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新闻体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闻体制(News System)

目录

什么是新闻体制

  新闻传播体制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传播宗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经营运作模式等等内容,其中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核心,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构成要素,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新闻传播体制的基本作用: (1)决定着新闻传播业的整体利益取向。(2)决定新闻传播的总体方针和价值取向。 (3)影响着新闻业的经营方式。新闻传播体制按照所有制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国有型体制、政党型体制、公有型体制和私有型体制。

新闻体制的形成

  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来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品种单一而又分级别的党的机关报的体制。全国解放后,曾在短时期内(约两年多)出现过党报、非党报并存,国营、公私合营、私营报纸并存的局面,但不久便用根据地时期形成的党报政策,作为整个国家的新闻制度。民营报纸和民主党派报纸渐告消失,新闻事业(即便是工会、青年团报纸及各类专业报纸),一概称为党的新闻事业,于是由党组织统管了全国各类新闻事业。这种体制之下,报纸的政治调门一样,发表的言论一样,只有新闻因各自报道的领域不同而有所不同。

新闻体制的分类

  A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西方报纸基本上都是私营媒介,以美国为代表。特点: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依托财团;以盈利为目的;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B公营媒介: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公营电台、电视台,以 BBC 为代表。特点: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不受政府控制;半官方机构;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不播广告;


  C国营媒介: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部分发达国家为此种体制。特点:完全依赖政府;政府宣传机构;节目严肃呆板。

新闻体制的改革[1]

  在借助哈耶克二元社会秩序理论对新闻体制创建进行阐释时,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体制的演进出现了两条主线,一方面,媒介当事人在遵守内部规则的前提下自主行动,通过当事人的互动和当事人与规则的互动形成一种自发的“合作的扩展秩序”,在此可以说是媒介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政府权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通过政治行为实施外部规则,形成一种外生制度的外生秩序。具体到新闻业,就是报纸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的人为秩序。我们的新闻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市场秩序与外生秩序的不断冲突与调整的演进过程。

  首先,哈耶克指出,组织具有的强制力往往导致外部规则的越界。由于统治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受到生存问题、代理问题和度量成本问题等的约束。因此,国家的行为常常降低新闻业的经济效益。并且政府的强制行动会导致“强权决定产权”的现象。回顾中国报业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也能对于这一观点找到论据。作为规则的秩序的形成,国家权力机构对媒介的定位的作用非常大。在报业集团的发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由于国家权力部门对报团实际定位于舆论集团作为首要任务,因此导致外部规则对内部规则的挤压。从报业制度演进的艰难历程可以看出,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可以直接剥夺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政府为了强有力地实施其选择的外部规则,可能阻碍内部规则的发展。

  但是,哈耶克更强调内部规则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因为在更深的层次上,报业市场为其赋予一种内部规则,只不过从表面上看是外部规则的变化罢了。因此,尽管其中仍会有积极实施和创新外部规则,但总体上改革进程越来越重视内部规则的培育。

  这种培育首先表现为外部规则不断退出的过程。在中国新闻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外部规则的演进特别突出,不是因为外部规则的决定性地位,而是在于旧体制下外部规则几乎覆盖了报业发展的全部领域这一客观事实。因此,以往体制上每一环节的变化似乎都表现为外部规则的创新。然而,正如哈耶克指出的,外部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内部规则的影响。中国报业改革实际上是报社和从业者与国家权力机构长期的调整过程。权力机构的财政压力和政治新形势促使其在报业领域消极退出,而不是主动地进行制度创新。由于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摩擦与冲突,形成了国家权力机构选择外部规则的体制性压力,而开放社会中外部规则的竞争又形成一种外部压力,两方面的挤压迫使国家权力机构不得不逐步缩小外部规则在报业领域的活动范围,以减少制度创新的风险。

  所以,从动态上,报业的体制改革实际上表现为外部规则的不断退出过程。但其含义颇耐人寻味。这意味着表面上的政府主导型改革实际上只不过是国家权力机构对报社自发改革的一种确认而已。对于报纸刊登广告是如此,对与企业化管理是如此,对于报业集团的发展也是如此。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体制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

  当然,政府组织并不是一味地永无言止的退出,哈耶克认为,组织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可以从内部规则的演进中吸收有用的知识,来改造外部规则,从而使外部规则的运行效率提高。其实,这一点在报业发展中已经有所体现。再者,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竞争,这种类似于制度市场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制度与组织之间产生相互的学习机制,加速制度的演进。

  可以说,中国新闻体制改革既有政治权力机构寻找有利于自己的外部规则的过程;又有作为个体的报社和从业人员为寻求恰当的内部规则而自发从事制度创新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前者涵盖了整个体制改革的内容,而大量的事实表明,在其背后,实际上是内部规则的自发演进。在改革过程中,政治权力机构和报纸从业者都对规则有相应的理解,给予特定的环境条件,两者会达到激励兼容,结果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演变会相互促进;但更多的时候由于政府的迟滞或强制行为,会损害内部规则的发育,为缓解内外竞争压力,降低创新风险,政治权力机构不得不逐步缩减外部规则的作用边界,退出直接的制度创新活动。

  不可否认的是,在报业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两种规则的冲突会一直持续下去,但随着外部规则的恰当定位,内部规则的演进将成为中国报业改革更艰难的过程。因为传统文化、习俗、新体制对旧体制的记忆等都会造成新旧内部规则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到当事人的行动。以后的问题将会成为,新的内部规则如何对旧传统进行改造。

参考文献

  1. 吴高福,唐海江.路径意识与新闻体制改革的演进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新闻体制"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