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自由公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自由公债(liberty bond;liberty loans)

目录

什么是自由公债

  自由公债是指完全由认购者自愿承购的政府公债

募集自由公债的方法[1]

  1.欧战期间,英国政府曾竭力募集自由公债,此举异常重要。盖若应募者寥寥,则政府势必至于减少军费,而危及于战事的地位。或须尝试强迫募债的危险;或更增加信用的制造,而影响于物价与分配,以致贻害民生。因此,政府曾经筹划了许多间接方法,以期增加债款而充实国库。这许多的方法,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2.最显著的积极方法,即为增高利息。为将来预算计,各国政府都不愿意将利息提得很高。不过政府之不愿意提高利息,在某种程度时,实为过虑。因为,如果不借高利来募集战债,而换一种增加银行信用的办法,必致增高物价,其结果亦足增加政府因购买物品所负之债;在将来的预算上,还是一样重的负担,因为利息低而债额较巨的负担,正与利息高而债额较少的负担相等。但是反对高利率者,也有一个严重的政治的理由。在战时,一国所出的利率,决不敢比敌国高得很多;盖若如此,则中立国的舆论将怀疑该国的财力,而中立国政府亦将有偏袒敌方的可能。从这种观点看来,借款的真正条件,有时是宜于“作伪”,因如此只有与事之人,才能知道它的底细。而债权人所得的利益,不在名义上的利率,而在票面以下的价格发售,在还本时的额外酬金,或在赋税事项上取得种种特权。

  3.要增加募债的吸引力,有时不必借助于借贷实际条款的优越,而在运用迎合各种嗜好的方法和形式。例如,欧洲大战时,金融市场上有所谓战时储蓄证(规定数年后一次还本,依复利计算)、长期战债、短期国库券、6月或12月库券等等。样样色色的定期债款,杂以国库券的不断发行,常常在那儿吸引债主。总之,各国政府都曾用了很大的努力,务使其发行的各种证券,适合各级投资者的心理。

  4.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在战时还有诉诸爱国心的特殊手段。这可以采取宣传的方式,如利用报纸和公共集会、举行“坦克车宣传周”,以及激励城市人民彼此竞争打破劝募额的纪录等等。不过诉诸爱国心的手段,就金钱的范围看来,殊不易证明其十分有效。例如举行“坦克车宣传周”的结果,款项是真正由此筹集的,有多少是仅因在此特殊方式之下或特殊时间以内筹集的(这样筹集的款项,在其他方式之下其实也可以得到的),就很难断定。

  5.促进战时公债流动的消极方法,在杜绝私人使用其资金于其他途径。其他可用的途径为:

  ①购买新的资本财,如设备、机械或原料;

  ②购买新的消费财和劳务、食物或旅行;

  ③以货币或它的处分权让与别人,以交换他人现有的产业或取得别人将来付息的承诺

  因为在最后一种方式之下,换得货币的人如不以其货币认购战债,仅以之购买新资本财或消费财,则此两种购买,即为认购战债以外使用货币的用途。因此,促进战时公债流动之直接的消极方法,即在于适当限度内设法遏抑这些用途。

  6.骤然看来,自以为如果人民被强迫而减少他们对于某一种物品的用度,则用以认购战债的资金必增加至相当程度。实则不然。盖限制人民消费的特定物品之额外数量,固可移为政府之用;可是人民节省下货币的总数,却不必以全数认购战债。如果禁止购买或限制购买的物品,是为一般所急需的,而其效用又多少能以其他不受限制的物品来代替,则对于某种物品的禁购或限制,可以使其购买力转而用于其代替物。如果此物不为人民所急需,而其代替物又价贵而不便购,则大部分生产资源将不用以制造此物,从而自禁止购买或限制购买的物品所节省下来的资源,即将为纯储蓄。可是,如果人民对于政府所限制的目的物需求甚殷,不论在任何困难和耗费之下非满足一下不可,则逼他们采取迂回的方法以求达到,结果所费的生产力和用费,实比以前所费为多。最好的例子是对于几种进口货课以关税,而对于同类的国内生产的货物(如式样相同的汽车)并不课以国产税。其结果,本可使人民以较少的资本与劳力,即较少的货币,借进口货以满足的需要,自课进口税后,或许使人民以较大的劳资总成本,即较大的货币总额,在国内增造同类的物品以满足之,论其所费,反比制造出口货以换取此类进口货的所费为大。自然不能说:禁购或限制若干货品,必不足以减省私人消耗的资源总额及其所代表的货币。不过可以断言:所减省的数额,大概不及一般人民与政府的预期;而且要达到限制的目的,政府在选择和分类那些要限制的东西的时候,必须十二分地小心。

  7.但是这样的论断,还未能概括一切。资本财和消费财两者都有许多不同的样式。假定仅对极少数的东西限制而省下的货币,也只有一小部分得以提充战债;大部分仍将分散于他项的用途。从此可见在平时,凭借他项用途的限制来增加某项特殊用途的用处殊微,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极少数的用途可加限制。至于战时,禁令到处可以适用,而唯一不加限制的用途即为战债,故可望获得大部分限制的效果。欧战时,私人如要购买大量的重要建筑材料,限制很严,非有优先购买证不办;这样,杜绝了私人所耗于资本财的费用;又因船只缺乏,对于许多奢侈品与半奢侈品的进口,以定量分配和限制的方法也杜绝了私人所花于消费财的费用。

  8.以上,仅限于促进战债流动之直接的消极方法。此外还可运用间接的消极方法。在近代社会中,他们的每年货币所得的主要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会交给那些想购买新资本财去发展本国工厂以及那些想输出货物投资国外的人们去使用。如果阻止移交金钱于别人,则货币原有主,虽可将一部分花于额外的私人消费,或一部分为其私人企业添购资本财(购买资本财者是握有私人企业的),但用于此种用途或不致甚多,因此,我们可以希望此款中有一大部分能转购战债。欧战时,英国政府曾利用此种事实。凡属国外投资,概由财政部命令禁止;帝国各殖民地的投资,也严加限制。即在英国以内投资,非得财部的特许证,亦所不许;而此种特许证,只有在当局认为这种投资是有充分理由的时候,方才发给。

参考文献

  1. (英)A·C·庇古著.战时经济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自由公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