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新计划经济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新计划经济

  新计划经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指令性经济,主要是指生产决定于消费,生产具有事先性。

新计划经济的提出

  美国学者安迪·波拉克以《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的自我管理》为题发表长文,论述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未来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波拉克指出,遍布全球的成千上万的社会基层组织,如果像商业界、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机构那样,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络,分享它们的庞大数据库和经济模型工具,那就可以立即向民主的、高效的计划经济过渡。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斯蒂芬·博丁顿就出版了《计算机与社会主义》专著,系统地论证计算机的出现促使计划经济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数学技术和60系统规划技术的长远与最终含义很可能与私有制市场体系不相容。中国也有人提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采用市场计划经济模式。

新计划经济的观点

  新计划经济支持者认为,互联网普及之前的计划经济,称为老计划经济。互联网的出现,电脑的大量使用,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新纪元,在这个新纪元中,新计划经济的诞生就有了它的必然性。新计划经济是在超大型数据库、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条件下对老计划经济的补充和发展。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灵活的物流配送体系下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消费进行计划指导。把准确预测消费和计划生产摆在同等的位置上,既有消费品市场的竞争又有计划的和谐,即所谓的新计划经济。

  新计划经济论认为计划经济具有优越性,计划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它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计划经济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生产和消费,可以消除市场竞争的盲目性。计划经济是节约型经济,它不用考虑销售这个环节,而销售环节耗费了人类大量精力。计划经济避免了商品的梯级批发和零售环节所增加的商业成本及庞大的广告费用,也避免了商品积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等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新计划经济论看来,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改进计划经济运作方式以克服根除这些矛盾和弊病,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工具。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运作方式进行革命性改造,使计划经济的优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新计划经济的可能性

  新计划经济论者认为,既然存在客观的经济规律,人们就可以认识它,并自觉地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就是计划经济。早在1939年,苏联数学家坎托洛维奇就已经提出过线性规划的完整思想,开始在苏联计划工作中应用。现今,制作计算机模型、模拟企业生产活动、城市交通运行情况等类似系统的可行性是毫无疑问的。如同博丁顿所指出的,建立这种适用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模型,原则上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剑桥大学应用经济系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肯定了这种可能性。

  新计划经济论者认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计划经济将更客观和更具反应性。过去的各种统计测算误差,加上本位主义和长官意志干扰,造成计划失真、失灵和失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以规范化的预设程序,进行可行性评估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从而完全排除了长官意志和人为干扰。过去计划经济中的人工制订或修改计划,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变化。

  一些人还设想了新计划经济的收集信息模式。新计划经济决策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取决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国民经济运行的要求,建立全面配套的、反应灵敏的、信息高度完备的全国性电脑化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收集信息上,计划部门要从国民经济体系宏观运行和满足市场个体消费需求的微观领域两方面着手。在满足个体消费需求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大批装备计算机销售扫描终端的超级市场,经过大型计算机网络的即时处理,使市场需求信息在24小时之内自动输入生产计划部门。依托同样的计算机联网技术,生产厂家能够按设定程序和指令,迅速做出投产、限产或停产的决定。

  新计划经济论主张计划与市场共存,以计划为主。博丁顿就认为,计划经济本身是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经济的范围内,市场力量在较大或较小的程度上发挥作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计划相互作用,补充计划或者抵制计划。新计划经济论者虽然主张公有制,但同时主张各个公有制企业之间不搞垄断,而进行相互竞争。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效率和计划经济的公平,减轻市场经济的过度残酷竞争和计划经济的僵化。

供给侧改革与新计划经济

  供给侧改革与新计划经济有着本质区别

  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供给侧改革是经济运行计划性在增强、市场地位有所削弱,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新计划经济。但事实上,供给侧改革与新计划经济的主体完全不同。供给侧改革既不会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会走放任不管的“歪路”,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新计划经济是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安排经济活动的,从表面上看,供给侧改革与其有一些相似,但二者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新计划经济的主体是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恰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

  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和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发展经济的主体,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管理管理,政府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企业实行国有国营、对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用计划经济手段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经济建设。同时政府又承担公共产品的提供,如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社会保障就业、职工住房等。

  供给侧改革不是新计划经济。对于供给侧改革应避免炒概念,避免将其理解为“新计划经济”,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供给侧改革。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陈cc,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新计划经济"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