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孤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社会隔绝、社会隔离
目录 |
社会孤立,主要是指个体和外界的联系较少,较少地参与社会活动,是针对社会生活较低融入的客观状态的描述。[1]
社会孤立是一种客观的状态,即个体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孤立或被隔离状态,这可能是由生理上的残疾、不便造成,也可能是由心理创伤、科学技术发展、地理环境、家庭因素等造成。社会孤立现象在老年群体出现的概率更高。
社会孤立的影响因素[2]
影响社会孤立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居住方式,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因素。
- 1.性别
性别对社会孤立的问题存在一些异议。一方面研究表明女性社会孤立比男性更高。然而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老年人(多数为婚龄长的已婚老人)在情感孤独方面男女无显著差异,但在社会孤立方面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 2.年龄
年龄与社会孤立不是正相关。年龄大于75岁后社会孤立反而下降。年龄增长对社会孤立的现象的影响跟区域也有关。增龄能够抑制非迁移老年人陷入家庭隔离的风险,但是增龄并未对城市迁移老年人的家庭隔离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65~69岁和75~79岁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人陷入家庭隔离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年龄组。
- 3.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影响社会交往活动,健康状况越佳社会孤立也越低。有人研究了65岁以上老年人自身残疾和配偶残疾对社会孤立的影响,发现配偶的残疾与男性老年人的高社交孤独相关,而女性老年人的高社交孤独主要与其自身的残疾相关。在老年中自身残疾、配偶残疾都有社会孤立的影响。
- 4.婚姻状况
丧偶老年人、离婚老年人、未婚老年人比已婚老年人有更多的社会孤立,其中失独老人最容易使老年人感到社会孤立。
- 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状况越好,社会孤立越低。社会支持状况好,对促进老年人健康有利,客观上减少了老年人社会孤立的风险。家庭和朋友作为社交网络来源的重要性,不仅是结构性的,而且是非结构性的。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社会孤立的影响至关重要。
- 6.居住方式
与子女居住、与配偶居住、在城镇居住的老年人社会孤立状况较独居、在农村居住的老年人状况良好。当老人进入寄宿照料往往是一种令人不快的经历,老年人从一个已知的家庭环境迁移到一个可以容纳许多新人的机构。这种突然的变化通常是由于健康加速下降和丧失独立性造成的,再加上身份感的丧失以及心理和认知的衰退,增加社会孤立的风险。
- 7.经济状况
经济条件越好,老年人社会孤立的风险越低。经济条件越好,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可能更加优化,个人获得的资源也更多,减少了社会孤立的风险。
- 8.受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社会孤立的风险越低。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社交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 9.社会文化因素
在不同的文化中,社会孤立的流行率有所差异。研究发现,“个人主义”文化氛围浓厚的北欧国家的老年人往往比南欧国家(更为注重家庭的文化)的老年人更少感到孤独。Savikko等对芬兰随机抽取的大城市、小城市、农村共6个地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孤独感的发生率大于城市。
高龄者社会孤立的危害[3]
高龄者被社会孤立的可能性极其高,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发的严重。
- 1.生存意义的降低
例如“不与人交谈,邻里之间无交往,困难的时候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等一系列被社会孤立的状态若长期持续,高齡者的生存的意义也将逐渐丧失,对生活的不安也会压渐加重。
- 2.高龄者的消费受害
不少不法经营者打着为高龄者的“钱”“健康”、“孤独问题”考虑的旗号,巧言令色地唆使高龄者,实则是瞄准了高龄者的养老金、储蓄等重要的财产,这与高龄者社会孤立的状况有关。
- 3.高龄者犯罪
超高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齡犯罪者也在持续增加。一般认为,当社会福利政策的不完备,再就业环境的问题,以及由贫困带来的对未来的不安等容易产生犯罪。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事实表明:大多数生活困苦的高龄者几乎未染指犯罪。这样考虑的话,这些罪犯的共同特点是“孤独”,而不是贫困。
- 4.孤独死
在日本,长时间无人看守,最终导致孤独死的案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持续报道。孤独死的人群有如下共同特点:没有朋友,不参加社会活动,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等。事实上,要改变这些并不是没有办法。即使无心经营人际关系,也要有最低限度的在乎自己的朋友,这是预防晚年的孤独死的一条“生命线”。如果不擅长与陌生人交流,可以经常与亲人联络,更加珍惜尽在眼前的亲人。此外,伴随年龄的增长,孤独感增加是人之常情。因此,人必须要正面面对孤独。最终「守护」我们的,还是自己。应该有这样的一份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