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後凈現值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調整後凈現值(Adjusted Present Value)
目錄 |
跨國投資項目經濟評價指標。投資項目經濟評價的基本指標是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但在國際投資決策會計中,監於跨國投資項目的特殊要求,以跨國公司總公司為主體進行經濟評價,應將凈現值指標轉化為調整後的凈現值指標。調整後的凈現值與凈現值的涵義基本相同,其區另主要體現在:(1)按不同類別的現金流量分別進行折現,大同小異不是對所有的現金流量統一進行折現。與此相聯繫,對不同類別的現金流量區別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折現率,而不是按一個統一的折現率進行折現;(2)投資項目的效益性可以分段測算。如果前段的測算在經濟上已可行,後段追加的有利部分可以不計算;(3)從總體上說,具有較大的包容性,能夠更好地適應跨國投資項目經濟評價的具體需要。
調整凈現值法(APV)的基本原理
對經營現金流量,不考慮其財務風險,按項目經營風險的權益資本成本進行貼現。
在當地進行負債籌資的節稅額按母公司正常借款利率貼現因為如果無法取得當地借款,這部分資金要由母公司供給,這樣處理,可以反映母公司的實際成本。
項目實際利息與按母公司正常借款利率計算的利息之間的差額,按母公司正常借款利率貼現。
APV的計算公式:
·按不同類別的現金流量分別採用不同的貼現率進行貼現,而不是對所有的現金流量按統一貼現率進行折現;
·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可分段測算,如果在前段的測算中已表現出經濟上可行,則後段追加的有利部分可不必進行測算;
·總體上具有較大的可容性與可塑性,能更好地適應國際投資項目經濟評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