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技術經濟效果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醫療技術經濟效果[1]
醫療技術經濟效果是指醫院在為社會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勞動占用和勞動耗費同得到的醫療的醫療服務效果。例如醫院的投入對治愈率和好轉率的提高及死亡率的下降,能產生多大效果等。
醫療技術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2]
醫院醫療技術經濟效果統計指標的設置,要能起到綜合評價的作用。既要概括醫療技術效果,又要概括經濟效益。可以用以下兩個方面反映:
1.醫療技術效果指標
(1)門診診療人次和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是門診和住院工作的總量指標,但是數量指標如果投有有關的質量指標相互制約,則準確程度很難把握。比如門診診療人次的增加.可以是醫療質量的提高.也可以是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結果.如醫生處方的延長或縮短用藥日,就可以人為地減少或增加門診人次。所以還要設置初診人數和出院人數,人均就診次數和人均住院日等指標。
(2)初診人數和出院人數是醫療成果指標。初診人數和出院人數的多少,既反映醫療質量效率的高低,又反映了醫院為杜會提供醫療服務人數的多少,從而對門診人次和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起到制約和權衡作用。
(3)人均就診次數和人均住院日 是新病患者在門診就醫的平均次數和平均住院日。它們既是質量指標,又是效率指標。反映了初診病人和出院者療程的長短.而療程的長短主要取決於醫療質量的高低,醫療質量高,診斷明確及時,醫療措施恰當,人均就診次數和人均住院日相應會短一些,人均醫療費用也會低一些。
通過數量指標概括質量,質量指標檢驗數量,從而使各項指標的準確性有所保障,為評價醫療經濟效益提供一個方面的基本數據。如在相同的條件下,如果門診診療人次增加的同時,人均就診次數減少,初診人數增加,那就說明由於醫療質量提高. 反之亦然。
2.經濟效益指標
(1)門診和住院業務收入。是門診和住院經濟效益的總量指標,起到綜合評價醫療技術經濟效果的作用。但是,業務收入的增加,可以是提高了醫療質量和效率,也可以是片面追求經濟收入,不合理地增加病人經濟負擔的結果。所以,也要相應地設置人均門診和人均住院費用等貢量指標,相互權衡,相互制約。
(2)平均每門診人次費用和平均每床日費用(簡稱單位費用)。這兩個指標反映門診一次和住院一日病員費用負擔情況,與人均費用是兩個不同概念,後者還與療程有關。
(3)人均門診費用和人均住院費用。是門診和住院患者費用負擔情況的醫療指標。計算式如下:
人均門診費用= | 門診業務收入 | |
出診人數 |
=人均就診人數×門診單位費用
人均住院費用= | 住院業務收入 | |
出院人數 |
=人均住院日×住院單位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