动,以争取本身的权益。

  相较于WID,GAD采用较为整体(holistic)的批判观点,许多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socialist feminists)即持此立场,主张国家应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福利)以减轻妇女在家庭或其他私领域所承受的负担 。

  随着全球化现象及伴随而来的研究热潮,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全球化研究不应该是“性别盲”,不能忽略女性议题和性别关系。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亦是从资本主义发展来理解全球化,认为资本主义不仅是一个经济架构,亦是一套性别的社会关系,反映在由商品、服务、观念及意识形态所建立的结构内部及其互动过程中。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全球化的研究涵盖几个面向:

  (1)不仅需要理解全球化的物质经济层面,更要能够解释政治特别是观念和文化等面向;

  (2)研究全球化对妇女所造成的冲击与不公平的对待,同时关注妇女在全球化中的积极参与角色,并强调性别关系与全球化是互为建构的过程;

  (3)全球化并非由外而内或由上而下的单向运动,而是由全球、国家、地方与个人等不同层级间的互动而形成 。

  总体而言,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研究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等议题,若是忽略妇女个人与结构关联,或者是单凭经济数据进行性别比较,都不能够完全理解全球化图像,而是需要一套更加包容且多元的研究途径,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全球政经结构运作过程,才能够真正发展出独特的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亦连带影响到其方法学的建立问题。

  一些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除了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本体论立场外,也认为世界不单是由国家或市场所构成,运作上也非仅遵循自然法则,而是应考察国家与市场镶嵌于社会的复杂图像。此种社会实在(social reality)现象不是通过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所谓的科学研究法来划定事实范围界线并进行实证研究所能够理解的。缘于此种本体论立场,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认识论上基本可分为实证的(positivist feminist IPE)与批判的(critical feminist IPE)两大类研究 。

  这种认识论上的内部矛盾其实不难理解,从上述所杷梳的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脉络来看,由于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本身对认识论立场就有分歧,进一步促使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多元化。如此,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途径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分析架构底下,联结不同的分析层次(全球/国家/地方/个人等),并且打破市场生产/社会再生产的人为界线,来研究资本主义或经济全球化的运作过程。

  简言之,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渊源一方面来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另一方面源自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随着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女性主义学者亦开始反思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批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是否考虑到“性别关系”,并进一步思索如何将“性别”因素融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架构。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曾怡仁, 李政鸿.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挑战[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1):93-11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