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董浩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董浩云

董浩云——中国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创办人,中国现代航运先驱、“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被誉为“现代郑和”

目录

董浩云的简介

  董浩云(1912-1982),男,浙江舟山人,中国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创办人,中国现代航运先驱、“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被誉为“现代郑和”。

  1927年10月,中学毕业后考入航运业训练班。1928年到天津航运公司当职员,后逐步升任为常务董事,踏上了经营航运业的生涯。靠“勇于竞争,大胆创业”的精神,几经努力,他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他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近一倍;虽不及“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环球集团多,但其船舶的种类之多、单船吨位之大、机械设备之新,均超过环球集团。

董浩云的生平

  1912年 舟山定海区出生,属猪。年幼时移居上海读书和创业,后至香港发展。

  1927年 16岁,中学毕业考入航运业训练班。

  1928年 17岁,任职天津航运公司。

  1933年 22岁,创立航运公司,同一年爆发日本侵略战争,公司结束。

  1937~41年 26岁,创立不足一年的航运公司因抗日爆发破产。30岁在香港成立不足一年的公司被日军接管

  1950年 39岁,公司船只被扣,面临财务困境

  1956年 45岁,中东战争爆发,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船王。

  1963年 52岁,首开香港至美国东岸定期航线

  1966年 55岁,首开香港至欧洲定期航线。

  1972年 60岁,“海上学府”焚毁。

  1980年 69岁,收购百万吨级大油轮,完成收购资产负债率高达83%。

  1982年 71岁,心脏病发,在养和医院病逝。

  人物轶事

  1936年与顾宗瑞先生的长女顾丽真结为伉俪。

  育有长子董建华、次子董建成、三女董建平、四女董小平、五女董亦平。

  董氏父子生平大事对照年表

  一个创世界第一 一个成香港首长

  两代船王大接力力挽狂澜于既倒

  1949 董浩云将大陆生意迁往台湾。

  1956 中东爆发第二次战争,埃及击沉船只阻塞苏伊士运河,令国际间对远洋航运的需求大增。

  1972 董浩云斥巨资购入伊利沙伯号豪华客轮作“海上学府”,在港进行最后改装,不幸发生大火,焚毁数天后沉没海中。

  1973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阿拉伯国家首次使用“石油武器”,结果燃油大幅度加价。

  1979董建华出任东方海外主席,翌年董浩云退休

  1982 董浩云心脏病发病逝,加上世界航运业衰退,载货吨位大量过剩,船价大跌,东方海外未能及时应变业绩大跌,董建华欠下巨债,高达200多亿港元。

  1986霍英东出面注资1.2亿美元,拯救董建华。同年5月董建华宣布重组公司,在新的董氏集团,他丧失控制权,由老板转为职员,再向以东京银行为首的5家银行,贷款2.5亿元。

  1990 董建华继续为公司减磅,而霍英东再收购东方海外两成股权。但公司仍有630万元的亏损。

  1991 在董建华的努力下,东方海外终于转亏为盈。截止199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盈利达980万美元。

  1994 以上半年中期业绩,东方海外经营盈利上升了8倍,达4000万美元。董建华终于挽救了“祖业”。

  2003 东方海外股价再创新高,董家身家账面暴涨至8亿元。

  2005 截至3月3日,董建华家族持有股份市值约134.6亿元。

  董浩云留给世界一个最大的商船联合体,留给年轻人“海上学府”的船上教学模式,也留给香港一位最高领导人——他的长子董建华。

董浩云的创业经历

  1969年,董建华回到了父亲身边。董建华说,父亲对他一生影响最大,在他身上留下了“喜欢远大”和“充满理想”这两种不可磨灭的性格特质。

  “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自幼向往大海,16岁投身中国的航运事业,终生与之结下不解之缘。1931年,年仅20岁的他只身来到天津,在天津航业公司艰苦创业,从秘书到船务部主任,直至天津航业公会常务执委;1938年初,在积累了丰富的航运经验后,他回到上海,自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1931年11月底,董浩云奉派与友人顾联青一同乘火车经南京来到天津。12月初到职后,董浩云担任天津航业公司秘书。从此,开始了他与海洋紧密相连的传奇人生。董浩云在天津航业公司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中,他积极倡导“自船、自货、自运”的经营理念,并在1933年通过山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的支持,冲破英国航商的重重干扰,打破了外商长期垄断中国航运的格局,将同蒲路材料运输交与国人承运,北宁路当局随之附和,国人的航运从此打入华北咽喉要道的运输业,为中国远洋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5年,他利用外交手段,与天津英工部局、港务局多次周旋,经过数月的口舌之战,最终将“九号码头”收归天津航业公司名下。同年10月21日,公司迁址至该址办公。从此,天津航业公司有了自己的码头,结束了租借洋人码头,长期受外国人无端刁难的历史。1935年底至1936年初,渤海湾大沽口内外的一场空前的冰难,造成140余艘中外大小船只被重冰围困达20余日,各船断水、绝粮,船上人、货岌岌可危。董浩云挺身而出,在多次赶往现场视察冰情后,一面与海河工程局、港务局和航业公会多方积极协调,制订营救方案,一面派公司“天行”号破冰船前往救助,更亲自乘坐飞机两次投放食物、饮水、烧煤和各种必要品,为船员和旅客提供了生存保障。

  1934年6月3日,董浩云升任天津航业公司船务部主任,先后任天津轮船业同业公会执委、常务执委。同年3月至12月,公司经理王更三多次赴上海执行公务,此间,公司所有文书往来均由董浩云草拟和批阅,经理职务也由他全权代理。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钻研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高度信任,赢得了航业界同仁的广泛认同。

  1938年初,董浩云调往上海。在津的6年是董浩云积累经验的创业时期,为他日后成为世界船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他的航运事业正是从天津扬帆起航的。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董浩云"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