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力资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政府财力资源[1]
政府财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掌握和使用的,在一定形式和程度上能够转化为资金形态的所有有形和无形政府资源的总称。从范围上看,政府财力资源可划分为三类,即财政类资源、国有资产类资源和政策类资源。
财政类资源,就是政府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身份,依据政治权力所筹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以及含国债在内的各类债务性资金等。财政类资源是政府财力体系最为核心的部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达到18903.6亿元和22053.2亿元,与198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l5倍和l9倍。预算外收入也由1981年的601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3826.4亿元,净增3225.4亿元。国家债务性资金增幅也非常明显,2002年国家财政债务合计达到5679亿元,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45.6倍,成为当前政府财力的一项重要构成。
国有资产类资源,就是政府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依据财产权力参与资金收益分配而掌握和控制的财力资源,主要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以及政府可利用的资源性资产等。
政策类资源,就是政府以游戏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身份,依据决策权力所掌握的无形资源,主要包括制度法规建设、财经政策制定和观念意识创新等。政策、法规以及观念创新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中轻松可见。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潜力。
整合政府财力资源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和提高财政绩效,对原有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非税收入、竞争领域国有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土地矿山等资源性资产、政府债权等进行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强化管理,努力挖掘财力资源潜力,做大财政“蛋糕”,提高政府财力资源整体使用效率。整合政府财力资源主要包括政府的资产资源和资金资源两部分。
在保持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盘活存量资产,挖掘、整合政府各类资源潜力,对于做大政府财力资金总量、提高政府支付能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框架,意义十分重大。
1.整合政府财力资源是解决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要求。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财政资金的严重不足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大量闲置、无谓消耗乃至萎缩,形成最鲜明的反差。在减收增支因素不断增多情况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那些闲置、低效资产,将其重新进行整合,转化为可由政府直接支配、使用的财力,就显得极其必要而紧迫。
2.整合政府财力资源是构建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发达市场国家的经验,公共财政支出范围被重新调整为国家安全和政权建设,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领域,社保、扶贫等再分配性转移支出领域,公共投资支出领域。随着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这种调整,必然要求财政重新调整其财力在不同领域的配置,逐步减少和退出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清理和取消各种不符合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补贴,对所有政府财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
3.整合政府财力资源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客观要求。由于大量资金处于预算体制外循环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特别是制度外收入部分,更是腐败的温床。由于目前土地资产管理的不规范,“暗箱操作”屡见不鲜,也造成了大量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因此,从加强廉政建设的角度,也必须要强化对各类政府资源的有效管理,对其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制度的安排实现有效的监督,最终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 ↑ 王振宇,连家明.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对策研究.经济参考研究[J],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