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格檢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體格檢查是指醫護人員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或藉助於簡單的檢查工具(如體溫計、聽診器、血壓計、壓舌板、叩診錘等),對被檢者的身體進行檢查,以瞭解其健康狀態和病情的一種基本方法,是客觀評估被檢者身體狀況的方法[1]。多數疾病可以通過體格檢查再結合病史提出臨床診斷。基本檢查方法有五種,即: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2]。
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3]
(一)視診
視診主要用於進行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發育、營養狀態、意識狀態、面容、體位、步態、姿勢等)、皮膚、黏膜病變等的檢查。在全身各個部位也有相應的視診檢查內容。
(二)觸診
觸診即檢查者採用一定的手法對被檢查者進行觸摸檢查。手指尖和掌面感覺敏銳,檢查時常常使用這些部位進行觸診。根據檢查手法的不同觸診分為感覺觸診法、淺部觸診法和深部觸診法。
(1)感覺觸診法。通過手掌感觸被檢查者出現的體表震動,如語音震顫、胸膜摩擦感、心尖搏動、震顫等。
(2)淺部觸診法。檢查者在被檢查者體表通過手指柔和的滑動或輕輕地按壓進行觸摸和感知。適用於淺表組織和病變的檢查,如淋巴結、淺表軟組織或血管、關節等檢查。
(3)深部觸診法。深部觸診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滑動觸診法:主要用於檢查腸管和包塊。檢查者右手四指併攏,囑被檢查者呼氣的同時逐漸向深部按壓,觸及包塊或臟器後用手帶動皮膚在其上滑動觸摸。如為腸管,應做垂直於長軸的滑動觸診。
②衝擊觸診法:在大量腹水時,觸診肝、脾、包塊等需要衝擊觸診。右手四指併攏,垂直放在檢查部位,用指腹迅速衝擊腹壁(指腹不離開腹壁)以感知腹腔內的器官或包塊。
③深壓觸診法:用於確定深部壓痛點。用示指和中指兩指併攏,垂直慢慢向深部施壓.確定局限性壓痛的部位。用於檢查麥氏點等部位的壓痛。
④雙手觸診法:右手置於檢查部位.左手置於被檢查臟器的後面,向右手方向推壓。該法常用於肝、脾等腹腔臟器或中午的觸診。
(三)叩診
叩診包括直接叩診法和間接叩診法,後者更為常用。
(1)直接叩診法。當病變範圍廣泛時可右手四指併攏,用指腹直接拍擊檢查,即為直接叩診法。直接叩診法常用於氣胸和中大量胸腔積液的檢查。
(2)間接叩診法。用左手中指緊貼於所檢查部位的皮膚,作為叩診板,以右手中指為叩診指,以腕關節帶動進行叩診。叩擊板指的第二指節前端,每處2~3次,力度適中,均勻叩擊。間接叩診法常用於肺臟、心界和腹部病變的檢查。
(四)聽診
聽診常用聽診器進行,檢查器官運動時發出的聲響,如呼吸音、心音、腸鳴音等。聽診器的體件分為膜型和鐘型。膜型主要用於聽取高調的聲音,如呼吸音、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收縮期雜音、腸鳴音等。鐘型主要用於聽取低調的聲音,如二尖瓣狹窄的舒張期隆隆樣雜音。
(五)嗅診
嗅診即通過嗅覺檢查患者皮膚、呼出氣、分泌物、排泄物等的異常氣味來判斷患者可能出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