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竞争环境监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竞争环境监测[1]

  竞争环境监测是指应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连续不断地对构成环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监视和分析。外部因素在空间分布层次上可分为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地区环境、国家环境和国际环境,亦称大环境或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作业环境,亦称小环境或微观环境,按管理部门或业务种类可分为研发市场财务生产、人员组织等方面。按系统论和生态学的观点,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监测的目的就是要研究竞争态势,把握竞争对手动向,及时发现环境中蕴藏着的机会和威胁,分析其影响力和变化趋势,以利于决策层调整企业战略。

竞争环境监测的内容[2]

  竞争环境监测是竞争情报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长期坚持对竞争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竞争主体才能全面、有效地认识和了解竞争环境。竞争环境监测包括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两个方面。

  宏观监测主要有临时型、反应型、预警型和创造型四种模式。临时型监测模式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监测模式,一般不需设立正式的监测机构,因而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难以及时预料和掌握各种复杂的环境变化,其监测范围仅限于特定环境和突发的特定事件,多用于竞争环境相对稳定时的监测。反应型监测模式需要事先根据竞争要求确定一个监测范围,然后将监测活动分散到各个职能部门,不定期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竞争对策与建议,这种监测模式反应不够灵敏,因而只适用于环境变化少、发展战略比较平稳的竞争主体。预警型监测模式要求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定期对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并及时向竞争主体发出预警信息,这种监测模式反应灵活,经费投人相对较多。创造型监测模式需要在网络化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结构化方法对整个宏观竞争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并为竞争决策层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应对备选方案。这种监测模式经费投入多,风险大,监测质量好,数据量大,常为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采用。

  微观监测主要有操作要素型监测和操作规程型监测两种类型。操作要素型监测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竞争要素和构件的针对性监测来监视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与竞争意图。操作规程型监测需要将整个监测活动编制成一定的规程,然后按此规程组织实施具体的监测行为。操作规程型监测大体包括六个步骤:明确用户需求→制定监测计划→获取数据资料→分析监测信息→整理应用监测成果→评估监测过程。

参考文献

  1. 贺德方(等)编著.数字时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 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0.
  2. 贾晓斌著.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06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竞争环境监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