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
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
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1.提升林业的科技含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但包括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提升林业的科技含量,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的发展不能靠牺牲环境来实现。在林业的发展上,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提升林业的科技含量,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做好林业生态系统的监测和树种结构的调整,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不断提高良种苗培育的科技水平。强化对林业应用技术的研究,注重研究高新林业转化技术,使传统的木材加工和制造技术得到优化,木材利用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提高林产品的经济价值。科研成果要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科研真正做到为生产建设服务。
2.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林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也具有社会性,林业的总体效益非常巨大,但是在很多地方,林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却比较低。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大部分的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使得人口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我国的森林总量较大,但人均森林占有量很低,只有世界人均森林占有量的五分之一。而且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很多土地贫瘠,不利于耕种,同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林业基础产业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以上的几点原因,建立一套完整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意识支持以及社会公众参与这五个方面的内容。
3.加快林业经济体制改革
要改革林业经济体制,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反映林业特点的经济体制。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林业发展的领导,逐步建立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系,按照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原则,对林业生产管理组织进行合理的设置,调整和优化林业生产布局,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明确林业产权关系,逐步推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转让和资源资产化管理。可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做法,不断调整、优化林业企事业组织,构建新的有利于林业发展的产业群体。
4.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林业产业分为三个产业结构,在林业的第一产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的建设。在林业的第二产业,要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林业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从低层次的原料加工,转变为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在林业的第三产业,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努力拓展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林产品的产业链,增加林产品附加值,调整、优化林产品结构,提高林产品的经济效益。
5.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林业立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充分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考虑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要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林业执法力度,对森林采伐实行限额管理,确保森林生长量与采伐量的长期稳定。加强对林地的管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防止有林地逆转,对毁林占地的违法行为,要严惩不贷;要坚持依法治林,使毁坏森林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得到制止。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要提升林业的科技含量,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加快林业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发展的各个层面,才能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