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灰市交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灰市交易(Gray Market Trade)

目录

什么是灰市交易[1]

  灰市交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在短缺情况下由国营商业工作人员为与之有私人关系的买者提供购买短缺商品优惠权的特殊的交易关系。

灰市交易的特点[2]

  第一,模糊性。

  这种交易究竟合法还是不合法,政策上允许还是不允许,经济上合理还是不合理,很难说得清楚,更难划清界限,比如,有些商品或物资由于紧缺而供不应求,面对众多的求购者,商品和物资的控制人总有可能超越配额初正常排队秩序的限制,把部分商品和物资卖给自己的所谓“熟人”或“关系户”,从中获取某种好处。这些交易往往都是在制度允许的“机动权限”范围内完成的,因而很难找到确凿的把柄对其进行指责。灰市交易长期受到公众谴责而又常盛不衰,这恐怕是重要缘由之一。

  第二,分散性。

  灰市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也不可能集中交易,大都一对一地进行个别交易,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灰色市场是一个高度分割的市场,是一个互不联系的市场,尽管这种关系广泛存在着,但参加交易的个体只能涉足自己那个特定的领域,对于其他人的这种交易,其规则是“尊重”其“隐私权”,不关自己的事不要乱打听。即使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互相都知道对方在做某种“买卖”,但都心照不宣,各自为战,你于你的,我干我的。当然,这种交易也有合伙进行的,也有以团体名义进行的,但这并不影响“圈里人”和“圈外人”的划分,只不过是把分散的个体扩大了而已。

  第三,隐蔽性。

  灰市交易的内幕一旦被捅穿,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等丑闻就会暴露出来,即使情节没有多么严重,让同事或“外人”知道了,面子上也不好看。尤其是获利的情节,更:不能留!下把柄让他人知道,以防将来被查处。熟知这种交易规则的人,为了办成某种事,无论是事前“上贡”还是事后“回报”,都要讲“策略”,以不留下任何痕迹和把柄为最妙。

灰市交易的具体形态[2]

  1.灰市交易权

  进入灰市交易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进来。作为灰市卖方,手中必须掌握某种紧俏资源,比如,物资配额、商品信息、批件、签证等等,并且有权决定这些资源的出售转让和使用方式。作为灰市买方,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与灰市卖方相交易的交换筹码,没有这种交换筹码,就不可能进入灰市。但光有这种交换筹码还不够,还要通过各种办法与灰市卖方拉上关系,取得灰市卖方的信任,否则,即使你手中有交换筹码,由于对方担心你的可靠性也会拒绝与你交易。因此,取得灰市交易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对等式交易

  在对等式交易中,灰市的卖方和买方在交易中处于对等的地位,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财权、物权、人权或办事权。他们之间互有所求,你给我弄20立方米平价木材,我给你弄50吨平价煤炭;你破例安排我一个子女就业,我为你爱人调换一个好的工种。他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是平等的,是因为你能给我办事,我也能给你办事,在互相为对方办事中谁也不吃亏,都能从中得到好处。

  这种对等式交易,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物物”交换或“事事”交换。当卖方出售自己掌握的紧俏资源时,买方除了支付必要的平价“货款”之外,不需对卖方给予的特殊好处直接回报,只要自己在下一次交易中作为卖方给对方同等规格的好处就行了。因此,这种交易是一种投桃报李式的互惠交易。

  3.倾斜式交易

  在倾斜式交易中,灰市的卖方和买方处于不对称的地位。卖方掌握着买方所急需的某种资源,而买方又不能通过为卖方办某种事情以吸引住卖方,卖方处于主动地位,买方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对等互惠式的交易显然不具备条件。

  那么,处于被动地位的买方是否因不能为卖方办某种“事情”就会自动放弃灰市交易权呢?不一定。因为卖方手中掌握的紧俏资源是买方所急需的,买方为了弄到它,就会考虑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酬金”以取得购买权。不过,支付“酬金”的量有一定界限。只有当平价加“酬金”之和小于市价时,买方才愿意做这笔生意,否则就会因不划算而放弃灰市交易权。

