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产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y)
目录 |
什么是版权产业[1]
版权产业是指生产经营有版权属性的作品(产品)并依靠版权法及相关法律保护而生存发展的产业。具体地说,版权产业是指与复制、发行、传播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有关行业和收集、储存与提供信息的产业,即利用版权资源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版权产业的特征[2]
版权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无形性。版权产业是一种无形产业。
(2)文化性。其含义是指版权产业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文化成果,发展版权产业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是创造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
(3)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版权产业像其他产业一样包括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环节,其具体表现是作品的创作、出版、发行、服务、版权贸易以及版权资源开发等。二是版权产业既是文化产业,也是经济产业。版权生产既是一项文化活动,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它是文化工业,很大程度上又是一项追求利润的商业活动。三是版权产业是与许多产业紧密相联的。
版权产业的产生与发展[2]
版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产业,美国在1977年就确立了。为了加强版权保护制度的建设,美国在1976年修订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版权法。白此,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由过去以农业、重工业为主转变为优先发展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01年美国版权产业的净产值为7912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68%。
有关美国版权产业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从1977年到2001年的24年间,美国版权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他非版权类经济部门和总体国民经济。而核心版权产业的净产值(5351亿美元)对于2001年GDP的贡献达5.24%,超过了美国制造业中的任何部门,也超过了所有主要制造业产值的总和。无论是从版权产业对GDP的贡献,还是从它带动就业和出口贸易方面来看,迅速崛起的美国版权产业都是美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
事实上,现实中的版权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样不容忽视。但中国起步较晚,以第一部著作权法的诞生为标志,版权制度建设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并且,由于版权产业的文化属性,国家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加强监管,却很少从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经济的层面强调版权作为产业的意义。而这恰恰是欧美国家所特别重视的。
版权产业的构成[2]
(一)美国的版权产业
美国把版权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单独的产业来看待。按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的说法,属于版权产业的行业分为以下四类:
1.“核心”版权产业
其特征是创造有版权的作品或者受版权保护的物质产品,主要对享有版权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复制、生产和传播。如影视业(电视、电影和家庭影像);音乐和录制业(音乐出版、唱片、磁带和CD);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业;计算机软件业;影剧院,广告业,以及电台、电视和卫星广播业等。
2.“部分”版权产业
这些行业的产品中只是部分享有版权。较典型的是纺织品、玩具制造、建筑等。
3.“发行”产业
是对有版权的作品进行批发和零售的产业,以分发为主,将有版权经济属性的产品分配到商人和消费者手里。如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图书馆和为发行服务的运输业等。
4.“版权关联”产业
是指生产和维修计算机、收音机、电视机、收录机等设备的产业,因为这些设备主要用于利用享有版权的作品。
以上四大类别,被统称为“全体版权产业”。在美国,由于“全体版权产业”难以准确而有效地反映版权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关统计和研究更多的是从“核心版权产业”的角度进行的。
(二)我国的版权产业
在我国,版权产业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主要指版权(作品)生产;书报刊的印刷、发行;出版物资供销;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软件版权贸易等行业。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闻出版业。显然,我国出版业的概念不能包容现代版权产业的全部内涵。但如果不算发行业的话,这已经非常近似美国关于“核心”版权产业的划分了。
(三)版权产业环节
从版权产业的各环节来看,它包括版权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版权的原始生产与再生产是指作者创作出有版权的作品,再进行复制和发行;版权经营是通过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而实现的各种经营活动;版权管理是版权行政管理机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版权的法律、法规,开展打击版权经营中的盗版侵权行为、进行版权登记等各项工作;版权服务是版权产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法律咨询、版权代理、版权纠纷的调解、版权集体管理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版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版权贸易构成了版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因为版权产品只有通过贸易渠道销售出去,才能使版权产业部门收回投资,获得利益回报和资金支持,才谈得上壮大和发展。反过来说,版权产业的发展又极大促进了版权贸易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