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农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物理农业(Physical Agriculture)
目录 |
什么是物理农业[1]
物理农业是以电学、磁学、声学、光学、热力学等普通物理学与环境、生物等学科相交叉形成的新学科、新理论,以电、磁、声、光、热等物理方法为主要特征,以保障绿色无公害植物、畜禽、水产品能够安全、高效、优质生产为目标的农业产业。
物理农业的产生[2]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开始研究物理单项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如日本等国就对磁场处理种子进行研究,效果非常显著。我国对物理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速度非常快,如声波助长这项技术已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多种农作物上进行了试验,花卉、蔬菜效果比较明显。我国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物理农业的发展,如辽宁省在应用和推广物理农业上非常积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系列产品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物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着诱人的前景与潜力,所以向高尖物理农业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物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一定会更高、更广。
物理农业的特点和优势[3]
相对于化学农业,物理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1)无毒无污染,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对生态环境没有危害,绿色环保。
(2)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低,是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有效技术手段。
(3)能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作物早熟并提前上市,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高。
(4)肥、药源几乎不受自然天气影响,无流失,效率高。
(5)使用安全可靠,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无任何危害。
由此可见,物理农业可以避免化学农业带来的多种弊端,优势明显。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能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既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又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发展物理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
物理农业技术的重要性[4]
1.发展物理农业技术有利于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发展物理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发芽率,缩短出苗时间,在整个植物生长环节中,减少化肥、农药的购买量和使用量,节省资金,缩短植物的生成周期,使农产品的成熟期提前,提早上市,大大提高价格;另外,由于很少施用化肥、农药,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在使用物理农业技术后,生产环节的投入减少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上去了,上市时间提前了,产品品质提高了,农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在增收的同时,更有积极性购买物理农业设备,这样就形成了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发展物理农业技术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
食品安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目前,全世界都非常重视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全球人口依靠农业生存,生产绿色的、低残留的、营养全面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发展物理农业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在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荆的使用后,可以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甚至是“有机食品”。而市场上,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业产品的需求正在呈指数倍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身健康问题,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其价格也是一般农业产品的数倍。
