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百科VIP
未登录
无广告阅读
免验证复制
1年VIP
¥ 9.9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PayPal
购买数量:
1
应付金额:
9.9
汇率换算:
1.32
美元(USD)
  • 美元(USD)
  • 加元(CAD)
  • 日元(JPY)
  • 英镑(GBP)
  • 欧元(EUR)
  • 澳元(AUD)
  • 新台币(TWD)
  • 港元(HKD)
  • 新加坡(SGD)
  • 菲律宾(PHP)
  • 泰铢(THB)

按当月汇率换算,

包含手续费

打开手机微信 扫一扫继续付款
立即开通
PayPal支付后,可能会遇到VIP权益未及时开通的情况,请您耐心等待,或者联系百科微信客服:mbalib888。
温馨提示:当无法进去支付页面时,可刷新后重试或更换浏览器
开通百科会员即视为同意《MBA智库·百科会员服务规则》

支付成功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73个条目

记忆监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隐藏]

什么是记忆监控

  记忆监控,是元记忆的组成成分,指主体在进行记忆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记忆监控的具体内容

  Nelson和Narens 认为人类认知过程应分为两个各具特点而又相互联系的水平,即元水平( meta level )和客体水平( object level)> 对人的记忆过程而言, 则相应区分为元记忆(metamemory )和客体记忆( objectmemory )客体记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客体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信息加工过程。元记忆则是人对自己客体记忆的认识、评价和监测。

  依据元水平和客体水平之间信息方向的不同, 存在两种主要的关系和作用:控制和监测。

  控制是元水平调节客体水平,以改变客体水平的加工状态或使客体自身的加工过程发生变化。

  控制的作用在记忆加工过程中主要有五种功能:( 1 )确定学习的目标计划;(2)确定学习时间的分配;(3 )选定信息加工模式;(4 )选择加工策略;(5)发动、继续或中止记忆或提取过程。监测是元水平从客体水平获得信息,并依据该信息形成对客体记忆的各种类型的主观判断或评价,从而改变元水平的状态。

  监测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前瞻性监测,主要包括 :学习难易判断( Easy of learming judgment):在学习或识记之前,对所要识记项目的难易程度所作出的预见性判断;知道感判断( Feeling of knowingjudgment ):对当前回忆不出,但又有知道感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的成绩的预见性判断;学习判断( Judgment of learning ):对当前已学过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如何的预见性判断。

  另一类为回溯性监测,指对回忆或再认出的答案作出正确与否的自信判断。例如: JOC(Judgment of Confidence ) Leonesio 和Nelson2]对不同的元记忆监测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元记忆监测是针对记忆的不同方面的(EOJ针对识记, JOL针对回忆,FOK针对再认),所以它们与元记忆控制之间的关系的紧密程度不同。

记忆监控的基本假设

  监测和控制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理论假设。

  (一)监测是控制的基础。目前,元记忆监测和控制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是:监测是控制的基础,同时,控制又有助于 实现更为有效的监测。该观点强调主观监测对行为的调整作用。即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人们使用元记忆监测来了解自己所知道的程度,并由此决定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以控制自己的学习。该理论假设包涵着监测在元记忆中的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人们通常能较准确的了解自己所知道的程度;很多研究发现:

  主观监测与客观所知道的程度是成正相关的,也就是人们能相对准确的监测自己所知道的程度。这在许多关于元认知判断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学习判断( JOL )知晓感判断( FOK)以及对回忆或再认的答案做正确与否的自信判断。第二个功能是控制过程与主观监测的过程是协调一致的。

  一些研究发现,元认知判断在行为的策略调整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习者监测自己的学习程度并以学习判断作为基础调整对不同项目的时间分配

  (二)控制是监测的基础。关于监测和控制的关系,另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控制是监测的基础,即强调从控制到监测的因果联系。类似于害怕的感觉是由于逃跑行为的反馈所产生的。该观点包涵着两个意思:第一是:监测在控制行为之后。第二是:监测判断主要依赖于控制操作结果的反馈。因此,监测判断的准确程度由控制操作反馈的准确程度所决定。这种假设与在知晓感判断中的相关研究是一致的 ,人们在做知晓感判断时是以提取努力的反馈为基础的。且koriat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自控步调学习的情况下,学习时间和学习判断之间呈负相关。问这说明主观感觉是以行为反馈为基础的。上述两个理论假设着似相互矛盾, 相互排斥。实际上,不同的理论假设应用于不同的条件。最近的研究发现:当自我调整目标驱动时,监测是控制的基础,因此努力的增加能增强主观上的知道感。而当自我调整由数据驱动时, 控制是监测的基础,即主观感觉以控制过程的反馈为基础,并随努力的增加而减少。

参考文献

  • 唐卫海.记忆检测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3(4).
  • Leonesio RJ. Nelson To. Do different metamemory judgment tap the same underlying *aspects of memory Journal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0 ( 3 ).
  • 刘小明.元记忆监控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 2004(3 ).
  • 刘耀中,郭力平.元记忆监测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2000( 1 ).
  • Koriat,A , Ma'ayan , H. , & Nussinson, R.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 metacognition: Lessons for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behavio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2006.
  • 刘耀中,郭力平.元记忆监测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2000( 1 )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记忆监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告MBA智库百科用户的一封信
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9.9元 / 年,点击开通),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编辑收藏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