  在倾斜式交易中,买方向卖方支付的“酬金”是一个浮动量,它的多少由许多因素所决定。比如,人情关系的远近,亲朋好友不送礼也能办事,间接相识则一般要送“厚礼”;另一个因素是卖方“贪欲”的大小,贪欲大的就要上“大贡”,贪欲小的简单打点一下就行了;再一个因素是灰市交易被视为非法而有受到查处的“风险”。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人会因怕要价太高容易被查处而只收少量礼物,另一种是有人会因考虑到风险损失而提高价码。

  4.经纪人式交易

  在发展了的灰市关系中,灰市卖方和灰市最终买方并不直接见面,中间插进了灰市经纪人。灰市经纪人利用其特殊的社会地位编织了巨大的“关系网”,既有本事与各种灰市卖方挂上钩,取得某些紧俏资源的间接批售权,又熟悉灰市买方情况,在二者中间“搭桥”、“对缝”,以谋取部分灰市“酬金”。

  灰市经纪人的“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变成了灰市中间商。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弄来牌照,往往还冠以“公司”的名义。这些“公司”有些是“皮包”公司,没有资金、资产和固定的办公地点,但却从事着倒买倒卖的活动。有的“公司”有一定资金,它们有能力将平价商品一次买下,然后再以市价转手卖出,从中渔利。这些典型的“灰市公司”曾几度扰乱市场秩序,为世人所憎恶,经过这几年的治理虽有收敛,但对其继续为害的能量仍不可低估。

灰市交易的存在条件[2]

  1.平价和议价之间有较大差距

  灰市交易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市场上供给短缺的商品。如果人们能够很容易地从开放的竞争性的市场上买到商品,就不会拉关系、走“后门”去搞灰市交易:由于在短缺条件下,制度上又存在价格双轨制,平价和议价之间有较大差距,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加价区间”,这个区间的加价收入就会成为一些善于钻营的人追逐的目标。只要人们从紧俏商品批售者那里购买平价商品所花费的代价小于商品按议价再出售时的加价,人们就有可能去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塞红包,以买通商品控制人,把平价商品优先卖给自己。因此,短缺程度越严重,平议差价的距离越大,灰市交易的规模也就可能越大。

  2.制度对灰市交易有一定容忍空间

  灰市交易介乎于合法和非法之间,因此,制度法规很难对它做出明确的规范。它经常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既允许存在又不允许存在;既可以制裁又可以不制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制度对灰市交易总留有一定的容忍空间,只不过这个空间有时大有时小。其大小由这样几个因素所决定:①政府的政策取向。当政府的政策向计划、集中、秩序倾斜时,就会强化对灰市的限制和管束,若相反,则会放松。②公众的舆论压力。当灰市交易对公众的利益产生重大损害,怨声四起,纷纷谴责之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往往会对其加强限制和制裁。如果公众舆论压力不大,政府则往往放松管制。③政府监督部门尽职尽责的程度。灰市交易中伴随着大量不正之风,政府监督部门有责任加以查办。当政府监督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而又有较高效率时,灰市交易就会有所收敛。如果政府监督部门不负责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灰市交易就有可能猖獗起来。总之,灰市交易的规模与制度因素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当制度卡紧时,灰市就缩小;当制度放松时,灰市就扩大。因此,制度的容忍空间是灰市交易存在的一个条件。

  3.传导效应的大小

  灰市交易中的传导效应,是指灰市关系存在着一种自发的自我扩大趋势,如果不改变经济环境和强化管制措施,灰市会以较快的速度膨胀起来。比如,关系网的编织会由小到大,开始时甲只认识乙,后来通过乙又认识丙,逐步培育起多边关系;由于灰市关系的存在,相当部分的紧缺资源被少数人用“走后门”的办法挖走,导致经济的其它部分短缺加剧,这会使那些被排挤在灰市圈外的人努力在下一期中进入灰市;从事灰市交易使一些人尝到了“甜头”,他们会自动把买卖做大,进而产生更大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进来。

