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零售引力法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雷利零售引力法则(Reilly’s Law of Retail Gravitation)
目录 |
美国学者威廉·J·雷利(W.J.Reilly)利用三年时间调查了美国150个城市在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的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总结出都市人口与零售引力的相互关系,被称为雷利法则或雷利零售引力法则。他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用以解释根据城市规模建立的商品零售区.
雷利零售引力法则的公式[1]
雷利零售引力法则以牛顿万有引力为核心,城市人口取代物体质量,城市之间的距离取代物体之间的距离,两个城市从其间某—点吸引顾客的能力与两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与各城市至该点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力:
Ba / Bb = (Pa / Pb)(Db / Da)2
其中,Ba为城市A对A、B城市中间某地C处顾客的吸引力;
Bb城市B对C处顾客的吸引力;
Pa为城市A的人口;
Pb为城市B的人口;
Da为城市A与C处的距离;
Db为城市B与C处的距离。
(1)两城市主要道路交通易达性一样。
(2)两城市之零售店经营绩效无多大差异。
(3)两城市人口分布相似。
如此才能求得完整商圈而不变形。
(1)只考虑距离,未考虑其他交通状况(如不同交通工具、交通障碍等),若以顾客前往商店所花费的交通时间来衡量会更适合。
(2)顾客的“认知距离”会受购物经验的影响,如品牌、服务态度、设施等,通常会使顾客愿意走更远的路。
(3)因消费水准的不同,人口数有时并不具代表性,改以销售额来判断更能反映其吸引力。
商圈分析须配合常识综合研判,有时须结合多项技术合用,研判才较准确。利用雷利定律研判商圈虽较粗略,但在资料不足时仍可适用。
- 哈夫模型
- 零点商圈模型(HBC Model),包括HBC都市商圈模型与HBC商圈模型,这两个模型是在雷利和哈夫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修正得到的。
- 康帕斯模型(康帕斯法则)
- 阿普波姆模型(阿普波姆法则)
- 伽萨模型(伽萨法则)
- 埃尔伍德模型
- 雷利和哈夫的修正模型
- 饱和指数法则商店的饱和度决定是否需要开办新的零售商店。通常用饱和指数来测定商圈的饱和度。
- ↑ 李响.零售经营谋略·零售经营谋略:筹划店铺[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
公式错了。。。应该是B_a/B_b =(P_a D_b^2)/(P_b D_a^2 ) 好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