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陈嘉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陈嘉庚 (Tan Kah Kee)
放大
陈嘉庚 (Tan Kah Kee)
陈嘉庚: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目录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 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家庭情况

  • 父亲陈缨杞,母亲孙秀妹
  • 妻子张宝果,吴惜娘
  • 长子陈厥福(又名陈济民)、次子陈厥祥、三子陈博爱、四子陈博济、五子陈国庆、六子陈元凯、七子陈元济、八子陈国怀、九子陈元翼;长女陈爱礼、次女陈来好、三女陈爱蕙、四女陈秀满、五女陈亚柿、六女陈爱珠、七女陈宝治、八女陈爱英

人物生平

  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于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即现厦门市集美区)。十七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和橡胶园等。1916年后,以橡胶和胶制品业为主,鼎盛时期其销售网遍及全球,谓新马树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

  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早于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1921年,陈嘉庚创厦门大学,亲自选择校址、校长,主持建筑校舍,以及高薪聘请师资等,设文、理、法、商、教育等五院十七系,为海内外培养高等人才。在侨居地新加坡亦倡办和赞助许多学校,形成陈嘉庚广泛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尽管遇世界经济危机企业经营未能转机,他仍多方筹措校费,百折不挠维持办学。1932年,当外国财团答应以停止支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为条件保护其企业经营,即遭他断然拒绝。直至1937年春无力支持,遂无条件地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后,他极为关注其发展。1940年回国慰问期间,还特地到迁往内地长汀的学校视察;1949年归国亦来校访问;1950年定居集美后,仍继续募资、筹划扩建学校规模。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深远。他不但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而且具有卓越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要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全面发展,倡办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以及重视校长、教师在办学中的决定作用等等。他还推行社会教育,亲建集美鳌园"博物大观"和倡建厦门华侨博物院等。

  陈嘉庚赤诚爱国,振兴中华。1909年结识孙中山,翌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闽省光复后,被选为新加坡福建保安会会长,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组织"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并被选为主席,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1940年3月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视察各战区和重庆、延安等地,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坚持团结抗战。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进攻马来亚,他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1942年3月新加坡沦陷避居印尼爪哇,赋诗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他安全返回新加坡,各界集会庆祝。1950年5月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直接参议国事。他已年逾古稀,仍不辞劳苦到祖国各地视察,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临终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

  陈嘉庚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八十七岁,国家给予以国葬的哀荣,灵柩运回集美,安葬于"鳌园"中。