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参与了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在农业产地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甚至农业产品的运输销售中都涉及物理农业技术,越来越多的地区建立了农业示范区或标准化示范基地。各级乡镇也在广泛开展基于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的农民技术培训,通过农民参与、政府指导、市场需求来实施农产品战略,发展集聚型农业,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生产优质农产品带来的利益和好处,也确保了农产品源头的安全。通过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品的品质,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发展物理农业技术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还不能完全按土壤需要科学使用化肥,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和某一营养素过高,造成土壤养分循环利用率降低,甚至土壤富营养化,非常不利于农业健康生产。
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土壤、水源、空气和农作物都有污染,其中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不可小视,过多地使用农药导致越来越多的病虫产生了耐药性。在一场化学和物种生存的竞赛中,物种为了存活,抗药性越来越强,而农民为了对抗这些病虫害,又不得不加大农药的使用量或加大农药的毒性。这些化肥农药经过雨水和农业灌溉,污染了当地水源,从而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另外,一部分化肥农药经太阳暴晒和风吹,融入了空气,污染了大气环境,在进入大气和冷空气结合后,更容易产生酸雨。在使用农药时,对所有生物都是一场灾难,它不会有机选择生物,害虫、益虫会一同被杀灭,而鸟类以受污染的虫类为食,导致越来越多的鸟类死亡或繁育困难,这就破坏了正常的生物链。化肥农药不当使用产生的不良后果,更多情况下是无法补救的,这对环境对生态都是场灾难。发展物理农业技术正好可以改善环境,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使用科学的方法物理生态除虫除病,减少化肥农药污染和有害物质的扩散,保护环境和生态,让农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农业。保障生态,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4.发展物理农业技术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近年来,国际农作物价格一路上涨,并且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被少数食品公司和食品投机商垄断,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并没有订价权。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已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这种自给自足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在粮食问题上,不受制于人,能够保证社会稳定,只有基础粮食充裕了,才能更好地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大工业,才能创造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一切的经济发展都是靠基础农业为保障前提的。
我国是WTO成员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在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业产业提升,实现农产品品质升级,有利于打破国际农业贸易的绿色壁垒。欧美许多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工业反哺,对进口农产品实行绿色壁垒,只有我国的农产品品质提高了,大力发展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生产有机绿色产品,才能进入相应的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发展物理农业技术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具有国家战略性意义。
物理农业技术的种类[5]
物理农业是以光、电、磁三要素作为支撑的包括光助素、调光素、激光和磁化育种等在内的一整套物理农业新技术。其中很多技术已成为当前革新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之一。
1.核技术
核技术是利用原子核的结构、反应衰变原理及伴随衰变的射线特性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项测试、分析显示和应用方法的总称。包括辐照应用、同位素示踪、活化分析和核仪器应用等技术。
我国的辐射育种始于1958年,至1988年育成突变品种达285个,约占全世界辐射育成新品种的1/3,至1999年底育成推广了605个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约900万hm2。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开展为它增添了新的活力。而离子束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于生物品种改良的研究始于1986年,离子束注入作物引变是能量的沉积、动量的传递、粒子的注入和电荷的交换过程。不仅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广,而且具有高激发性、剂量集中性和可控性,将来还可能发展成定位诱变,成为基因工程的一个有效手段。总之,我国利用诱发突变育成的品种数量、种植面积、社会与经济效益均居世界首位。
用很低剂量的射线照射生物体,不但能刺激其生长发育,还能使生物的生命力、形态和生理生化等发生有益的变化。用高剂量的r射线辐照食品能杀虫灭菌,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色、香、味和质量,叉无残留。辐照果蔬可延长贮藏期,起到保鲜作用。用一定剂量的射线辐照昆虫可引起不育从而达到消灭和控制害虫的目的。其防治效果好,专一性强,成本低,无污染,不影响生态平衡。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上主要用于研究土壤改良和肥料的合理使用。如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固定和损失状况,提高肥效的方法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问题,不少问题是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如分别用32P、86Rb和15N研究磷肥、钾肥和氮肥问题。用59Fe、54Mn、65Zn、60Co来研究微肥。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应用于作物营养、生理研究和农业环境保护。
