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验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水文测验[1]
水文测验是指系统收集、整理和传输水文数据的全过程。水文测验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础,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测验的重要性[2]
水文测验是水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水利规划、水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文测验的核心内容是监测与分析评价水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内蒙古的水文测验工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大量可靠、翔实的科学依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行业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地也都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水文测验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当前,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问题仍然是制约内蒙古全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严重。
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而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水资源监测工作跟上去。例如节水问题、对污水的控制处理、水资源的配置、水权水市场的建立等,没有水资源监测基本资料的支持是不行的。这里提到的水资源监测是大水文观念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为水资源管理、保护、配置和调度等方面服务的水量、水质(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它是水资源管理、保护、配置、调度的技术保障,是经济社会和水利工作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既是水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又是水文监测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水文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水文发展的新机遇,水文工作也必将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水文服务。
当代水文测验的要求[3]
当前社会正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在齐头并进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局部洪涝灾害、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污水的控制处理、水资源的配置、水权水市场的建立等都日显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建立在基本水文资料的收集应用基础上。因此,水文工作的作用不仅限于水利领域,而是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水文资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后,对水文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应对水利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水文工作的新挑战。因此,抓住社会需求,调整传统水文测验方式,并实现水文测验技术创新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1.测验思想的适应性
历史上,水文在许多行业中属于较为偏僻的专业,其发展相对独立,而水文测验又是水文专业里较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水文工作的需求性也提高了,水文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在谋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2005年水利部颁布了《水文现代化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思维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手段,积极推进水文测验方式改革。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和开展长江水文技术创新工作。近5年来,长江水文局自上而下,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使水文职工从思想上意识到要进步、要发展不能局限于过去传统的方式和方法,要与国际接轨(体现在需求分析模式和服务理念),同时又需体现中国特色(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了为防汛服务是水文测验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水文工作的效率和价值。
2.测验规范和标准的适用性
长期以来,水文测验质量管理主要依据现行的国标或部颁的水文测验行业技术规范以及区域水文测验技术补充规定,因此,规范或规定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就显得十分必要。许多现行规范是根据当时的社会需求和技术手段等具体情况而编制的,虽然规范中的绝大部分仍然适用,但部分内容与当前的社会需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或值得商讨的地方。
通常把国家基本水文站网内测站所进行的水文测验称之为基本测验,而把专用站或为某项目进行的测验称为专项测验。基本站的设置时限相对较长,为了能以一种统一的方法和一致的质量标准反映水文的时空变化,基本站断面的选定,均严格按水文测验技术标准实施。而专项测验则因目标的多样性,只能按照工程建设等特有的目的设站,测验地点往往不具备基本站的条件,甚至相差甚远,故目前所颁布的各项技术标准,其内容都未提及专项成果应达到的质量指标,有的更明确地表示其内容只适用于基本站。因此若把基本测验的准则直接套用到专项测验上进行成果质量评定,其结果难以达到测验的要求。
对于现行规范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首先应该思考水文测验精度到底需不需要那么高;传统的水文测验方式方法的精度是不是就一定很高。对于这些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要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逐步理清水文测验规范的合理性,并体现其应有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水文测验的问题及采取措施[2]
(1)防洪工程的综合治理,使水文要素产生了新的变化。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通辽市乃门他拉水库、阿拉善盟夏拉淖尔等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黄河干流、大黑河、额尔古纳河、嫩江、海拉尔河等河流的综合治理,呼和浩特、卓资山、丰镇等城市橡皮坝的建设、拦河枢纽等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加大坡面水滞蓄能力,增加陆面蒸散发和人渗量,从而减小地表径流)、地下水的超采等等,都改变了原有水文要素的规律,闸门流量加大或减小,同级水位流速、流量的变化等都直接影响到水文要素的变化,对分析水文资料、提供水情服务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水文测站要了解掌握流域内工程情况的变化,摸索河道行洪规律,采取相应的测验对策。管理部门的有关科室要开展资料分析和研究工作,如: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水位流量单值化的分析、测流方式的精简分析、各种测流系数的试验等。
(2)新技术的应用,对水文职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遥测系统、微机测流系统、固态存储、超声波水位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每一个水文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水文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才能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
(3)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水文测验固有的工作模式。跨流域调水、河道引水的不确定性、滩地开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家治水方略的调整、水文断面大部分时间河干等,都对水文测验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应走出原有固守断面的工作模式,加大水文巡测和水文调查的力度,尤其应加强渠道测流、水量巡测和引水口门的控制。同时,要重视小流量的测验。在枯季小流量测验中,由于河道串沟多、垂线水深偏大、水位观测代表性不高、流速仪相对位置误差较大、测流垂线布设不足等原因,导致枯水期实测水量产生较大误差。因此,要强调枯季测流减少测次不能降低精度,选择合理断面而不能应付差事。
(4)资料整编与测验工作的脱节,难以通过资料整编指导测验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文资料整编工作逐步由计算机代替了人工计算,整编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资料的一、二、三校 ,缺少了对原始资料的合理性检查、流域内各观测点的一致性审查,出现了个别站点资料不合理、上下游水量不平衡的整编成果。因此,要加强资料整编前后对观测资料的合理性审查,通过水量平衡分析、上下游流量对照、降雨径流相关分析等多种途径,提高资料整编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5)日常测验工作与分析研究结合不够,导致重复劳动、无效劳动。堰闸站泻流曲线的率定、上游站单值化的分析、报汛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等,应该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应用一个,用技术手段减少测站职工的劳动,保证测报工作的质量。要有计划地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试点和专项技术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确保测验工作的质量。
(6)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快速应变能力。目前,不论是水量测验还是水质测验,设备、设施的落后,影响了水文测验的时效和精度。要重视水文测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测洪标准和测验精度,建立备用手段和应急保障体系。在完善常规测验仪器设备配备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水文巡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动测报能力,实现重点地区、重点水域的自动测报系统。增强水文测验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7)服务意识不强,水文测报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水利部[2000]20号文件指出:“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凡不泄密的,要向社会公开,实行资料共享”。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公益性水文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认识水文资料作为一种基础信息资源、社会公益产品,使之社会化、公开化,是水文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步以及新时期水利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有效发挥水文资料价值的需要,是水文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