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留白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留白效应,也称留白法则

目录

什么是留白效应

  留白效应中的“留白”中国画上的一种手法,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手法以无胜有,有无相生,是一种巧妙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智慧。

  留白效应指人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自我补充,并且在进行这种联想和补充的过程中,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效应,印象将会变得更加深刻。例如,当我们看到缺口的圆环,就会在心里默默给它补全,形成完整图像。因此,缺口的圆环,往往比闭合的圆环更令人印象深刻。慢有时即是快,少有时即是多,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有时不如缺一门,运用好“留白效应”可能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1]

留白效应的来源[1]

  1911年,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在卢浮宫被盗走,原来挂画的地方只留下了一方空白。但神奇的是,居然有不少游客前来观赏这面空荡荡的墙壁。据统计,《蒙娜丽莎》被盗的两年间,来参观空墙的人数比过去12年参观《蒙娜丽莎》的人数还要多出一倍。所以,也许是白墙给游客们带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让游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不完整或不完美的印象反而能给人更多遐想,能让人印象更深刻。以无胜有,有无相生最大的吸引来源于未知。

留白效应带来的启示[1]

  1、人际交往中,要适当留出一些空间,保持一些距离。在做事情的时候,要适当地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让其有思考、反思的时间。其实,最能维系好一段关系的根本,不是亲密无间,而是亲疏有度。

  2、家庭关系中,父母给孩子适当的“留白”,当彼此间意见相悖,不要急于批评或者是反驳,都应该给彼此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3、文学创作中,开放式的情节和结尾,更引人遐想、回味无穷。就像电影拍摄中,适当的留白也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留白效应的运用

教学领域

  ①在教学中,也存在着“空白”效应。教师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教师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白,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教师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中国现代教育,选才的方法和依据从来未变,考试成绩一直是选才的唯一依据。学校教育永远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在教学中,教师为追求升学率,往往把“满堂灌”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象个机器人一样忙于听课,忙于记笔记,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来不及消化就吞进肚子里去了。“堂上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忆笔记,考完忘笔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明白心理学中的留白效应神力后,在使用时要注意掌握时候,并不是留下任何空白都能起到效应的。也就是说,留“空白”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一要掌握火候,二要精心设计,找到引与发的必然联系,并在点拨之后,使学生有联想,有垂直思考与平面思考的交叉点。

  ②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白”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一次,有位老师朗读课文《孔乙己》,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全班学生肃然,课堂顿时寂寞——他们沉浸在思考之中。是孔乙己的悲剧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这位教师维持着这种“课堂空白”,并不急于讲课,让学生继续自己去咀嚼、体味文章的内涵。两三分钟后,一个学生长吁了一声,课堂又活跃起来了。这位老师马上抓住时机提问:孔乙己这个人似乎很可笑,但你读完之后,笑得出来吗?有什么感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孔乙己既可怜又可气。”这位老师感到很满意,因为他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正确理解了教材的意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留白效应”。可见,只要课堂留白留得恰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白”,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引导与探究、教材内容创新与内容拓展上,始终给学生留有一片自我发展的蓝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践体验几个方面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留白手法”的意义就在于让教师精讲、有意义地引导,能预留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自主调试的空间,让学生思维在“松”与“紧”的结合中,用学习饥饿的心理需求,激活思维,使之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相反,如果忽略了“留白”,依旧停留在争分夺秒、高强度、快节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在不停的被动学习中泯灭独立思考意识,在不断丧失自主探究、实践体验机会的同时,变成只会学习文本知识而缺少实践创新精神的学习机器。

  “留白”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一定要掌握火候、精心设计。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可以“留白”的地方,如,在“学案导学”中,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在“点拨自学”中,给学生留下自学空间;在“交流解惑”中,给学生留下交流空间。

  课堂“留白”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教师要把课堂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企业危机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留白效应也称“留白”法则,是指在危机处理中,企业不能盲目封闭自己的转圜空间,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回旋余地。

  “留白”效应要求企业在“危机处理资源准备”和“危机影响控制”两大层面留出一定的空间。一方面,企业不应仅按照危机影响评估的“最低限度”进行资源(例如团队、物力支持、方案等)准备;另一方面,企业也不可从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限”来尝试控制危机的影响(像信息管制、赔偿方案、客户关系等)。在对外沟通时,“留白”效应尤显重要。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为不可测度的事态、无法预言的前景,预留进退趋避的余地——也就是说,对外“留白”意味着“缓冲”。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含有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污水泄入松花江,社会上开始流传哈尔滨啤酒水源将会受到污染的传言。一时间,哈啤集团的新闻发言人成为记者们“包围”的焦点。但自哈啤被全球最大酿酒企业之一的美国AB公司收购以后,承袭了外企严格的公关制度,哈啤高层保持了缄默,等待位于美国圣路易斯市的AB总部发来决策意见。这无疑为问题的妥善解决预留了足够的回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的压力。

职场发言

  职场留白是一种艺术,一个人要注意给别人留有转身的余地,自己才有大道可行。现在的人们考虑问题都喜欢来个相对思考,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所以,不能说太绝对的话和一切直接接触或伤害别人情感的话,更严格地说,在和别人接触过程中,最好少使用一切确定的词语,如“一定”,“必须”怎样怎么样,与他人相处的奥妙,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苏青荇,Llyn,Dan,陈cc.

评论(共4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留白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60.249.251.* 在 2017年5月10日 00:18 发表

為什麼,沒有人引用留白效應時發言說最早發明留白效應的這一個句子,是台灣約翰納許朱道弘所寫的小說呢?

回复评论
M id fa984e022237db34435707ea2ddff519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12月12日 08:14 发表

孔乙己既可伶又可气。 错别字

回复评论
Llyn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12月14日 09:25 发表

M id fa984e022237db34435707ea2ddff519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12月12日 08:14 发表

孔乙己既可伶又可气。 错别字

谢谢指正,已修改~

回复评论
M id 0a5cd948e03d3c6b3a79ce579f8fd276 (Talk | 贡献) 在 2023年5月4日 20:19 · 广东 发表

如果开车一族都运用留白效应,就不会有那么多怒路症导致的悲剧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