人物年表

  • 1874年 10月21日(阴历九月十二日)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村,父陈杞柏是新加坡商人。
  • 1882年 9岁,在南轩私塾就学。
  • 1890年 17岁,奉父函召,第一次出洋新加坡。
  • 1891年 18岁,在其父所营顺安米店学商。
  • 1893年 21岁,归国与张氏成婚。
  • 1895年 22岁,第二次出洋新加坡。
  • 1898年 25岁,回国奔母丧。
  • 1899年 26岁,携妻张氏第三次出洋新加坡。
  • 1900年 27岁,归国葬母。
  • 1903年 30岁,第四次出洋新加坡。
  • 1904年 31岁,在此后三年间,创业颇有成果,奠定一定经济基础。
  • 1910年 37岁,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被推举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协理及道南学堂总理,向闽侨募捐五万多元建筑校舍,这是致力教育事业的开始。
  • 1911年 38岁,辛亥革命胜利,福建光复,被推为福建保安捐款委员会会长,筹款二十多万元支援福建财政,另筹五万元接济孙中山先生。
  • 1912年 39岁,携眷回国,筹办集美学校。
  • 1913年 40岁,集美学校正式开学,购地扩建校舍和操场。第五次出洋新加坡。
  • 1915年 42岁,租轮四艘,经营航运,获利颇巨。
  • 1916年 43岁,购进三千吨轮船一艘,命名为“东丰号”。
  • 1917年 44岁,购进三千七百五十吨轮船一艘,名为“谦泰号”。因两年来营业顺利,派胞弟敬贤回国创办集美中学和集美师范学校。筹款二十多万元救济天津水灾。
  • 1918年 45岁,集美师范和中学正式开学。发起筹办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
  • 1919年 46岁,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正式开学。回国筹办厦门大学。组织同安县教育会,对各乡小学给予常年补助,受益者三十多校。
  • 1920年 47岁,集美学校增设女子师范和商科。创办集美水产航海学校。
  • 1921年 48岁,厦门大学在集美开学。
  • 1922年 49岁,第六次出洋新加坡。
  • 1924年 51岁,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
  • 1925年 52岁,创业有成,资产达一千二百万元,是他一生中登峰造极,得利及资产最巨之时。
  • 1926年 53岁,扩建南洋华侨中学校舍。创办集美农林学校。开始面临逆境,胶价暴跌,营业亏损甚巨,被迫将厦大和集美两校校舍建筑工程局部停工,但经费仍竭力维持。
  • 1928年 55岁,5月3日,日军侵占济南,组织山东残祸筹赈会,募款救济受祸难胞。
  • 1937年 64岁,"七七"事变发生,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被推担任主席,捐募新加坡币一千万元,支援祖国抗日战争。
  • 1938年 65岁,被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致电汪精卫反对其主张同日本和谈。
  • 1940年 67岁,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并率团返国到重庆、延安等地视察慰问。
  • 1941年 68岁,被推为南侨总会第二届主席。组织南洋闽侨总会。创办南洋华侨师范学校。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领导组织新加坡华侨抗敌总会。
  • 1942年 69岁,新加坡沦陷,避居爪哇三年,写成《南侨回忆录》和《住屋与卫生》。
  • 1945年 72岁,日本战败投降,重返新加坡。
  • 1946年 73岁,创办新加坡《南侨日报》。
  • 1947年 74岁,召开新加坡华侨大会,反对荷兰殖民军屠杀印尼巨港华侨暴行,议决准备对荷兰实行经济制裁。为集美各校开拓经费来源,在香港创办集友银行,实行以行养校,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 1949年 76岁,抗日战争胜利后首途回国。9月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常务委员。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 1950年 77岁,最后一次出洋新加坡,结束未了事务。当年回国定居故乡集美村,亲自主持集美、厦大两校校舍的修建。
  • 1954年 81岁,9月 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1955年 82岁,视察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 1956年 83岁,当选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 1959年 86岁,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创立厦门华侨博物院。
  • 1961年 88岁,在北京逝世,遗体移集美鳌园安葬。

人物荣誉

  • 2015年9月1日,陈立人作为陈嘉庚的家属代表,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
  •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主要影响

  • 兴办实业

  1904年,陈嘉庚集资7000多元创设菠萝罐头厂,号称“新利川”,后接管日新公司。在三个月内两个厂获利共4万元。即用2000元购了种子,播种在菠萝园中,进而大面积种植,到1925年,已拥有橡胶园1.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被称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橡胶王的四大开拓者之一。之后开办橡胶制品厂,生产橡胶鞋、轮胎和日用品。陈嘉庚先后在国内各城市、南洋和世界各国大埠设立分销店100多处。还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鞋皮厂等,厂房达30多处。鼎盛时期(1925年)营业范围远及五大洲,雇佣职工达3万余人,资产达1200万元(叻币,约值黄金百万两)。其南洋华商的领袖地位由此确立。

  • 兴办教育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陈嘉庚捐献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民国3年(191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小学校,此后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建设集美学村。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

  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16年。在承担集美、厦大两校庞大开支的同时,陈嘉庚还于民国10年联络新加坡华侨,组织同安教育会,支持同安县创办40多所小学。民国13年,陈嘉庚把同安教育会改为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至民国24年,先后补助本省20个县市的73所中小学,补助总额达193227银元,全部由陈嘉庚承担。

  1919年,创办“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是当时南洋地区华侨的最高学府。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创办水产航海学校,南侨师范和南侨女中等学校。

  在侨居地,陈嘉庚竭力倡办华文学校,曾任新加坡道南学校总理。民国4年在新加坡捐资创办崇福女校,民国8年又捐资3万元创建南洋华侨中学,后来又捐40多万元作为该校基金。民国36年3月,创办南洋女子中学。创立和资助了海内外118所学校。

  陈嘉庚非常重视募捐活动。1906年11月的江苏洪涝灾害、1908年的漳州水灾、1917年的天津水灾、1918年的潮汕地震、1920年的威海饥荒、1922年的潮汕风灾、1924年的广东和福州水灾以及1929年的陕西和甘肃旱灾,在这些灾害发生后,陈嘉庚对灾区人民施以援手、多方筹款赈灾。

