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迴圈流量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價值迴圈流量圖是指類的一切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與文化活動)在本質上都是價值的運動,都是各種不同形式的價值不斷轉化、不斷迴圈、不斷增值的過程。這種價值運動具體表現為:使用價值、勞動潛能、勞動價值與新使用價值的迴圈迴路,所有複雜形式的價值運動最終都可以分解為若幹個這樣的迴圈迴路,所有複雜的社會現象都是由若幹個這樣的迴圈迴路有機地組合而成。圖中給出了一個直觀的經濟領域的價值模型,稱為價值迴圈流量圖。
一般情況下,價值的迴圈運行可分為三個基本階段:消費階段(使用價值→勞動潛能)、勞動階段(勞動潛能→勞動價值)、生產階段(勞動潛能→勞動價值)。
- 消費階段:使用價值向勞動潛能轉化
人們消費各種各樣的生活資料,雖然在主觀動機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主觀需要,但在客觀目的上是為了維持和發展自己的勞動能力,更直接的意義是為勞動過程積累必要的勞動潛能。通常把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勞動潛能的過程稱為消費。
消費效益:消費過程中產出的勞動潛能Qp與投入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Qu的比值,定義為該消費過程的消費效益,用E1來表示,即E1=Qp/Qu
消費效益反映了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的增長比例,反映了消費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將自己有限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儘可能多的勞動潛能。一些人“將一分錢當作兩分錢用”,而另一些人“將兩分錢當作一分錢用”。一般來說,生活越是節儉的人,消費效益就越高。消費效益的提高需要通過勞動者消費信息的積累來完成。
- 勞動階段:勞動潛能向勞動價值轉化
勞動者在生產系統中通過具體的勞動方式,把勞動潛能釋放出來並轉化為勞動價值。通常把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的過程稱為勞動。
勞動效益:勞動過程中產出的勞動價值Qv與投入的勞動潛能Qp的比值,定義為該勞動過程的勞動效益,用E2來表示,即E2=Qv/Qp
勞動效益反映了勞動者在勞動活動中的勞動潛能的增長比例,反映了勞動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將自己有限的勞動潛能轉化為儘可能多的勞動價值。勞動效益的提高需要通過勞動者勞動信息的積累來完成。
- 生產階段:勞動價值向新的使用價值轉化
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價值與生產系統中的生產資料相結合,並作用於勞動對象,使勞動對象的品質特性發生變化,從而增大其使用價值,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勞動價值向新使用價值的轉化過程。通常把勞動價值向使用價值的轉化和增值過程,稱為生產。
生產效益:生產過程中新增的產品使用價值Q′u與投入的勞動價值Qv的比值,定義為該生產過程的生產效益,用E3來表示,即E3=Q'u/Qv(2-33) 生產效益反映了生產系統在其運行過程中勞動價值的增長比例,反映了生產系統是否充分有效地將有限的勞動價值轉化為儘可能多的產品使用價值。生產效益的提高需要通過改善生產系統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的結構關係以達到最佳的資源配置,使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產生最佳的相干作用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