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物流空间效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物流空间效益[1]

  物流空间效益是指在“”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物”的空间转换所产生的效益。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空间,也就是说,供给者与需求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由改变位置创造的价值作空间价值。

  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空间效益就是“物”实现空间转换前后给供给方带来的收益的差额,如产品在外地的销售价格高于本地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外地的原材料价格低于本地所带来的额外收益等。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空间效益则是由于“物”的空间转换所带来的效用满足或消费者剩余的增加。这里,效用满足是指由于“物”的移动使得当地没有的但又是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流到当地,且产生了相应的效用,体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物流空间效益的内容[1]

  物流的空间效益伴随着“物”的流动得以实现,内容十分丰富。从“物”的流动方向与流动过程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空间效益的具体内容,即基于集中生产所创造的效益、基于分散生产所创造的效益以及基于中间集散所创造的效益。

  (一)基于集中生产所创造的空间效益

  由于资源、分工和需求等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区域的区域特征日益显现,各区域间在经济系统中的功能分工出现异化。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的差异,其中必然会出现较之其他地区更适合生产某种产品、更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而要充分利用这种比较优势,生产出特定产品,就需要相关的原材料、资本信息、人力、管理等生产要素不断从其他地区流入,以求集中生产,形成本产品相对于其他地区生产产品的优势。此时,物流通过运输搬运装卸储存流通加工信息管理等环节使得各种生产要素顺利流入,促进集中生产的进行,能够创造空间效益。

  集中生产不但能通过规模化获得竞争优势,还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在美国硅谷,其中约60%的企业是以信息为主的集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约40%是为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第三产业公司,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等公司。这些企业在此聚集,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撑、彼此关联的产业群,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力经济效益

  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也是通过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但由于集中生产的产品需求市场却相对分散,有时可能覆盖国内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可以覆盖一个国家、若干个国家甚至全球区域。在一个小范围内集中生产的产品可以覆盖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候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这时,物流通过各作业环节将产品从集中生产地转移到分散的需求地,从而创造空间效益。

  (二)基于分散生产所创造的空间效益

  与集中生产相反,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产品生产方式、产品技术经济特征以及社会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还广泛存在分散生产的情况。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完善的物流体系的支撑,能够使与之相关的“物”实现顺利流动。

  分散生产的情形在现实中有很多。例如,粮食生产是在一亩地一亩地分散生产出来的,而且也必然是在适宜的耕地上分散进行的。这是由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所决定的,不可能出现将其他的土壤、化肥、种子等集中于某一块地进行集中生产的情况。而一个大城市的需求却相对大规模集中。在这一过程中,物流活动通过实现粮食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的顺利流动和粮食向需求地的顺利流动创造空间效益。

  再如,一个大汽车生产系统的零配件通常也是典型的分散生产方式,往往一个大汽车厂的零配件生产协作厂家成百上千,地域分布相当分散,各个零件协作生产厂家在当地生产某一零部件,最后集中在一个集装厂进行装配,这是由汽车制造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的。同样,物流活动对汽车生产与销售的支持也能创造空间效益。

  (三)基于中间集散所创造的空间效益

  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细化,使得生产环节变得越来越繁多,需要资源、能源、人力等经济要素的频繁流动予以支持。由于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追求和生产者对利润的追求,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得商品交易往往要借助于中间集散地才能顺利实现。集中交易能够极大地降低流通成本。如果交易双方直接一对一地进行交易,那么每种商品都需要交易一次,如果需要的产品种类巨大,那么所产生的流通成本可能会超出交易本身所带来的收益。而通过中间集散地的方式,在众多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加入一个中转环节,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中间集散地是指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双方交易的困难,而出现的并不以最终消费为目的,而是主要以中间集散为目的的集中交易市场(也可能包括一部分最终消费,但不占主要部分,这也是中间集散地区别于一般的市场的重要特征)。中间集散地的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中问交易的平台,集中交易双方的需求,促使交易信息能够在平台上得到较好的流动与利用,避免交易双方在寻求交易对象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发生的额外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交易成本。

  (四)基于弥合生产需求分散所创造的空间效益

  现代社会中生产与需求的空间差十分普遍,而现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除了大生产决定的供应分散之外,自然地理、产业集群和社会发展因素等也造就了产品生产的分散。例如,南方生产的荔枝、桂圆等水果在全国都有广泛的市场;农村生产的粮食、蔬菜也被运输到远方的城市消费;东北大米、木耳等特产被端上了南方消费者的饭桌等。现代人每天消费的物品几乎都是相隔一定距离甚至十分遥远的地方生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由过去的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变成多对多的关系。

  每种商品的生产者面临众多的消费者,每种商品的消费者也面临着对众多生产者所生产产品的选择。这么复杂交错的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差都是依靠物流来弥合的,物流也从中取得了利益。这就是物流这种经济活动取得的空间效益。

物流空间效益产生的原因[1]

  物流创造空间效益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会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地区转移到高价值地区,便可由不同空间的价值差获得利益,即取得了价值。

  (一)外在动因

  物流的空间效益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资源分散化以及生产和需求等的异地化。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企业的采购、生产与销售日益国际化,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分散,再加上资本逐利性的驱使,客观上要求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拉大了物品供应地与消费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地域范围,使得资源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实现流动与重组

  (二)内在动因

  在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出于交易便利、降低交易成本和需求分散等方面的考虑,必然要求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并且由于资源、需求等的异质性,这种集中趋势进而引起了不同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异质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各区域必然会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有着自己特色的产业结构。这种差异性会驱动经济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经济资源的流动能够产生一定的效用(满足生产、生活、国防、战备等方面的需要)或者能带来一定的效益增量。

物流空间效益案例分

案例一:格兰仕集中生产效益[1]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兰仕)的成功法宝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依靠集中生产、规模生产,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实施低价策略,以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格兰仕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一般大型企业集团的哑铃模式(一头是设计,一头是营销品牌,中间是生产环节,整个产业链条都做),而是采用橄榄模式,即专做制造,前面的设计、后面的营销和品牌都由别人去做。正因为专注制造,格兰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为可观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奠定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地位。同时,开放的全球采购是格兰仕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又一把利剑。格兰仕凭借规模化集中生产的优势与自身品牌的良好口碑,放眼全球进行原材料采购,不但没有库存包袱,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参与合作,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竞争优势。

  此外,格兰仕的成功也离不开完善物流体系的支持。格兰仕的物流业务主要是以招标的方式委托或外包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作,公司只是借助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公司进行数据沟通,及时掌握货物的流向。但可以断言的是,第三方物流服务通过实现货物空间转换所创造的可观的空间效益是格兰仕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否则其全球采购、集中生产与全球销售都将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崔晓文主编.物流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iffany,KAER,Lin,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物流空间效益"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