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行业投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竞争性行业投资[1]
竞争性行业投资,是指产品垄断程度低,并且是为特定对象生产,产品供求与价格由市场自发调节,个别厂商的投资行为不对该类产品生产产生明显影响的那部分投资。这与我国政府在《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决议》(草案。1993)中定义的竞争性投资涵义大致相同。《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决议》(草案)对竞争性行业投资的定义是:“投资收益比较高、随价格利润率变化调节,市场供求的平衡机制已经形成,技术比较成熟的行业”,即这部分投资都由市场机制调节。但两者间也存在一定区别。因为在竞争性行业投资中,存在相当部分收益并不很高的行业,如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性行业,但该行业的收益却并不很高。这不仅在我国是这样,在世界各国也普遍如此。
投资者众多,每个投资者占行业投资总规模的比重很小或比较小,个别行为不会明显地影响社会或行业的投资规模;这些投资者主要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该行业的利润率或收益是不稳定的,会发生明显的波动,从而行业投资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企业的经营状况会随着这种周期而变化。
竞争性行业投资的运行过程[2]
平均利润率和投资规模的变化与经济周期一致,但不能由此得出每个部门的利润率和投资规模的变化在时间上都是大体一致的结论。实际上,它们之间是不一致的。因为经济规模的变化或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经济总量失衡的结果;总量失衡归咎于经济结构的失衡;经济结构的失衡源于各部门之间发展速度的不一致;后者又是各部门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时间不一致的结果;这种结果则是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在运动中的变化速度和方向不完全一致的后果等等,没有这些不一致,经济就既不会有危机,也不会有繁荣,自然也就不会有周期。所以,社会平均利润率、投资规模与经济规模之间变化方向上的大体一致,只说明在经济活动低潮时的高利润率部门较少,从而投资的部门也少;而在复苏与高涨中高利润率部门和投资的部门的比重较大,但这丝毫不说明各部门之间这几个因素的变化是一致的。
实际上,正是这种不一致,才导致平均利润率、投资规模和经济繁荣程度出现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周期性运动。前面讲到,经济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就是以价值为手段,以投入产出之比较,看产出是否大于投入,从而确定一项活动是否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要在微观上,尤其是在行业分析中得到有效利用,就一定得采用结构的分析方法。因为对行业来讲,无论是它以价值衡量的产出还是投入,都由它的上下游行业之间的相对结构决定,在投人品或投入成本方面更是如此,而与基本要素的供给无关——基本要素变化影响的是整个社会或者所有行业,不影响各行业之间的相对利益关系。在这方面,行业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相当于竞争性行业中的厂商一样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只有行业的相当结构,才是决定各行业利益关系的核心因素。遗憾的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我国,这方面的理论分析都没有涉及结构状况,这是导致这些理论难以符合客观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经济中,经济结构是不会绝对均衡的。这种非均衡的经济结构,既是投资结构非均衡的结果,又是导致投资结构非均衡的原因。因为经济结构的非均衡,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内有些部门的产品相对过剩,另一些部门的产品则相对短缺,这种情况会产生各部门之间产品相对比价的不同,使其中产品相对短缺的部门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产品过剩的部门则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导致各部门间利润率的非均衡。从劳动价值论的第二种必要劳动理论(或者讲投入产出理论)可知,当一个社会的总劳动(包括总资本、土地与劳动等资源)与技术等条件既定,同时社会的需求结构也一定时,各部门不管实际占用多少社会劳动(或者讲投入了多少资本,或生产出多少产品,其实现的价格总量是相对不变的,或者讲各部门在市场上实现的价格总量,与该部门实际占用多少劳动量无关。
这样,占用劳动多的部门的产品价袼会低于价值(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就是指包括了正常利润和长期投资折旧的生产成本),利润率会低于平均利润率;占用劳动少处于短缺状况部门的产品价格会高于价值,利润率电会高于平均利润率。显然,一个部门如果能长期维持这种短缺局面,对其是十分有利的,但除非是独占垄断部门,否则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性投资领域的生产者或投资者很多,由于利益的矛盾及协调成本高,同时进入与退出很方便,因此实际利润率一旦偏离正常利润率,就会促使大量投资者进入或退出该领域。如利润率高,不仅行业内原有的厂商会扩大投资规模,而且会吸引大量新投资者加入该过程,以争夺这种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若情况相反,原有厂商则会将存量资本转移到短缺部门,所以非均衡的经济结构必然会导致非均衡的投资结构。在这里,各部门之间的投资结构状况与它们原来在经济结构中的状况相反,即短缺部门得到的投资比例,往往会大于过剩部门的投资比例(注意,这里讲的经济结构比例及投资比例状况,不是指每个部门及其投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总投资中的绝对比例,而是指它们各自与在均衡结构中各部门应占比例的比较,如某部门在均衡结构中的应有比例是5%,如果它在投资中占有的比例超过59《或达到7%,就被叫作比重大)。