  此外,他还亲自发起募捐活动,带头捐款。1915年,天津发生水灾,陈嘉庚担任新加坡华侨筹款救济会主席,计募20余万元。1928年,日军占领济南,陈嘉庚担任新加坡“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1935年,中国11省发生严重水灾,陈嘉庚担任“华侨筹赈祖国水灾会”会长,动员华侨为国内灾民捐款。

  在募捐方法和方式上,陈嘉庚也颇有见地。“本次大会目的专在筹款,而筹款要在多量及持久。新加坡为全马或南洋华侨视线所注,责任非轻,然要希望好成绩,必须有人首捐巨款提倡,此为进行程序所必然”。他认为募捐一定要有人带有并多捐,这样才能募集到较多善款,而通常都是他自己带有捐出巨款。另外,为保证筹款的持久,他提出捐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特别捐、常月捐、节日献金捐、货物助赈捐、纪念日劝捐、卖花卖物捐、游艺演剧球赛捐、舟车小贩助赈捐、迎神拜香演戏捐等”。持久的捐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慈善行为难以持续的不足。后来,为保障对教育慈善事业的持续捐赠,陈嘉庚还设立了具有现代慈善特征的基金会

人物语录

1、经营地方之利,仍还地方之益。

2、兴学即所以兴国,兴国即所以兴家。

3、盖义务不能待富而后行。——致叶渊函

4、奢俭之利害,关系国计民生,重且大矣。

5、人身之健康在精血,国家之富强在实业。

6、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

7、盖学问与时俱进,研究无穷,进步亦无限。

8、惟精诚始足以言团结,惟团结始足以言力量。

9、明辨是非善恶,众人皆知之,应如何笃行之。

10、教育非仅读书识字,而尤以养成德性裨益社会。

11、不牺牲钱财,无教育可言;民无教育,安能立国!

12、牺牲一己之权利 ,从事国民之义务。——致叶渊函

13、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家可以牺牲,是非不可不明。

15、无事找事做,其人必可爱;有事推人做,其人必自害。

16、服务社会是吾人应尽之天职。——《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17、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第二次国民参政会议提案

18、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在新加坡同安会馆讲演

19、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对集美厦大校友演讲

20、嬉游足以败身,勤劳方能进德;智识生于勤奋,昏愚出于懒惰。

21、我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22、凡作社会公益,应由近及远,不必好高骛远。——《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23、懒惰是立身之贼,勤奋是建业之基;有坚强之精神,而后有伟大之事业。

24、但知竞争财利,而不知竞争义务,群德不进,奴隶由人,故国弱而民贫。

25、惟有真骨性方能爱国,惟有真事业方能救国。——《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

26、公益义务,能输吾财,令子贤孙,何须吾富。——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讲

27、金玉非宝,节约是宝;待人要敬,自奉要约;当省而不省,必致当用而不用。

28、人生于世,除为个人生活企图,更当为国家社会奋斗。——集美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刊

29、对于国家,当尽国民之责任,凡分所应尽者,务必有以报国家。——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30、夫公益义务,固不待富而后行,如必待富而后行,则一生终无可为之日。——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讲

31、如果终日只知赚钱,不知救国,纵然发了财,但是做奴隶、做亡国奴,发了财有什么用?——在新加坡福建会馆演讲

32、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集美志》

历史评价

冯玉祥:陈先生,即嘉庚,对人好,谋国忠,一言一动皆大公,闻已返旧居,远道得讯喜难名。

邵力子:陈先生的一生就是:兴实业、办教育、勤劳国事,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之所不敢为。

何香凝: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

黄炎培:我所认识的不少资本家,尽管是“民族资本家”,很少像陈嘉庚先生尽其所入归公,一点不留私有。我愿再说一遍:陈嘉庚先生是我几十年间最敬佩的朋友中间的一个。

杨振宁:①很敬佩陈嘉庚先生在很困难的时候兴办教育,这是一种很有眼光,有奋斗精神的举动。②陈嘉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赤手空拳,在东南亚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企业。他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全部财富,兴办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系列学校。我想,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努力倾资兴学,应该是从陈嘉庚先生开始的。

陈碧笙:陈嘉庚是当代华侨最杰出的领袖,是华侨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陈嘉庚是属于华侨出身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一生所做出的贡献,他可以说是孙中山以后中国现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

中国侨联:陈嘉庚在海外创办实业的奋斗精神和心系桑梓的爱国情怀被世人传颂;他一生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义举,深为海内外人士所敬仰。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pz,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陈嘉庚"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