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根森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喬根森模型:認為農業產量的盈餘對經濟增長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理論。
目錄 |
喬根森模型(喬根森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戴爾·喬根森(D.W. Jogenson)於1967年在《過剩農業勞動力和兩重經濟發展》一文中提出,依據新古典主義(New Classicalism)的分析方法創立的一種理論。出於對古典主義的反思,在一個純粹的新古典主義框架內探討工業部門的增長是如何依賴農業部門的發展的。認為工業部門的工資等於邊際生產力,而農業部門的工資等於勞動的平均產品,勞動力可以在兩部門之間自由流動,工業的發展取決於“農業剩餘”和人口規模,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當農業剩餘規模越大,勞動了轉移規模也越大,兩者同比例增長,即不發達國家一般存在著兩種性質不同的結構或部門,現代工業部門和落後農業部門。落後農業部門的產量由土地和勞動所決定,生產函數呈收益遞減。
該理論認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前提條件是農業剩餘。當農業剩餘等於零時,不存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只有當農業剩於大於零時,才有可能形成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在農業剩餘存在的前提條件下,喬根森又提出了一個重要假設,即農業總產出與人口增長相一致。在這種條件下,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剩餘的規模將不斷擴大,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將轉移到工業部門。因此,農業剩餘的規模決定著工業部門的發展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規模。
但是喬根森模型仍然忽視了對農業物質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失業等問題。
分析喬根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理論的內涵,與劉易斯理論和拉尼斯-費景漢理論相比,有以下4個特點:
① 喬根森理論是用新古典主義分析方法和依據農業剩餘為基礎創立的理論。劉易斯和拉尼斯-費景漢理論是用古典主義分析方法和依據剩餘勞動力為基礎創立的理論。
② 喬根森理論認為工資率是隨著資本積累上升和技術進步而不斷提高的。而劉易斯等人的理論認為,在全部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之前,工資率由農業人均收入水平決定,是固定不變的。
③ 喬根森理論認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是人們消費結構變化的必 然結果。而劉易斯、拉尼斯和費景漢理論認為農村剩餘勞動力由農業部門轉移到工業部門, 會提高整個經濟的生產率,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④ 喬根森理論從馬爾薩斯人口論的觀點出發,認為人口增長是由經濟增長決定。正因如此,喬根森理論否定了劉易斯、拉尼斯和費景漢理論的剩餘勞動假說和固定工資觀點。
喬根森理論的一大缺陷是關於糧食需求收入彈性的假定,即在存在農業剩餘時,糧食需求收入彈性為零,這個假定顯然與事實不符。此外,該理論應用了馬爾薩斯人口論的觀點,也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