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法人名誉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法人名誉权[1]

  法人名誉权是社会对法人的信誉、外在形象、经营特色、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各方面的总的社会评价

法人名誉权的特征

  (1)内容以经营形象为主。法人名誉权的内容直接与法人的经济活动生产经营成果相联,是伴随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能动作用而塑造出的社会形象,即对法人生产经营能力生产水平、资产状况、产品声誉、商业信用、成果贡献等因素的综合社会评价。

  (2)与财产利益紧密相联。法人名誉一旦遭受损害,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收入,导致产品滞销、交易关系中断,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3)法人名誉权被侵害的方式以虚假宣传为主。法人名誉损害方式主要是虚假宣传或商业诋毁行为。通常是采用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以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商品名声或在报纸、电台等大众媒介上进行虚假不实或评论失当而损害企业名誉权。

  (4)法人名誉损害后果不存在精神痛苦。法人名誉损害的后果是造成法人社会评价降低,但不可能使法人自身产生精神痛苦,不同于公民名誉的损害是常常造成受害人精神痛苦和心灵创伤。

法人名誉权的内容[2]

  1.法人名誉保有权。

  法人对于自己的名誉享有保有的权利。名誉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评价,权利人无法以自己的主观力量人为地改变、支配它,而只能对这种已获得的客观性名誉予以保有。保有权的实质问题,是指法人不是以自己的主观力量左右社会评价,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业绩、成果作用于社会,以进一步使公众对自己的价值予以公正的评价。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一是有权保持自己的名誉不降低、不丧失。二是在知悉自己的名誉不佳时,有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进它。

  2.法人名誉维护权。

  法人享有名誉维护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对其他任何人有不得侵害的不作为请求权,任何他人都负有不得侵害名誉权的法定义务。(2)对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名誉权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对侵权人实施民法制裁,并有权请求进行损害赔偿。(3)法人名誉利益支配权。法人虽然对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支配,但是,对于自己的名誉权所体现出来的财产利益是有权进行支配的。法人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名誉,与他人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交往,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我国法律条款中的法人名誉权

  1.《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3.《民法通则》第5条、第101条、第120条的规定。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50条、第151条的规定。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于问题的解答》。

参考文献

  1. 齐书学,赵瑞恒.公证律师辞海[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 蔡菁.索赔人身权损害赔偿.群众出版社,200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Solitude1314,y桑,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法人名誉权"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