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贫困感(Sense of poverty)
目录 |
贫困感是指一种钱不够花的贫困的感觉。但往往这种感觉不只是出现在真正贫穷的人身上。相反,在一定限度内,越有钱的人反而贫穷感越强烈。
它是自我认知为贫困的感受,它可能产生于收入与消费欲望之间的鸿沟,或是个人收入与他人收入或消费的比较。
贫穷感并不简单等同于和社会网络中他人作比较时感到的相对贫困。构成贫困感的要素中,时间性,即现实与未来的比较尤为重要:贫困感可能来源于将自己的现实收入与“即将获得的收入”作比,或现实收入与“本可能获得的收入”相比。因此,当个人对未来收入有更高预期时,即使个人银行户头明明比以前更富裕,个人也比社会网络中的他人相对富裕,但一个人的贫困感反而可能比生活水平低时更强。
如果一个社会长期高唱“明天会更好”鼓舞劳动者,鼓励人们扔掉历史包袱,那么,这种宣传树起的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以未来为标的的思维模式虽然让人们受经济高增长指标和美好未来的感召,但也容易令贫困感盛行。
或许有人说,倘若贫困感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获得更高收入,何尝不是好事?可惜,金钱饥渴下的“希望更富”,与“持续性地感到贫穷”是两回事。贫困感事实上是一种相对剥夺感,它令人们即使生活条件变好,也对自身和社会更不满意。同时,通货膨胀,房价和政策变动等因素带来的经济不可预期性也会加深贫困感,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社会不平等,会使这种感受加剧。
恐慌的文化下,人们着眼于安全和财富的暂时性,担忧财富的丧失。在贫困感下,人们强调自己“本应得到的”或“即将得到的”财富,强烈的不公平感与消费主义盛行奇妙地结合。
在2012年2月的一份世行报告中,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贫困问题专家马丁·拉瓦雷提出,衡量贫困指数不应只依据收入等客观数据,而应纳入个体对贫困程度的主观感受。拉瓦雷认为,虽然个体主观感受不应成为是否给予社会福利和优惠政策的指标,但可以依据它划出“社会主观贫困线”,收入在此贫困线下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贫困,而收入高于此线者倾向于认为自己不贫困。
只有考虑产生对收入和财产恐慌的社会原因,把贫困感纳入社会调查范围,并基于对贫困感的关注重新思考改革以来有强烈未来指向的文化和政策,经济政策才能真正与社会政策结合,使经济增长化为社会满意度,而不是相对剥夺感下的大众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