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电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阶梯电价[1]
阶梯电价全称为阶梯式递增电价或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居民阶梯电价将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按照满足基本用电需求、正常合理用电需求和满足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划分三个档次,电价实行分档累进递增。阶梯电价政策的第一档电量满足居民基本用电需求,覆盖80% 居民的用电量,电价保持基本稳定,不做调整;第二档电量反映正常合理用电需求,95% 居民的用电量,每度电提价不低于5分钱;第三档电量体现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超过第二档电量的每度电提价0.3元。
实行阶梯电价的目的[2]
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意见时明确指出,在我国全面实行居民阶梯电价,主要考虑建立3个机制:一是合理电价机制。一般而言,电压等级越高的用户,供电成本越低;电压等级越低的用户,供电成本越高。居民用电位于电网供电的最终端,电压等级最低,因而其供电成本最高,相应的电价水平也应当最高。二是公平负担的用电机制。居民电价普遍实行低电价,其电价低于供电成本时,造成用电越多的富裕户,享受补贴越多;用电量越少的困难户,享受的补贴越少,普遍的低电价把大量补贴给了富裕户,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事。由普遍的低电价改为阶梯电价,用电量少的用户电价低,用电量高的用户电价高,可以照顾不同用户的承受能力,建立合理的公平负担机制。三是促进节能减排机制。通过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用户特别是用电量多的用户调整用电行为,促进合理节约用电,从而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阶梯电价的特征[3]
我国的阶梯电价方案包含有电量、价格要素,电价因用电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用电越多,每度电价价格越高。阶梯电价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局限于居民的家庭生活用电,还未推广到耗电量大的工业用电领域。阶梯电价体系复杂,需要考虑地区、家庭差异,以及低收入群体用电等问题。
根据我国各个省市所公布的阶梯电价方案,不同地区之问存在一定差异,如各档电量规定上存在的差异。在绝对数量差异上,以第一档为例子,上海规定每一年的用电量不超过3120°;安徽、河北、江西、辽宁等省份规定每一年的用电量不超过2160。;福建省规定每月用电量不超过200°,山西则规定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70°。在计算标准差异上,天津、北京、河北、江苏等省份衡量标准为年用电量,福建、陕西、广东衡量标准为月用电量。在用电高峰期区分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进行了用电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区分,其他省份则未进行区分。在划分档次差异上,四川划分为四档,其他多数省市划分为三档。对于低收入群体保护上,各个省市对于五保户、低保户的免费用电基数规定上有差异,有每月10°与每月15°两种。
科学定制阶梯电价的意义[3]
1.引导居民节约用电,推进节能减排
实行科学的阶梯电价是各国应对能源日益短缺,能源价格上涨的普遍性做法,美日韩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实施居民阶梯电价,目的在于满足居民的家庭基本生活用电,并引导其节约用电,根据日本的实践来看,这一办法在抑制居民的家庭用电增长过快上取得良好成效。和10年前相比,日本的空调耗电量降到此前的30%~50%,新型的节能冰箱的耗电量降到此前的15%上下。目前,我国所面临的能源形势和美日韩实施阶梯电价初期相似。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能源,但人均的资源拥有量低,2000年以来全国年均的能源消费增长在8%左右,在没有发现大范围可以推广的新能源的情况下,我国剩余的天然气、石油、煤炭可使用的年限分别为39年、15年、108年。能源匮乏使得我国对于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程度高,石油、煤炭价格的剧烈动荡导致我国的电力成本波动大,电力供应安全受到影响。
实行阶梯电价的核心在于多用电多收费,是在保障居民的家庭生活用电、需求前提下,通过价格这一手段引导居民节约用电,能有效抑制用电浪费行为。这一机制,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节电共识,缓解能源供求紧张的现状,有效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促进社会公平,减轻电企压力
在实施阶梯电价之前,我国长期对居民采取用电低价政策。居民的用电价格比实际的供电成本低,差额部分由工商业的高价用电与政府财政补贴弥补。这不利于有效地调节用电的需求,落实节约用电,同时增加了工商业生产成本,对于工商业而言不公平;低价政策导致电力企业背负承重枷锁,电企因发电成本提升、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等客观原因出现亏损,对于电企而言是不公平的;居民的用电量补贴政策,导致多用电多获得补贴费用,导致全国5%的高收入居民享受24%的电价补贴,对于群众来说是不公平的。阶梯电价“多用电则多缴费”的策略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减轻电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