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信息完整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信息完整性

  信息完整性是指是否包括所有與信息使用者要做的事情相關的信息。

  信息的不完整性主要來自兩個方面:①作為原料的數據本身可能不完整,從而造成信息的不完整;②從數據到信息的加工過程歸根結底是由人根據已有的相關知識來完成的,人類對世界認知的不完整也必然造成信息的不完整[1]

信息完整性對決策的影響[2]

  信息完整性是個體在決策時,所掌握的與決策有關的信息量的大小程度。信息不完整時,個體會產生模糊效應,即選擇信息相對更多的建議。當決策者改變自己原先的決策時,其態度會發生變化。根據精細可能性模型,將個體態度的改變分為兩種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即邊緣路線和中心路線。邊緣路線的信息加工時,表觀特征更容易被個體所註意(例如,信息源特征等)。而建議者的權力類型就屬於信息源特征,個體會根據建議者的權力來衡量自己是否接受建議者的建議。中心路線的加工時,個體更多註意信息的本身,這種加工下的態度改變也更加的穩定和持久(Tversky & Koehler, 1994)。因此,當低信息完整性時,個體傾向於使用邊緣路線進行加工;而高信息完整性時,個體則採用中心路線進行信息加工。隨著信息完整性的提高,真實的建議採納程度也會提高,決策者更加認可建議者提出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付泉.《管理信息系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2. 何贇.《建議者權力類型對青少年建議採納影響:信息完整性的調節作用》.心理學進展.12(3),740-74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完整性"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