有些微量元素如64Cu、97Mo的放射性核素中半衰期短,不便农业使用,可用另一种核技术——中子活化分析来研究。包括土壤中元素含量分析;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肥料和饲料中各元素含量,能随时监测和评价其质量;可准确测定食品中多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对作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位置分析、微区分析、深度分析和结构分析,能较准确地研究它们在作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农业环境样品分析,如大气污染和水质分析。核仪器包括中子土壤水分仪、核磁共振谱仪(用于测量各种固体和液体的分子结构)、穆斯堡尔谱仪(研究生物铁蛋白)。
2.卫星、航天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在农业上的运用将是2l世纪现代农业又一主要发展趋势。用GPS进行作物栽培,在英、美、法、德等发达国家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收到良好效果。英国研制一种用卫星定位系统导航的仪器,能为拖拉机等农机具导航,耕翻土壤,检测土壤肥力,根据土壤肥力高低精确地播种,并有针对性地施肥。同时还可将除草剂或农药有针对性地喷洒在有杂草或害虫的地方。美国用GPS进行作物收获,利用收获时获得的产量信息测土施肥和除草,降低了农业成本。在我国可持续性农业不仅要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投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资源,因此精准农业应运而生。GPS的运用可能是精准农业最重要的突破,把精确带进了农业。GPS在定位施肥、喷药、灌溉、播种、耕作等方面的运用,保护了自然资源,保持了生态平衡,真正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卫星、航天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始于1979年,经过20多年的历程,已有长足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概括为:①农业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管理。②在减轻自然灾害中的应用。③农作物动态监测与估产。④遥感资料与辅助资料以及物理或统计模式结合,还可以求算叶面积指数、物候期等。还具有估算土壤湿度和植物水分状况的特别潜力。可见光遥感在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都已广泛开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种更先进的空间遥感信息——微波遥感迅速得到扩展,弥补了可见光遥感只能在晴天条件下工作的局限性,更好地发挥了遥感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潜力。科学家利用太空失重下的自然辐射,以及高能重粒子和微重粒子对植物细胞功能的协同作用,诱导细胞生理、生化变化和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目前美国、俄罗斯及我国都先后培育出了太空番茄、太空小麦和太空水稻,使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都有很大提高。近期,美国和日本科学家正在联合攻关,建立太空农场,培植太空作物。
3.磁处理技术
磁处理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农业物理技术,具有生理损伤小、操作简便、快速和有效等特点。广泛用于诱变育种、诱变机制、促长增产和杀菌保鲜等研究。包括应用磁场直接处理种子和用磁化水浸种或农田灌溉。利用电磁场处理农作物种子是电磁生物效应研究最早、在农业上应用最多的一个方面。种子经适当的磁(电)场处理后,可使各种酶的活力增强、种子的呼吸强度提高、促进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发达、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还可促进幼苗生长并提高植株的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电磁场种子处理技术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还可以利用其产生的各种变异为诱变育种提供良好素材。磁(电)化水是指以一定速度流过适当强度并与水流垂直的磁(电)场的水或水溶液。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在农业生产中,用磁化水浸种、灌溉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通过大量研究资料统计分析认为,粮食作物的适宜磁感应强度为0.1~0.2 T,瓜果类作物0.2~0.4T,磁化水处理作物种子的最优组合是O.15T,4次或2次切割磁场。此外,还有用磁场处理土壤,使植物在超过地磁场的磁场中生长。如直接制成磁性肥料施加到土壤中或喷施在叶面上。磁化水还具有杀菌、除垢、防垢等作用,若用磁化水冲洗果蔬,可延长保存期,具有保鲜作用。
静电技术是电磁生物效应研究的又一方面,用于静电分选和静电喷洒农药。为了进行精量播种,必须对种子进行严格的分级、精选。利用各种不同活力的种子在静电场中取向(或位移)场强的差异,将不同活力的种子进行分级。早取向(位移)的是活力低的种子,晚取向(位移)的是活力高的种子。静电分级机还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促进生长等作用,还可以清除混在其中的杂草种子。静电喷洒农药就是在喷粉或喷雾器的喷嘴处加上一个带静电的旋杯,农药经旋杯时被粒化和雾化,喷洒全面、附着力强,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既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4.激光技术