如图所示。这种非均衡的投资结构,是调整原有非均衡经济结构的必要手段。非均衡的经济结构,只有通过与经济结构状况相反的非均衡的投资结构,才能使其变得协调(如图3所示,其中阴影部分是原经济结构,以产业结构图投资结构上部分是投资结构)。
这种非均衡的投资结构,既是价值规律实现各部门之间产品等价交换的要求,更是其发挥作用的结果。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的分散决策及利益个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产要求的按比例与竞争性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作用下,往往会使这种调节矫枉过正,如它会使短缺部门出现投资过剩,产品价格和利润率由升转降,而原来的过剩部门则会因此变为短缺。因为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厂商之间,尤其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商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行动的不可协调性,会使它们之间为了争夺这种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而竞相投资;在高额利润的吸引下,新的竞争者也会涌向该行业,过剩部门更会向该行业转移存量资本,其结果将会使这种投资远远超过社会的正常需要量,从而使该部门由原来的短缺变为投资后的严重过剩。其过剩的程度,与该部门原来的短缺程度及利润率超过正常利润率的差额大小成正比。这正如我国的家用电器等产品,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严重短缺和高利微一样;其后的家用空调、VCD与DVD等各凡是那些短缺与利润率高出产品,都会在一定时间后,也就是从投资开始到更新生产能力形成,或者讲建设周期所需的这个时间后,变为过剩与低利润率。
与此相反,原来过剩的部门,则会由于本部门产品的价低利微,不仅投资少或不投资,而且还会向高利润率部门转移投资,这样在其他部门的扩张和本部门生产的相对下降时,将会逐渐由过剩变为短缺或使过剩程度减轻。这个转换过程的快慢,取决于存量资本转移的难度、各部门利润率和社会平均利润率差距的大小等因素。一般地讲,这种差距越大,则一个部门由过剩变为短缺的程度也越大,时间也会较短;反之,则相反。投资结构非均衡引起的各部门间供求状况的改变,必然会改变各部门间的相对利润率。短缺部门投资的实现,不仅会使其产品供应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还会出现过剩或严重过剩,因此产品价格将由升转降,下降的程度与投资实现后的过剩程度或原来短缺的程度成正比。与这种产品收入的下降相反,在投入或成本方面,则随着投资实现后的生产能力扩大,其对原材料等各种投入晶的需求会大量增加,因此会使这些投入晶的价格不断上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以投入产出相联系的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性,当某一生产部门由于产品供不应求而进行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时,为该部门提供投入品的部门往往不会同步进行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的投资,因此当其生产能力扩大而增加对投人品需求时,这些投入品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将不能满足其需要,结果价格会在社会对它的竞争性需求中不断上升。这是因为如上一章讲到的,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双方总是处在利益的矛盾之中,因此使彼此之间不可能有效地协调行动,当一个部门的产品因供不应求出现价格上升时,受生产能力的限制,在该部门因高利润率而进行的投资转化为新增生产能力前,它对投入品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产品价格的上升和利润率的提高而增加(增加需求的结果就是增加这些购人品库存,厂商显然不会做这种违反理性的事情),所以这种价格上升并不会明显地传导到这些投入品上来。这样一来,这些投入品生产部门自然也就不会进行与其产品需求对象同步的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的投资了。
由于这些投人品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是与原来前导部门或下游部门的生产能力对它的产品需求相一致的,因此当下游部门因投资实现而使生产能力增加后,其产品供应就会出现短缺,价格会上升,其上升的幅度与前导部门投资的规模或原来的短缺程度成正比。这种价格的上升,也就是下游部门成本的上升。这时,原来因短缺而价高利大的部门,在过度性的投资实现后,就会陷入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和成本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之中,结果必然是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如果在投资实现前,它是经济结构中利润率最高部门的话,那么这时它就会转变为利润率最低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