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养鱼策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放水养鱼策略是指专利权人在发现对方侵权后,并不急于诉讼或向对方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而是等对方侵权到一定规模时或对方已经离不开这个专利产品时再发动攻击,这时,对方已是“骑虎难下”,他的市场要求他必须使用这个专利产品,那么,专利权人也就达到了收取高额专利许可使用费的目的。
例如,美国太阳公司和微软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太阳公司对微软发动专利攻击之时,微软的主流软件产品已经离不开前者的Java专利。于是,官司打了几年,微软最终还是屈服了。2004年,微软公司宣布将对太阳公司支付9亿美元以上的专利使用费,以换取与后者之间的诉讼和解。在这个案子中,权利人依靠自己独占实施相关专利赚来的钱,可能远远少于它们获得的赔偿金、使用费。放水养鱼,看鱼儿长大了再来捕鱼,这是权利人的高明之处。
我国企业遭遇的外来专利攻击往往都是西方大企业发起的。他们往往都有很精到的筹划工作。例如,思科起诉华为之前,进行了5年多的准备。日本企业攻击中国DVD行业的计划也酝酿了很多年。它们拉上欧洲的飞利浦,成立了3C联盟,拉上美国的时代华纳成立了6C联盟。仅仅在为发动“专利池攻击”协调关系、准备文件上,它们就耗费了数年时间。
进行漫长的攻击准备,这对国外权利人没有坏处。例如,发动专利攻击之前的放水养鱼阶段,中国DVD整机企业的大规模采购养育了西方DVD权利人控制的下游零部件供应商。当时,由于整机价格较高,西方权利人在零部件上赚取了高额利润。这是中外企业现在都承认的一个事实。
权利人延迟发动专利攻击还可以在把对手赶出市场的同时抢占后者原先开拓的市场空间。例如,DVD专利攻击开始的时候,FOB中国口岸的DVD整机价格降到了50美元/台。专利攻击基本到位的时候,FOB中国口岸的DVD整机价格降到了30美元/台。中国企业被索取的专利费率则为15~21美元/台。由于中国大部分DVD企业已经被迫停止出口,被迫给外商作OEM,甚至已经停产倒闭,以日本企业为主的西方DVD专利权人已经开始在中国、欧美市场上用价格低廉的DVD产品抢占中国品牌的DVD原先拥有的市场份额。
外国公司对专利的保护有一套完整的“防火墙”,他们就像天空的鹰隼一样,你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明察秋毫。但如果没什么油水,就不会打扰你,对你的“冒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可等鱼养肥了再捞,这就是他们的“放水养鱼”策略。
先以“免费”或“低收费”策略养大你,然后再通过巨额“专利费”榨干你。这是专利策略的惯用伎俩。一般在企业还没有足够强大时,他们对自己的专利被使用视而不见、态度暧昧,他们绝不会主动联络你或通知你有关其专利被使用的问题。等到企业壮大以后,他们会选择适当的时机打得你措手不及。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欲擒故纵