灰市交易与黑市交易的区别[3]

  灰市交易与黑市交易活动的区别在于,灰市交易虽然是不合理的,但并不是非法,而黑市交易则是非法的。灰市交易的突出特征是双重价格并存,同一种商品,受到优待的顾客支付低价,普通顾客支付高价。前者由供给商按有关规定售给一定量的紧缺商品,后者就只好自己想办法在灰市上以高价购买。

灰市交易的危害和治理[2]

  1.灰市交易的危害

  (1)人为地使短缺加剧。灰市交易关系的存在,使社会上少数人把部分短缺资源的平价购买权垄断起来,他们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之外,还大量按市价抛售。这样做的结果,人为地把市场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在全局性的短缺市场中,少数人凭借特权和“关系”圈起了一个局部均衡小市场,可以尽情地享受平价之优惠。而在这个局部均衡小市场之外,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更加短缺。如果把灰市交易中的囤积倾向考虑进去,人为制造的短缺将更为严重。

  (2)灰市加价无助于增加供给。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作用下,价格上涨会吸引更多的投入,进而引起供给增加。但在灰市关系中,灰市加价尽管大大抬高了平价商品的价格,却不能刺激生产以增加有效供给。因为在灰市交易的场合,获得加价的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国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提高了,但生产者的收入却没有改变,生产者仍然只得到按国家牌价计算的收入。这样,生产厂家由于缺乏利益驱动而无积极性增加生产投入,因此宏观短缺有可能持续下去。

  (3)扰乱市场秩序。灰市交易的存在,把统一的市场割裂成几个部分,分别按照不同的规则运行。除了正常的经济因素之外,权力、关系、人情都参与了商业利润的分割,从而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很多人不是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谋取收入的增加,而是削尖脑袋投机钻营,靠拉关系、“走后门”大发横财。这种投机心理一旦形成,扩散开来,它的危害所及就会大大超出流通领域范围。

  (4)加剧分配不公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灰市交易使一部分人不是靠诚实的劳动和贡献先富起来,而是靠歪门邪道发了家,由此引起的心理失衡和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各种偏激行为和骚动层出不穷。

  2.灰市交易的治理

  (1)要加速价格双轨制并轨的进程。许多同志早已指出,价格双轨制是产生灰市交易即某种腐败的主要根源之一。由于平议差价有一段距离,这就为寻租和谋取灰市加价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单靠道德和制度约束还不足以完全制止政府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批售权。这二者结合起来,就使灰市交易成为现实。如果把某些竞争性的商品的价格完全放开,其价格的涨落由市场调节价格水平暂时可能有所上涨,但从长远看,既堵死了一些人凭关系“走后门”套购便宜货的路,又可刺激供给的增加,对灰市交易的治理不失为根本之举。目前的经济形势为加速这种并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许多领域出现了有限买方市场,更大范围地放开一些商品的价格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2)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众所周知,短缺是滋生灰市交易的重要土壤。解决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资源配置。而优化资源配置,单靠市场的力量和功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压缩长线,拉长短线,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增加全社会的有效供给

  (3)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审计监督。解决短缺和价格并轨问题,绝非朝夕之功就能完成,产生灰市交易的土壤将长期存在。除了采取上述治本的措施之外,治标的措施也不可不用。主要是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通过举报、审计、监察等措施肃贪倡廉,惩治违法乱纪和以权谋私者。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某些人即使有参与灰市交易的可能,也会慑于纪律的制裁而却步,在行为上有所收敛。

参考文献

  1. 攀纲,张曙光,杨仲伟,张燕生,袁刚明.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09月第1版
  2. 2.0 2.1 2.2 2.3 宫希魁,金红炜.跨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库 中国隐性经济问题研究[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3. 何家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册[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01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林巧玲,Mis铭,林晓辰,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灰市交易"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