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作業排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加工作業排序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分配給各個加工單位(包括:工段、班組、工作地或機床)的生產任務,根據加工工藝和負荷的可能性,確定各加工單位流通加工作業開始時間、作業結束時間,併進行作業順序編號。
加工作業排序的分類[1]
加工作業的排序問題可以表述為:n項加工任務,在m個加工單位進行作業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
(1)流水型m×n排序問題:n項加工任務經過m個單位進行加工,所有加工任務的工藝順序相同。其特點是,如果在第一個加工單位決定了加工順序,則以後的加工單位都應保持同一加工順序。設有n項加工任務就有n!個排序方案。
(2)非流水型m×n排序問題:n項加工任務經過m個單位加工作業,所有加工任務的工藝順序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因此,非流水型排序問題的排序方案共有個。
加工作業的評價尺度主要有:最大流程時間、平均流程時間、最大延期量等指標。
加工作業的評價尺度主要有:最大流程時間、平均流程時間、最大延期量、平均延期量等指標。這是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加工作業組織在效率和效益上的要求。
加工作業排序的方法[1]
1.單一工作地排序問題(1×n)
單一工作地排序是指由一個加工單位(工作地、機床)完成n項加工任務,不論作何種安排,n項任務中最大流程時間總是一個定值。所以,作業計劃的目標優化,通常使平均流程時間趨向於最小,或使最大延期量為零或最小。
2.兩個工作地的流水型排序問題(2×n)
兩個工作地加工多種零件,存在著工藝順序問題。對於n項任務在兩個工作地上加工,且加工工藝順序相同,即為流水型排序問題。對於這類問題可用約翰遜-貝爾曼規則求解。
3.三個工作地的流水型排序問題(3×n)
多項任務在三個工作地上加工,其工藝順序相同,對此類加工任務的排序,可以用約翰遜-貝爾曼擴展規則求解。
評價加工順序安排的主要指標[1]
(1)最大流程要求最短
最大流程:在某工作地完成加工的各項任務所需流程之和:
(2)平均流程要求最短
平均流程:在某工作地完成加工的各項任務平均所需經過的時間.
(3)最大延期量要求最小
最大延期量:指如果任務的完成時刻Ci已超過交貨時刻di,則形成交貨延期Di = Ci − di,
最大延期量Dmax = maxDi
(4)平均延期量要求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