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税收审计报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税收审计报告

  税收审计报告是指审计组对税务机关的税法执行情况和纳税人税款缴纳情况实施审计后,向其派出的审计机关提交的反映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审计结果及其评价的书面报告。

  税收审计报告,是税收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税收审计监督职能的关键文件,它不仅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同时也体现了税收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税收审计报告的内容[1]

  1.审计的依据、时间、内容、方式及有关情况的概括

  审计的依据:是指进行本次审计工作是计划安排、政府指令,还是接受委办单位的委托等。是上级审计机关的指令,还是本级审计机关的计划

  审计的时间:是指本次审计工作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的时间。

  审计的内容:是指本次审计的任务和目的。即本次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税收计划执行情况的审计,或是税收减免情况审计,或者是两者兼有。是针对某项财务收支活动的专项审计,或是对某一案件开展财经法纪专案的审计。

  审计的方式:是指本次审计工作是采取送达审计方式还是就地审计方式。有关情况的概括:一方面指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是指本次审计任务的完成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隶属关系、内部组织机构、帐务设置情况等。审计任务完成情况,指开展了哪些工作,涉及到哪些部门,审查了哪些业务,达到了什么目的,取得了哪些效果。

  2.对审计事项进行全面评价

  审计报告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只反映审计查出问题的审计报告是不全面的。审计报告应该结合审计的任务和目的,运用审计过程中掌握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被审计单位的税法执行情况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及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情况和遵守财经纪律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同时,对于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实际困难,也应据实反映。

  3.审计查出来的主要问题

  审计组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对税务机关执行税法情况或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审查,所发现的问题,应准确地写入审计报告,这是审计报告最主要的部分。

  (1)事实要清楚。即对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后果及责任人,特别要把侵占国家利益的情节和影响中央财政收入数额全面阐述清楚。

  (2)定性要准确。在审计定性时所引用的依据要坚持先法律后规定、先中央后地方、先国家后部门的原则。在引用法律规定时,要写清立法机关的全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和执行时间,并有针对性的引用法律规定的原文,确保审计定性的准确无误。

  (3)排列要科学。审计报告中间题的排列一般有四种:

  ①按照发现问题的大小排列;

  ②按照发生违纪的时间排列;

  ③按照业务流程的顺序排列;

  ④按照社会热点的急缓排列。

  4.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

  税收审计报告反映审计查出的问题,不仅仅把问题揭露出来,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就必须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实际上是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反映审计人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力求做到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一个问题的产生,可能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社会原因。因此,必须依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5.提出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是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如何处理、处罚的意见。如经审计未发现问题,就谈不到处理意见。只有经审计发现问题时,才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

  税收审计报告提出的处理意见,虽然不是定性的审计决定,但它是审计机关作出审计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税收审计报告中提出处理意见,一定要严肃、认真。提出的处理意见一定要准确、具体。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依据的内容必须写清文件的发文机关、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发文时间,并写清问题具体违反了其中哪一条、哪一款,以便有据可查。

  税收审计报告要在宏观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重要的——个方面,就是要在税收审计报告中,根据审计掌握的实际情况,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和建议。

  审计的情况是指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审计所掌握的资料为基础,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政策、法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供被审计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总之,税收审计报告提出的建议.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操作性,切忌空乏、琐碎或无关紧要。

  税收审计报告基本上分为以上五个部分,具体到每一篇审计报告,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审计任务和目的,决定哪部分展开详细写,哪部分概括综述,哪部分可省略不写。这里应当强调的是:无论怎样布局,有一点应当注意,就是审计报告的前后内容一定要有机联系,从始至终,一个指导思想一贯到底,做到全文浑然一体。

税收审计报告的重点[1]

  税收审计报告的重点有以下两方面:

  1.准确反映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反映审计查出问题,是税收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反映了审计的成果;另一方面又直接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的名誉及利益,可谓关系重大。因此,税收审计报告一定要准确反映审计查出的问题,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使审计报告建立在可靠资料基础上,保证税收审计报告的质量。从审计实践来看,审计查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执行税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审计实践中发现,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①越权减免税收

  ②扩大减免税范围或延长减免税时间;

  ③扩大税收提成范围或提高税收提成比例;

  ④隐瞒、截留、转移各种收入,减少利润

  ⑤扩大税额扣除范围,少缴税款;

  ⑥随意变通税率,挤占中央财政收入

  ⑦私设小金库,为集体和个人谋利益等。

  这些问题一般既是做出处理、处罚意见的主要内容,也是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意见分歧的焦点。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处罚直接涉及到被审计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并影响到被审计单位的形象。被审计单位往往对此据理力争,或以各种方法“做工作”,以争取从轻处理或免予处理。因此,审计报告反映这些问题,一定要做到事实清楚,数额准确,证据确凿,为解决问题提供正确依据。

  (2)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反映被审计单位在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税务机关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关,能否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审计报告必须注意结合当前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反映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督促其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并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3)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反映被审计单位在执行国家税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自行变更共享税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随意批准纳税人欠税、缓征等问题。

  对于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在审计报告中应根据有关税收法规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在提出处理意见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既要以实事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又要充分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并要写明提出处理意见的法规依据。

  但在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有法不依,法制观念淡薄,或对现行法规理解不一致,致使出现一些违纪问题;二是有些法规相互之间存在不衔接,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三是国家法制不够健全,特别在税收体制改革、各个单项税种改革、财务制度改革、会计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过程中,有些政策法规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无法可依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在掌握处理依据上,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国家的税收法规、法令、条例、制度,以及财政部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和办法等,是税收审计的主要依据。

  ②各纳税人的主管部门为了适应本系统的业务特点,经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的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不相抵触的内部制度及办法等,也是税收审计的参考依据。

  ③有些现行的财经法规,已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制定政策的有关部门并未宣布其作废,对于审计中发现这类的问题,应该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税收体制改革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可向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反映或暂不处理。

  2.提出审计建议

  我们认为:税收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税收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杜绝或减少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违纪现象。因此,税收审计报告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应结合国家有关宏观调控措施、政策、法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改进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严格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和财经纪律,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源。

税收审计报告的作用[1]

  1.税收审计报告是对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执行国家税法情况的评价。

  税收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对各种资料、数据和证据,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整理后撰写的书面材料。通过审计报告,可以反映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法规的情况及其管理水平。由于比较全面地剖析被审计单位的税法执行情况,因而,可以正确评估和揭露税收征纳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促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2.税收审计报告是出具审计意见书和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审计机关要对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行为,出具准确的审计意见书和作出客观的审计决定,必须依据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报告。换言之,没有审计报告,就没有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

  3.税收审计报告是考核审计工作质量的文件。

  税收审计报告不仅反映被审计单位税收征纳情况,同时也反映审计工作的质量。撰写税收审计报告的过程,也是对整个审计工作总结的过程。通过撰写税收审计报告,既可以反映出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反映出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这对于不断总结审计经验,加强税收审计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周治国主编.税收审计[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06月第2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连晓雾,Solitude1314,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税收审计报告"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