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可穿戴設備是指能直接穿在人身上或能被整合進衣服、配件並記錄人體數據的移動智能設備。除了谷歌眼鏡、藍牙耳機、手錶計算器這些我們熟悉的設備外,還有些新奇的東西,比如發亮的裙子、會自動拍照的掛飾攝像頭、鍵盤褲子、感測器智能服、太陽能充電背包等。
可穿戴技術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提出的創新技術,利用該技術可以把多媒體、感測器和無線通信等技術嵌入人們的衣著中,可支持手勢和眼動操作等多種交互方式。專家預計,今年將銷售接近1500萬台可穿戴智能設備,到2017年銷售數量將接近7000萬台。在產品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功耗越來越低的趨勢下,將可穿戴設備連接到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數據處理和與雲端的數據傳輸變得尤為重要。因此,移動智能設備已經成為連接一切的樞紐。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預計,到2016年,可穿戴式智能電子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而整個互聯網市場將會向移動終端傾斜。
隨著可穿戴技術越來越重要,利用無線連接技術實現設備與智能手機的互聯將會成為開發這些設備應用潛力的關鍵所在。例如,藉助近場通信(NFC)技術,消費者可以購買新型可穿戴設備並將其方便地連接到智能手機,進行快速安全的通信,不需要其他複雜的菜單或繁瑣的設置過程;藉助BluetoothSmart和WiFi技術,消費者可以從可穿戴設備中獲取數據(例如消耗的卡路里、心率等),並將數據傳送到智能手機或雲端,而不會消耗太多電量;藉助WiFi直連技術,消費者可以直接將兩個WiFi設備連接在一起,不需要接入點或電腦;將可穿戴設備與定位技術結合起來,可以實現一些有趣的新應用功能,比如醫生可以在臨床環境中跟蹤患者的情況,零售商可以向消費者發送有針對性的廣告信息。
可穿戴設備成為熱門話題,始於2012年4月谷歌公司宣佈其GoogleProjectGlass的未來眼鏡研發項目。這款眼鏡集智能手機、GPS、相機功能於一身,使用者只要眨眨眼,就能完成拍照上傳、收發簡訊、查詢天氣和路況等操作。一石激起千層浪。蘋果、三星等IT巨頭也都“坐不住”了,紛紛搶灘可穿戴設備市場。2013年,蘋果密集曝光了iWatch的一系列新功能;索尼於8月底推出了SmartWatch的第二代產品;三星則宣佈將於9月初推出智能手錶產品GalaxyGear。
細數目前已經問世和即將問世的可穿戴設備,基本包括四大類:
1、運動和健康輔助的JawboneUp、Nike+Fuelband、FitbitFlex以及國內的咕咚手環、大麥計步器等;
2、可以不依附於智能手機的獨立智能設備iWatch,以及即將面世的果殼智能手錶;
3、作為互聯網輔助產品的GoogleGlass、百度Eye類產品;
4、與物聯網密切相關的體感設備MYO等。
儘管可穿戴設備給人類科技史帶來一場理念性變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其發展前景。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可穿戴設備給人類生活帶來重大改變,但由於仍處初始發展階段,面臨多重發展瓶頸。美國知名IT雜誌《eWeek》網路版近日撰文列舉了可穿戴技術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包括可穿戴技術仍屬於“少數派”,消費者對此缺乏認知;技術賣點不吸引,設計還需多加改進;尚無相應的生態系統配合,為用戶提供最好的使用體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功能強大,地位難以動搖。
在技術層面,可穿戴設備必須立足於雲計算和大數據,在沒有實現技術突破的前提下,可穿戴設備很難普及。另外,輕巧的可穿戴設備面臨的另一個短板是電池。由於可穿戴設備耗電量成倍增加,電池技術發展緩慢將限制可穿戴設備的應用。產品出貨量低沒有規模效應,成本過高,這就使得產品的定價偏高,影響大規模推廣。可以說,可穿戴設備看起來很美,但主力市場尚未真正啟動。
與此同時,可穿戴設備產業鏈生態系統不夠完善,“可穿戴式設備的商業模式成熟還需要時間,很多東西還需要驗證”有風險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國內的可穿戴設備市場,目前只有醫療領域的商業模式最為清晰;其他的大多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盈利模式有待探索,還缺乏實際的變現能力。
此外,由於可穿戴設備產生大量數據,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式,可穿戴設備大規模進入市場後將面臨很大的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