用低剂量的激光对农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照射,可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促进种子早发育,提高种子的新陈代谢能力,并使出芽率和出苗率提高,幼苗的叶绿素提高,根系发达,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和促进提早成熟,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作物生长期照射幼苗,可促进作物生长与增产,并且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效果全面,且无毒、无污染,此技术被称为“激光追肥”。用激光照射过的灌溉用水易被植物吸收,还能很好地清洗土壤中过多的盐分,也能达到早熟增产的目的。
激光诱变育种是利用激光因子引起生物染色体、DNA畸变,从中培育新品种。目前,通过激光诱变可以得到不同成熟期、不同株型、不同粒型、不同品质的农作物良种达40余种。与辐射育种相比具有激光作用温和、成活率高、诱变类型广、有益突变多、能使远缘杂交成功、育种周期短以及对辐射有修复作用等特点。
激光照射农产品可延长贮藏期,激光还有杀虫灭菌的能力。此外,还有激光除草、激光整地、激光预报天气和激光检测作物病因等。
5.植物声频控制技术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及其产品是物理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技术是我国生物物理学家侯天侦于1995年发明的。他针对植物普遍具有自发声和接受声的特性,精确地测定出植物的自发声和接受声的频率,并通过频谱分析,找到了能够刺激植物生长的最佳频率和波段,使之与植物的自发声发生谐振,匹配吸收,增加植物的光和作用和综合吸收能力,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产、优质、抗病的目的。植物声频发声器操作简单,支放在地里可向周围发射声波,根据不同作物及当时的温度和湿度选择不同频率的波段,一般每周3次,每次3 h,一只发声器发出的声波可覆盖大约7hm2的作物。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30余种作物、蔬菜、花卉和果树上进行了为期7年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营养品质、增强抗病性能、延长贮藏时间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且不污染农产品,表现出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物理农业的产业化[6]
农业中的物理技术上升为物理农业,也就是它作为一个产业所必须具备的上、中、下游产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发展的经济特性已经初露端倪。作为物理农业的上游产业就是全社会对优质无毒农产品的强劲、持久的消费需求,即永续的食品产业;中游产业就是物理农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为其提供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原材料的产业;下游产业通常是满足物理农业生产模式要求的种、肥生产产业。当前的形势是上游产业对中游产业,也就是食品产业对物理农业形成了促成压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成为社会对物理农业的一种寄托。
1.食品安全的推动
物理农业要成为一种产业,就需要建立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来满足食品产业的安全需求,传统的单机或简单的装备组合,既不能构成物理农业,也不能形成对化学品农业的增产、植保和防疫优势。过去的几年内,大连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尝试着应用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等物理农业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然不能满足彻底摈弃农药的植保方式,也仍然不能百分百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因此,物理农业作为产业仍然需要人们的努力和探索。
2.物理植保技术的推动
影响物理农业作为产业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是能不能用物理的方法完全替代化学品植保农业。
土壤病虫害,如根结线虫、蛞蝓、韭蛆等以及引起枯萎病的镰刀菌等,使用电处理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其技术会很快达到完美的状态。再有冬虫夏草的培植,已有冬虫夏草的工厂化栽培设施在运行,其中人工模拟原产区的气候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培育冬虫夏草的土壤一直未能满足周年生产需求。冬虫夏草的连作障碍问题远比蔬菜重,特殊用土的采购成本很高,如不换土第二茬几乎不再生长,厂家寻求热力消毒方法、化学方法和臭氧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至今无解。科学研究表明。培育冬虫夏草的土壤连作障碍是一个生物、化学因子、土壤胶体结构以及与大气相互影响的问题,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实践展示出了综合处理的效果。
对于气传病害,空间电场防治技术已经能够达到100%的防治水平,进一步的事情是建立每种作物的空间电场预防病害的规范。
对于地上部分的虫害,对光、色、味、性诱剂有趋性的害虫可以实施有效的物理、生物防治,因这类技术在设施生产中可以减少30%-40%的杀虫剂使用量而被肯定。其中,防虫网、灭虫灯、诱虫板和性诱虫装置等都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唯一难以防治的就是地上爬行类昆虫造成的虫害。虽然有了前述很多灭虫技术装置等,但对螨类、白粉虱和无翅蚜虫等仍无完全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但这并不悲观,最近一段时间一种热力灭蚜枪正在试用,在预防蚜虫和螨类传播的烟草花叶病毒病方面效果理想。
由以上涉及的物理植保技术奠定了环境安全型温室的无毒蔬菜生产模式,也逐步形成了物理植保技术装备的产业基础,为物理农业的产业化充当了排头兵。
3.防疫与环保物理技术的推动
