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統計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農業統計學(Agricultural Statstics)
目錄 |
社會經濟統計學分為,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和各個專業統計學。專業統計學有,農業統計學、工業統計學、基本建設統計學、商業統計學等。專業統計學是以國民經濟某一個部門或社會經濟活動的某一個領域為研究對象的。
農業統計學農業統計學研究農業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反映農業經濟現象在具體時間、地點,條件下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是一門獨立的專業統計學,或稱部門統計學。是社會經濟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農業統計學是運用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所闡明的一般理論和方法,以國民經濟中農業部門為研究對象的範圍,從質與量的密切聯繫中去研究農業領域中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方面,分析研究這些大量現象的本質特征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同時還研究農業統計指標體系和指標的計算方法,研究農業統計的調查方法,研究農業統計的分析方法,研究農業統計資料的具體運用等。
農業統計學是一門新興的,發展中的學科,與其他部門統計學相比,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研究對象(農業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
(2)研究內容上具有較大的綜合性,即研究農業多部門(農林牧副漁)經濟的綜合發展及五業之間的相互關係。
(3)研究客體方面的農業所有制形式變動較大,研究範圍較廣,一般主要包括:概論,論述農業統計學的對象、任務、研究範圍和組織等;農業生產條件統計,論述農業生產單位、經營形式,戶數、人口,勞動力,土地面積,固定資產,農業機械設備和農業現代化統計等;農業生產統計,論述農、林、牧、副、漁業生產統計,鄉辦企業統計,農業總產值、凈產值、商品產值、農業總收入、純收入統計等;農業經濟效益統計,論述農業勞動生產率,農產品成本,農村收入分配及消費和積累統計等;農村經濟調查,論述農業統計報表制度,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農產量調查,農民家庭收支調查,農產品成本調查等調查研究問題。
從農業統計研究對象中已經明示:農業統計的研究範圍是國民經濟中的農業部門。從經濟形式上看,它包括國有農業企業,集體經營的農業、農民家庭經營及其它經濟類型經營的農業再生產全過程。從生產門類上看,它包括農,林、牧、副、漁等業的全部農業生產。為了進一步從理論上搞清農業統計的範圍,還需要研究農業的概念和農業部門的劃分問題。
(一)農業的概念
農業是指為了獲得動植物性原始產品,從事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的生產活動。農業在生產上具有共同的特點是以有生命的動植物為主要勞動對象,以具有肥力為特征的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等。它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交織在一起。在農業生產中,人類為了取得產品,必須將自己的勞動與產品的自然再生產過程結合在一起。沒有人類勞動量加以控制下的生物自然再生產過程,或不含自然再生產過程的人類勞動,都不屬於農業生產的範圍。可見,農業一般包括植物栽培(種植業和林業)和動物飼養(牧業和漁業)兩個基本部門。
(二)農業部門的劃分
在具體規定農業部門的範圍和內容時,除了考慮農業的特點外,還應考慮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一定歷史條件下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複雜聯繫。實際工作中,國家統計部門現行農業統計報表制度規定,農業生產的範圍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農業部門這樣劃分,基本上是採取按經濟性質和經營單位相結合的原則,並帶有一定的階段性的。例如,1984年以前,村及村以下經營的工業生產活動作為副業的一個項目劃入農業部門,隨著鄉鎮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產值不斷增加,從1984年末起,將村及村以下辦工業凡具備規定條件的鄉鎮工業一律劃歸工業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