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WeWork——共享办公鼻祖、联合办公空间初创公司、美国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
企业中文网址:https://www.wework.cn/zh-CN/
目录 |
WeWork是从上一波破产潮走出来的产物——那是2010年,美国经济尚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纽约曼哈顿闲置了不少写字楼。
彼时,一位年轻人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刚刚结束一段共享空间创业经历。他发现了商机——低价接手了一些空置房间,改造为小型办公室出租给需要灵活空间的创业公司或个人,这便是共享办公鼻祖WeWork的诞生。
彼时正值共享经济兴起, WeWork凭借着宏大叙事和诺伊曼的个人魅力,迅速在风投圈爆红,一众顶级机构先后挤上牌桌。2011年以来, WeWork共获得15轮超过120亿美元的融资。当共享经济席卷全球,WeWork创始人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创业偶像。
很快,WeWork迎来高光时刻。2019年,公司估值达到惊人的4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400亿,成为当时美国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也是全球投资人追捧的巨无霸独角兽。
- 2010年,联合创始人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和米格尔·麦凯维(Miguel McKelvey)在纽约市SoHo社区开设了第一家WeWork,允许从自由职业者到大型企业的任何人租用办公空间和办公桌。
- 2014年12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WeWork完成了3.55亿美元的D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50亿美元。
- 2017年,WeWork在新加坡开设了第200家办公场所,为其在纽约、圣保罗、伦敦和首尔等地的全球协同办公空间系列再添新成员,并在筹集了7.6亿美元的G轮融资后达到了200亿美元的估值。
- 2019年1月,软银领投了WeWork的H轮融资,融资10亿美元。至此,软银对WeWork的总投资达到100亿美元,WeWork的估值达到470亿美元。
- 2019年8月14日,WeWork公开申请IPO,但其提交的文件显示巨额亏损,例如据CNBC报道,该公司在2018年营收18亿美元,亏损19亿美元,另据Insider报道,该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营收15亿美元,亏损6.9亿美元。
- 2019年9月24日,在WeWork董事会成员和投资者对他的领导能力(包括假公济私的指控)和财务问题进行审查之际,诺伊曼辞去了首席执行官一职。此前一周,该公司推迟了IPO,并将其预计估值从470亿美元降至100亿美元。
- 2019年9月30日,WeWork向联邦监管机构提交了撤回IPO计划的申请,接替诺伊曼的联合首席执行官阿蒂·明森(Artie Minson)和塞巴斯蒂安·甘宁汉(Sebastian Gunningham)表示,公司希望“专注于我们的核心业务,其基本面仍然强劲”。
- 2020年5月18日,据CNBC报道,向 WeWork 投资超过 100 亿美元并将其估值从 170亿美元推高至 470 亿美元的软银 CEO 孙正义表示,他对投资该公司感到"愚蠢",他对WeWork的估值为29亿美元。
- 2021年5月,据《金融时报》报道,WeWork在当年第一季度损失了21亿美元,原因是新冠疫情以及软银与诺伊曼之间的和解,此前诺伊曼曾起诉软银,因后者试图退出以30亿美元从WeWork早期员工和诺伊曼手中购买WeWork股票的交易。
- 2021年10月21日,在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BowX acquisition Corp.合并后,WeWork以9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尽管文件显示该公司亏损数十亿美元,但其股价仍上涨了13%。
- 2022年8月,据彭博社报道,WeWork表示,其办公室的入住率达到了72%,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在新冠疫情第一年,WeWork的入住率曾大幅下降,当时许多成员决定在家工作,并取消了与WeWork的租赁合同。
- 2023年9月6日,WeWork宣布计划重新谈判“几乎所有”租约,撤出“不合适和表现不佳的办公地点”,并重新投资于表现较好的市场,以削减运营成本,并在“未来多年”继续运营。
- 2023年11月6日,WeWork申请破产保护,股价跌至每股84美分,市值为4450万美元。
本条目仅是MBA智库百科对WeWork的介绍。若您需要与WeWork联系,请访问WeWork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