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疏離者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假性疏離者指為了自我保護而表現與他人的隔離,明明對極端的親密抱著強烈渴望,卻要強迫自己遠離他人。[1]
假性疏離者看起來是難以靠近和取悅的,以至於對方可能真的會相信他們不需要任何人。他們自己也會幻想,“我不需要Ta,我不喜歡Ta”。[2]
與一般的痴迷者相比,假性疏離的痴迷者,往往是那些受到過嚴重的自戀損傷的人。
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自戀的部分,每個人也都需要健康的自戀。當一個人的自尊、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的時候,被稱為“自戀損傷”。遭受自戀損傷時,人會感受到,自己現在的樣子是不被接納的、沒有價值的。[3]
當自戀損傷的時刻,人們會產生“自戀暴怒”——人們使用“憤怒”來緩和痛苦的情緒。而自戀暴怒又和羞恥感直接關聯。
那些明明內心痴迷,卻要假裝疏離的人,在兒時經歷過比較嚴重和頻繁的自戀損傷。比如,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在他們的自我形成的過程中,對他們進行過很深的辱罵與嘲笑,尤其是在他們試圖依靠養育者的時刻。但養育者對他們的態度可能不只有貶損的一面,還有誇張的褒獎與溺愛。這取決於養育者自己的心情,和孩子有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
養育者的態度不可預測,所以像所有的痴迷者一樣,這些孩子充滿對愛的不安。但這些孩子更加理解羞恥的感覺:當自己對對方有依戀,而對方的態度會突然發生改變,那些時刻是充滿了羞恥感的,會為自己對他們抱有信任和期待感到自我厭惡。
所以長大後他們變成假性疏離者,以避免類似的自戀損傷的時刻。他們在開始在意一個人之後,不斷發起測試的原因是,通過一點點的測試,一點點釋放自己的需要和真實的自己,從而避免自身的難堪。
問題是,假性疏離者對對方的要求往往太快、太高——因為不安全感和羞恥感太深。有時對方的確很難達到這種要求,也有些時候假性疏離者因為自身對“自戀損傷“的過度敏感,會扭曲中立的事實,解讀為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他們會在這些真實的或者假想中的自戀損傷的時刻,爆發出不同程度的自戀憤怒。自戀暴怒程度低的人,會選擇立刻疏離和逃跑;而暴怒程度高的人,甚至會產生想要毀滅對方的衝動。
他們也因為這樣的失望,不斷“後悔自己對他人產生期望”,渴望回歸到那個全能的、不需要這個人的自己。
假性疏離的負面影響[4]
1. 情感和行為上的不一致會持續帶來痛苦
雖然假性疏離與恐懼型的實質不同,但認知失調給他們在感情中帶來的痛苦卻是相似的。認知失調既指一種認知中存在矛盾的狀態,也包含了一種改變這種狀態的衝動——個體會由於這種狀態產生不適,同時渴望立刻消除這種不適。假性疏離們的問題在於,他們既無法真的改變自己痴迷的本性;又難以停止假裝疏離的行為,於是只能被迫地將自己置於這種認知失調的不適中。但“保護”自己也讓他們付出了持續痛苦的代價。
2. “完美的依賴對象”無處可尋
假性依賴心中所幻想的那個可以和自己親密無間、完全融合、且永遠不會拋棄自己的對象,幾乎是不存在的。他們的標準過於嚴苛,他們的審核也過於密集和極端。他們的伴侶,或者是那些有可能和他們建立關係的人,極有可能在完全沒有意識到假性疏離者在考察自己的情況下,就已被判了“死刑”。
3. 假裝疏離是一種惡性迴圈
假裝疏離這種做法,註定讓他們離自己真正渴望的親密越來越遠。一開始,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裝成疏離冷漠的樣子;漸漸的,由於長久接觸不到愛與真實的關係,他們將愈發缺乏親密關係的現實認知,也越發不具備建立、維持一段關係的技能。如此一來,“故意裝作疏離”逐漸演變成“不得不表現得疏離”,本來是用來保護自己的策略,卻成為了阻礙自己靠近心中所願的巨石。
停止假裝疏離這種行為
想要就說,想靠近就去靠近。即便你理想中的“絕對親密”的痴迷狀態也是“不健康”的,但這是緩解當下你所經歷的痛苦的最直接的方法。因為你的疏離是假裝的,痴迷的願望卻是再真實不過的,所以,改變假裝的那一部分一定是更加容易和合理的。
當你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羞恥和不適時,記得要不斷地提醒自己:Ta不是曾經傷害過我的那個人,也不是童年打擊我的父母,我不需要再以這種假裝不在意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了。即使還有可能受傷害,現在的我也比過去更有力量去選擇我要的關係和對象。如果Ta真的傷害了我,我總有能力離開、且從中恢復。
當你感到自戀損傷的時候——比如覺得對方拒絕了你,或者表現得不夠在乎你,你感到暴怒的升起,努力讓自己停一停,在付諸行動前,瞭解自己究竟為何如此在意,深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此外,你要認識到,你的本質是一個痴迷型。作為非安全依戀類型的一種,痴迷型的人最欠缺的是對親密關係的合理預期和客觀評估。
他們期望對方能拯救自己,期望對方可以完全地讀懂自己,真的就像尚未見面的“另一半”一樣,使自己完整。只要對方表現出一點對獨處和空間的需求,就會被他們解讀為想要拋棄自己、不愛自己。而且他們希望對方一步到位地做到這一切。這是不可能的。去觀察你身邊的人,去訪問你身邊的人,讓他們告訴你親密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去樹立對人性、對愛、對親密關係更客觀的認識,和更現實的期待。
一個好消息是,研究發現,成人的依戀類型是有改變的空間的。已有的依戀模式,會不斷被新的經驗一點點地更新和改寫;有時候甚至會被完全“重寫”。
依戀類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他們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表現出了不同的依戀模式,這種模式又在成長中,和父母的互動中不斷被鞏固——父母的關註,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接納和鼓勵,都對他們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依戀類型被認為很難改變,早期家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
但,困難並不等於不可能,改變的第一步,是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的確還是可能通過不同的經歷和有意識的努力,或多或少地向安全型靠近。
- ↑ Ainsworth, M. D. S.The Bowlby-Ainsworth attachment theor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78,1(3), 436-438.
- ↑ Bartholomew K , Shaver P R . Methods of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 1998.
- ↑ Ruvolo A P , Fabin L A , Ruvolo C M . Relationship experiences and change in atta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adults: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breakups and conflict avoidance[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1, 8(3).
- ↑ Djossa, E. The fearful 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The Love Compass.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