防疫是养殖业的头等大事,在抗生素滥用和各种疫病频发的情况下,物理防疫技术异军突起,空间电场自动防疫技术、等离子体与臭氧灭菌技术、生物安全指引下的畜禽舍建造模式的应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能够自动预防疫病的养殖方式。空间电场自动防疫技术在口蹄疫、猪蓝耳病预防方面效果突出,空间电场、臭氧在粪道中灭菌效果显著,家禽大肠杆菌病、猪黄白痢发病率均显著下降。近几年,因空间电场自动防疫技术的出现,畜禽舍的建设已开始引入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的设计概念,如将保育床高度提高到50cm,仔猪的黄白痢发病率就可下降60%,而且一些大型养猪场已开始设计改造空气净化系统,将电净化引入猪舍隧道式空气循环设施内,以满足冬季全封闭猪舍空气质量、温度的要求,其优点是节能80%,疫病显著减少。
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臭味、粉尘、粪水和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或是资源化处理成为物理农业行业的一大亮点。畜牧场的臭气治理涉及到粪污、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粉尘的控制等多方面,其中畜禽舍内部的臭气、粉尘关联到饲养动物的效益和饲养员的健康,现在已经有了空间电场、隧道式电净化设施来解决这一问题。而粪污和病死畜禽的处理既要讲究生物安全,又要兼顾废弃物的资源化,一种粪污和病死动物燃烧式快速肥料化的装置正在商业化,与发酵法相比此种方法更高效。
水产养殖领域中的水处理与空气霉菌的控制已经成为物理农业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水体中的原生动物、病菌都可采用电动力学的方法进行杀灭。冬季全封闭的水产育苗设施的空气霉菌浓度高于温室几千倍,霉菌毒素弥漫于空气中给人的感觉空气都是苦的,落入水中的毒素霉菌增加了养殖风险,过去采用通风的方法进行毒素稀释,而现在则是采用空间电场对空气和设施表面实施灭菌消毒、净化,此法对高湿环境的霉菌控制具有普适性。
4.品质与产量需求的推动
果菜、根菜类蔬菜以及果品的甜度、酸度、辣味都是品质的控制目标,除了化学方法以外,现在人们更需要利用物理的方法来改善,其中甜度的控制成为物理农业产业目标之一,如水果化萝卜的空间电场、二氧化碳同补技术。而对于动物产品品质的物理控制,人们已经感觉到环境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如伊比利亚的黑猪、南方黑山羊离开原产地其肉质就会发生巨大差异。
粮食安全也推动着物理农业的发展,温度与光照的控制原理、空间电场与二氧化碳同补的产量倍增效应的发现奠定了物理增产技术的理论基础,催生了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控制技术实际上是完全的物理农业技术,温度和光照的控制极大地提高了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而且现在已经深入到了大宗粮食生产当中,其中水稻育苗采用的农业物理技术愈来愈多,催芽到温室育秧融入了温度、光照、物理增产与植保技术。
动物产品的产量需求则是物理农业另一方面的推动力。光质、光照周期对许多动物的生长和繁殖都有显著的影响。如家禽,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光照周期、光质对繁殖、产蛋量、饲料转化率以及一些行为进行控制。在红光下较安静,啄癖极少;绿光可提高仔鸡抗病免疫力,并促使加快生长,但对性成熟后的产蛋鸡不利,会抑制产蛋量。对于种用家畜,可通过延长光照时数来增强体质,而对育肥家畜则采用短日照,以减少活动,加速育肥。现在科学家还发现了空间电场能够有效地预防家禽家畜的软骨病、软壳蛋的发生,这为解决全封闭集约化养殖模式存在的生理障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案例一:物理农业在辽宁省推广和应用的问题及研究[7]
一、现代物理农业相关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在不断地深入研究技术和装备开发中,辽宁省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研究开始由理论和试验研究迈向推广和应用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主要推广应用的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技术,声波助长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等。
二、推广及应用取得的相应成果
辽宁省现代物理农业目前在技术和装备研究推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技术与装备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大幅提升,同时对应了良好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
在现代物理农业中取决于应用技术节约成本,扩大产出。化肥、农药、种子等资源在现代物理农业中的投入的减少较化学农业不仅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凭借品质的提高,扩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绿色无公害食品在农资价格飞升的当今备受青睐,所以更加凸显其经济效益。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为例的部分装备提供社会化服务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一台机子一个春季作业期播种75-90 万吨,加工费以0.36-0.40元/公斤计,可以收入30000左右,除去成本可以盈利15000-20000元。
2、生态效益
辽宁省的农业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省内30% 人口饮用水被磷与氮污染,61% 湖泊存在富营养化,98 年国内共发生22 次赤潮。化肥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与这些现象有很大关系,相应也会引起土壤板结及有机含量减少等现象。而现代物理农业较化学农业不仅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全面有效防治生长作物的虫害与病害,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3、社会效益
特指物理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综合应用对农业和其相关产业的影响。现代物理农业能提高农民收入及农业产出率进一步提高该部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并为促进农业较先进的生产力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服务。部分地区依靠一些先进实用的装备建造了高新农业示范区和以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产业,使得农业结构加速调整同时开始全面的改造传统农业产业。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辽宁省现代物理农业发展中存在总体科技水平低,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等现象,故当今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其发展体系里主要问题有如下4点:
1、技术研究基础不扎实
例如植物声波助长技术,从理论上没有得到严格的论证,需要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进一步的突破。现在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技术越来越多,可是没有着眼于农业生产的需求去解决实际环节中的急需重点,去攻关一些技术,而是就技术谈技术,纸上谈兵出现多对一的现象。例:种植业的的物理技术许多,而畜牧业,水产等技术很少。
2、企业在装备研究的科研生产能力不足
大多数的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生产科研能力弱,产品质量不稳定,这制约省内线代物理农业的发展。
3、各项技术推广应用不平衡
比如说电子杀虫、种子磁化等技术已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应用,但是土壤连作障碍处理技术尚在试验,这一项项不利于现代物理农业的技术的推广。总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国内部分省市推广应用,天津、大连等整体推广应用较好,其它就发展较慢。
4、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各层次的认识不一
在省内发展时间很短,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人员与农民对其应用的认识需要提高,同时大多技术是以“看不到,摸不着”的作用方式用作业对象,无法如同化肥、农药直接作用于农作物,这也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四、应对的方法
由实际证明,现代物理农业适合辽宁省省情,是一种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模式,通过研究在促进其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以下4点应对的方法:
1、基础理论研究加强
它涉及磁学、声学、光学、电学、热力学等物理学和环境学、农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部分技术机理研究缺少的技术,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证明其有效性。
2、装备生产能力提升
技术实现的载体是装备,它的可靠质量与完备性能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相关生产企业应由客户反映的问题与情况对现有装备改进,积极组织科研技术力量,尽可能的提高其性能和质量同时提高其技术含量及企业生产力,提供给客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先进的装备。装备开发和应用需要技术依据,应加快制定一些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的生产技术标准,更好的指导技术应用。
3、示范推广力度加大
扩大产、学、研之间的联合、协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提升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相关装备技术企业的技术输入及应用能力。设立全国性的技术示范工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其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支持其技术转化用以解决技术实用化的问题。各级农机部门应申请设立其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结合现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应用体系,提速技术普及进度,增强技术培训,减小技术转化成本,加快技术的转化速度。
4、装备应用扶持制度的建立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装备纳入国家及地方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目录,以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对农民购置相关装备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购置于使用这些装备。用以加快其推广和应用。
- ↑ 韩志斌,孙涛,孙贵权.物理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村实用技术,2009,(第6期).
- ↑ 井玉梅.发展物理农业,推进生态农业[J].北方园艺,2011,(第19期).
- ↑ 邱传凯.物理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农民(上半月),2011,(第3期).
- ↑ 肖心明.物理农业技术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性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第32期).
- ↑ 张丽华,杨建.物理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吉林农业科学,2003,(第3期).
- ↑ 刘滨疆.物理农业的应用及其产业化[J].农业工程,2012,(第S1期).
- ↑ 于洋.物理农业在辽宁省推广和应用的问题及研究[J].才智,2012,(第36期).
高大上假大空的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